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應該是我們唯一可以放松、任性的地方,但如果和父母住在一起,便多了一些拘謹與約束,即使自己沒有,自己的愛人也會有,很多很多不方便的。
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他很想沒事兒了,約上自己最好的三兩個朋友來家里聚會。
自己買菜做飯,省錢又衛(wèi)生,然后在家里面又可以暢所欲言。事實上,他和自己幾個最好的朋友,近些年聚會都是在家里,很享受那種氣氛,但每當輪到他請客的時候,逼不得已都要在外面找飯店。
就是因為只有他和父母住一起,怕朋友來到了以后尷尬和拘束。
另一方面,也是怕吵到父母休息,如果是愛干凈和清靜的父母,看見人多了忍不住地就會皺眉。
其實這件事我自己挺有感觸的。
以前和爸媽住一起時,不敢晚回家,因為爸媽本身睡眠質量就很差,生怕有什么動靜影響他們休息,哪怕從自己的房間里出來倒杯水,也要靜悄悄的,連燈也不敢開。但當時已經習慣了,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
直到分開住以后,才知道可以過得那么輕松。
反過來父母也是一樣的,雖然知道你在外面有事,但見你遲遲不回家,他們心里也會一直念著你的安危。
年輕人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理解的,而且你知道吧,哪怕是父母,也不意味著我們一樣能夠接受他們的生活方式。
曾有個女讀者跟我吐槽過她的公婆。
讀者是一個很愛干凈的人,過日子比較講究,她就希望家能有個家的樣子,干凈整齊、溫馨舒適,恰巧公婆是比較隨意的人。
所以就受不了公婆正在吃飯,沖著垃圾桶吐痰,也受不了公公在家里抽煙,且煙灰隨便亂彈,更受不了公婆把自己剛剛收拾干凈的廚房弄得亂七八糟。
有時候讀者剛把沙發(fā)收拾干凈,公公滿身大汗地就躺了上去。
而且公婆經常會把自己換下來的衣服,隨處亂丟,讓讀者收拾也不是,不收拾也不是,尤其在公婆洗衣服時,就從衛(wèi)生間拿著還沒擰干凈的衣服走到陽光掛起來,客廳的地板上全是水,一踩一個腳印,還滑倒過很多次。
讀者跟公婆溝通過很多次,但根本沒有效果。
然后就是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公婆口味比較重,每次炒菜都會放很多佐料與辣椒,哪怕你明確告知他們,這樣對身體不好,他們也會說:“哪有兒的事?!?/strong>
如果讀者做好了飯,公婆都是不吃的,還是會自己進廚房簡單炒兩個合自己胃口的飯菜。
再一個就是洗澡與上廁所的不方便,包括最讓讀者受不了的地方,公婆經常忘記沖馬桶。
長此以往,不可能沒有矛盾,日子過得讓彼此都感覺很拘謹,明明是家,卻找不到家給人帶來的輕松感與舒適感。
遠香近臭,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離得近了,多少都會有矛盾,而矛盾這個東西,是會積累的,像很多婆媳之間的撕破臉皮,哪可能是因為一件事,都是一件又一件小事積累到最后的必然結果。
就說年輕人睡懶覺這件事。
很多父母都容忍不了,別說那是自己的兒媳,就算是自己的子女也不行,然后立馬給你貼上一個不能過日子的標簽,表示不滿。
雖然也有能婆媳和睦共處的,但真的真的極少,就我自己身邊來說,把日子過得一地雞毛的情況更多。
還有對孩子的教育,一般老人都比較溺愛孫子孫女,在家里簡直就快給慣上了天,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哪怕你是他父母,兇他一句也不行。偏偏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一個教育,一個偏袒,不能立場一致。
偶爾孩子感冒發(fā)燒,或摔著碰著,免不了相互指責一番。
在花錢這件事上,更容易發(fā)生矛盾,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消費觀也是不一樣的,父母大多抱著能省則省的態(tài)度,年輕人都追求生活質量。
尤其是全職太太在家里花錢,稍微買了點東西,婆婆都會心生不滿,替兒子打抱不平。所有所有的小事,都有可能產生矛盾,其實誰都沒有錯,只是接受不了對方的生活方式,接受不了對方的思想觀念罷了。
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距離產生美。
朝小誠在《黑白》說:
“人與人的關系,總是有一個界限的,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樁樁件件累積,逐一可以原諒,到終局卻不是爆發(fā)就是坍塌,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strong>
子女與父母之間,也是要有界限感的。
如果條件情況允許,盡可能的,在兒女結婚以后,不要和他們住在一起,對誰都好。也許只有過來人才深有體會。
如果子女和父母長時間住在一起,容易有矛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子女對父母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強,就沒法自主獨立地去生活了。
孩子結婚以后就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喜歡追求,反過來說,你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不要總是放不下,擔心他們過不好,誰都是這樣過來的,在失敗和困難中總結經驗與教訓,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分開住,雙方都會過得很輕松,可能暫時會辛苦一點,可起碼精神上是沒有負擔的。
而且你要知道,過日子最怕第三個人摻和,一家人住在一起,生活很容易被攪成一鍋粥的,剪不斷理還亂。子女結婚以后,父母就要懂得放手了,這也是對彼此的成全,不要去干涉他們的生活,哪怕分開住了,也不要去干涉他們的生活。
大家都過得輕輕松松,逢年過節(jié)一家人和和睦睦,真的挺好,只要盯著他們別走下坡路就可以了。
-END-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