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卜園”,這句俗語聽起來怎么這么別扭呢?人都要死了,還不讓種田,種點糧食救命。還不讓吃點蘿卜,這是什么道理呢?我們始終相信,祖先流傳下來的俗語,一定有它的含義在里面,而不是信口開河。
什么叫“窮死不耕丈人田”,這是對女婿說的,過去農(nóng)村人家里窮,男人娶了媳婦,可是家里因為太窮連地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怎么辦?一家人總要吃飯吧,老丈人家里有田,為什么不能到老丈人家里去耕田呢?因為老丈人家里也有一家人要養(yǎng)呀。
你一個大男人,娶了老婆,本來應(yīng)該是成家立業(yè)的時候,現(xiàn)在可好,家有了,卻養(yǎng)不起了,還要跑到老丈人這里來混吃混喝。對一個男人而言,這是無法忍受的屈辱。
如果老丈人家里還有兒子的話,那么還會引起舅郎之間的矛盾。最后的結(jié)果是,也許有口飯吃,但是天天被別人白眼,這飯哪里能吃得下去。所以對很多農(nóng)村男人來說,尊嚴往往比肚子更重要,他們真的能做到“窮死不耕丈人田”。如果你要耕丈人田的話,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倒插門”。
“倒插門”也就意味著可能自己的孩子將來都不能跟自己姓,這也是農(nóng)村男人無法接受的事情。說來說去,都是錢鬧的,到哪里賺不到一點錢呢?災(zāi)荒年月,哪怕跟朋友借幾斗米,也可以把困難度過去,肚子可以餓著,臉面不能丟呀。
“餓死不進蘿卜園”又是什么意思呢?人都要死了,吃口蘿卜續(xù)命,怎么就不可以呢?這里面也是有說法的,從中醫(yī)學上來說,蘿卜既補氣又開胃,單獨吃蘿卜的話,只會越吃越餓,越吃肚子里覺得越空。
此外,蘿卜屬性寒,多吃對身體會有嚴重的傷害,會造成心慌、氣短、水腫的后果。別以為人快死了,吃兩個蘿卜沒事,最后的結(jié)果可能是死得更快。還有一點,一個快要死的人吃蘿卜,肯定不會是吃自己家的,因為自己家的蘿卜早就沒有了。
要吃也得去偷別人的,所以這句俗語實際上也有勸誡的意味在里面,餓死事小,失節(jié)是大,做人要有骨氣,縱然沒有一口飯吃,也得保持自己的氣節(jié)。兩句俗語加在一起,實際上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個。
在中國歷史上,不為一口飯而折腰的例子太多了,像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近代散文學家朱自清因為不吃“嗟來之食”而被活活餓死,這些人都是中國人仰慕的對象,他們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的力量,人活于世,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是活著卻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我們還有更多事情可以做,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的力量,我們才能在面對各種困難時沉著應(yīng)對。如果我們只是為了一口飯而活著,那和動物有什么區(qū)別,從這個意義來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卜園”,它所反應(yīng)的不只是農(nóng)村人的生活狀態(tài),同時也是中國人數(shù)百年來的生活狀態(tài)。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