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說
最緊要的是得非常明確自己的方向。
01
前段時間,有個小伙伴碰到一個煩惱:
他在街道工作,有機會“借調”到縣某個政府部門,那個部門不是權勢部門,和他同齡的人也多,一方面,他擔心不能正式調去,另一方面他又擔心就算正式調進去后,競爭太大,不一定比街道提拔快,所以他很猶豫要不要去。
我提醒他三點:
一是心態(tài)要放好,世上沒有兩全齊美的事,不要想著任何好處都占齊。
二是眼界要放得更寬一些,需要“借調”干部的部門大多是人少事多的部門,事兒多人脈也可能更廣,而且這樣的部門一般也容易出成績,干部們比較有晉升機會。
此外,部門競爭比街道大,但中層領導的崗位也比街道多呀。晉升去向也比街道多呀,本單位沒位置,外單位也還有位置呀。
而街道一般干部要提拔到縣部門中層得有多難?三是街道是最基層單位,事兒多考核多任務重責任大,是有多辛苦?
相比之下,縣直部門要單純一點點、輕松一點點,能有機會到縣直部門,不說最終能不能調走,緩個一年半載也好呀!
02
公務員借調,真是件讓人又愛又怨的事?。?br>
一般情況下,借調發(fā)生在權勢部門對非權勢部門、上級對下級之間。
因此,它讓人愛的地方就在于:這是一個好機會,如果能“借”了后“調”走,進入更好的平臺,發(fā)展空間會更大。
可硬幣是兩面的,它讓人怨的地方也有兩點:
一是“借調”的人大概都有種“兩頭不是人”的感覺。
人事關系在原單位,工作又在新單位,拿著原單位俸祿,占了原單位的編制,干的活、出的成績又是新單位的,自然原單位有什么好處不會想到自己,新單位有了好處就算想到自己也礙于“名不正言不順”而作罷。
二是萬一“借”而不“調”呢?
有人會替自己婉惜,自然就有人等著看笑話。
曾經(jīng)我認識的一位科長被借調到省直部門三年,大家都以為他肯定能調走了,結果第四年時又回到了原崗位,當時就有幾個科長暗地里笑話他。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內心強大的人不會太在乎這些。
主要的是被“借”的那些年,原單位領導可能已經(jīng)換了一個,新領導對自己沒印象;就算沒換,因為缺少工作鏈接,原領導對自己的認可度、信任度也難以達成,提拔之類的大概要延期了。
還是那位科長,當年與他一起提拔的兩個科長,在他回原崗位前一年相繼提拔為副處級領導了,只有他,雖然在重要崗位,但因為被“借調”了三年,工作表現(xiàn)不在原單位,晉升就被耽擱了。
也許有人會有怨言:“‘借調’也不是自己說的算的,領導叫我去哪我就去哪,怎么我服從了領導安排,最后反而不落好呢?”
話是這么說,可也要反問自己一句:“我讓原單位領導看到自己的成績了嗎?我給他長臉了嗎?我在他面前刷存在感了嗎?”
“借調”本是一件好事,把好事辦成了遭人怨的事,可能原因還在自己身上。
03
可能有人不禁要問:竟然“借調”如此吃力不討好,值得去嗎?
不急著下結論,先看來看看“借調”的兩種情況。
“借調”一般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去向單位指定要某人。
這里分兩種情形:1.某人自己爭取到的機會;2.某人名聲在外,被去向單位看上了。
第二種是去向單位指定要一位同志,但具體誰能去由原單位推薦。
1.由于原單位領導的動機及重視程度不同,這種情況又分為三種情形:
派一個或清閑的、或可有可無的、或表現(xiàn)很一般的人去,交差就行;
2.派一個得力的但棱角太分明的人去,一方面能力強的下屬到去向單位去給自己“長臉”,另一方面讓棱角太分明的人去磨煉一下,既“長臉”又能“疏堵”,一舉兩得;
3.派一個得力愛將去,甚至支持對方能正式“調”去,不僅給自己“長臉”,而且讓去向單位領導和下屬都欠自己一個人情,“開明”的名聲肯定能撈到,說不定將來“貴人”的名聲也能撈到。
第一種情況簡單粗暴直接,原單位領導不一定樂意但一般會答應,因為對當事人來說被人“指定”要走是非常有面子的,無論機會怎么來的,都說明自己有能耐。
這種情況下,不用猶豫,肯定要去新單位的,因為“新領導肯定”、“原單位領導認識到我是個能干的人”這兩個前提在,不說將來“調走”的機會比較大,就算回到原單位,也還是能夠得到認可。
第二種情況稍微復雜,但仔細分析,那三種情形的指向也是很明確的:要去新單位。
第1.2種情況,明擺著自己在原單位領導那不太受歡迎,竟然現(xiàn)在有機會到新單位去,何不努力一把呢?“不破不立”,只有邁出第一步,困境才有可能緩解。
第3種情形明擺著原單位領導給自己一次發(fā)展的機會,有他支持,到新單位發(fā)展會更順利,為什么不借勢拼一次看看呢?
無論哪種情況,“借調”都值得去。
作者:像玉的石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