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談②】
“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察訪民情民意,找準查實基層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加精準有效的措施,滿腔熱情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边@是近日中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對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出的明確要求。學史最終落腳點是學史力行,力行就是要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求實效。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聽民聲、聚民意、解民憂、暖民心,“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辦”。有一個領導干部對下基層的同志說,你們這次下去不是要“抓什么大事”,而是要抓“雞毛蒜皮”。細想想,這句話中包含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基本道理。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晚上看了《新聞聯(lián)播》關心國家大事后,關心的就是自家的“菜籃子”“米袋子”。由此,“菜籃子”“米袋子”里面有政治。飲水問題、如廁問題、出行問題、停車問題,哪一項解決不好,人民群眾都會有意見。
有一項民意調查表明,現(xiàn)在老百姓最愁的就是“一老一小”問題——老人養(yǎng)老托老,小孩入托上學。群眾期盼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而這些問題都與民情民意密切相連。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不僅要解決觀念問題,還要解決感情問題,一心為民、換位思考,就可“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辦”,滿腔熱情去辦,千方百計去辦?!吨芏鱽淼乃膫€晝夜》中有一個提問“今天我們還把人民群眾'當干糧’嗎?”只有把人民群眾“當干糧”——一天沒糧餓得慌,才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因此,“我為群眾辦實事”,不僅要“身入”,更要“心至”,帶著感情,帶著敬畏,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與群眾坐到同一條板凳上,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感受群眾疾苦,把事辦深、辦細、辦實。
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從群眾的急難愁盼出發(fā),不斷提升辦事質量和水平,還要不斷提高辦事效率。急難愁盼,急字當頭,不能不講時不我待、急事快辦。有的城市要求公共服務機構“馬上就辦”,有的城市要求黨員干部要“事不過夜”,本質上都是講時間、爭效益,防止將熱事拖冷、好事拖壞、有事拖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很多要盡快落地見效,需要我們以“清晨之問、靜夜之思”的自覺,以“事不過夜、爭分奪秒”的勤勉,把各項任務抓得更緊更實,把各項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力求盡快見效、事事見效。
事非經過不知難。經過多年努力,群眾關心的問題不少已經解決,有的正在深化解決之中,剩下的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以及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如征地拆遷中的遺留問題、疫情防控中的突發(fā)問題、發(fā)展過程中的環(huán)保問題、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面臨的棘手問題、群眾長期反映政府答應解決而又懸而未決的問題、土地出讓礦產開發(fā)中引發(fā)群眾不滿的問題,等等。黨員干部要敢于“新官理舊賬”,敢于“接燙手的山芋”,有“有責任,我來負”的擔當,職能部門更要有“我的事情,我認領”的勇氣,攻堅克難,大膽探索,化解矛盾,破解難題。
“政府大門始終要向著群眾開”。當前,我們要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通過“線上 線下”“走出去 請進來”等方式,對所在地區(qū)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如疫情防控、生態(tài)環(huán)保、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教育醫(yī)療、社會保障、養(yǎng)老幼育等民生需求,助企紓困、穩(wěn)崗就業(yè)、復工復產等緊迫任務,深入細致排查、分類系統(tǒng)梳理,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確保在規(guī)定時間節(jié)點內落實解決到位。如果我們黨員干部都能迎著困難上,沖著問題去,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