孩子很多的行為表現(xiàn)會有家庭教育的反射,而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尊重和注重對孩子所需求的安全感以及關注感的滿足是尤為重要的。
很多青春期爆發(fā)的心理情緒或行為的產生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學齡時期的家庭教育,因此學齡兒童的教育非常重要。
那么在面對學齡前的兒童,家長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天權成長道為您解答。
學齡期兒童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學習障礙、厭學等學習問題,和打架鬧事等品行問題,它們一旦出現(xiàn),往往讓家長非常頭疼。
與其悲觀地認為是孩子“變壞了”,不如換一個角度把這些看做孩子們發(fā)出的“求救信號”。
與看不見的問題相比,看得見的問題更易于我們干預,解決了這些問題,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是大有幫助的。
父母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并不是要替孩子解決問題本身,而是要引導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并不是要教會孩子們知識,而是要幫助他們探索獲取知識的途徑。
比如,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可能為其他小朋友得到老師的獎勵,但自己沒有,而感到難過、不解,甚至自卑、厭學。
這時候父母不應該責罵孩子為什么沒有獲取獎勵、不夠優(yōu)秀等,也不要簡單地把獲得老師的獎勵作為目標,親自指導孩子怎么做。
而是要引導孩子分析、思考,為什么別人得到了小紅花而我沒有,我在什么地方是可以提高的,該如何提高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傷害可能來自于父母、老師、同伴或環(huán)境變動等。
一些父母老師急于求成,對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消極理解,粗暴對待,采用責罵甚至體罰的方式,而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殊不知一味的指責打壓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天權成長道建議父母老師多了解了解兒童心理,認識并接納不同的孩子各有自己的成長速度和狀態(tài),正確理解、積極對待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
同時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可以引導孩子訴說自己遇到挫折時或犯錯時的想法、感受。積極深入的關注可以減少傷害。
另一方面,由環(huán)境變動(如搬家,脫離原來熟悉的物理、人際環(huán)境)帶來的傷害,我們也應提早防治,敏銳察覺。
當孩子每次遇到問題時都孤立無援,問題次次得不到妥善解決,傷害次次加深時,這種“無助”就被“學習”到了,即長期積壓造成的心理慣性。
這種心理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學習,社會交往,甚至引發(fā)抑郁。
防止習得性無助,就要注重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妥善對待每一個問題,防止問題的遺留和積壓。
求關注實際上是一種退行行為,可能出現(xiàn)在家里有弟弟妹妹的孩子身上。
當家里更小的孩子分散有了父母的注意力,原來乖巧懂事的哥哥姐姐可能突然變得調皮搗蛋了,這一切只是在向父母發(fā)送“我想要更多關愛”的信號。
同理,在學校中,一部分出現(xiàn)學習問題或行為問題的孩子實際上也是希望獲得老師的關注。
當然,以上行為都是孩子在無意中完成的。
家庭不和睦,夫妻關系緊張,這些的起因通常和孩子沒什么關系,但孩子可能會有意無意把這些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導致了父母關系不好。
在不和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可能通過(無意)扮演一個“壞孩子”來吸引家人的注意,當家人共同指向這個“問題兒童”時,他們好像就現(xiàn)在同一戰(zhàn)線上了,這種“團結”、“和睦”是孩子非常樂意看到的,并且強化著孩子的行為。
這種時候,我們要注意弄清孩子行為、學習問題的根源,而非只停留在問題(如多動、厭學、打架鬧事等)表面。
總之,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作為父母要分清和孩子的邊界關系。我們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去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去建立各種關系,要去接納、去傾聽、去理解、去感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和抱持的環(huán)境,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關注天權成長道,獲取更多兒童青少年行為習慣管理、思維習慣訓練,心智成長知識。更多的疑問可以留下你的評論或者私信我,我將一一回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