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學熱漸興,一本在過去私塾里孩童啟蒙用的小讀物竟然打了頭陣,它,就是《弟子規(guī)》。說起來,《弟子規(guī)》熱還要歸功于一批佛教界人士的力捧,好像它成了治世的良藥,且“百病皆治”。一時間國學非《弟子規(guī)》不言,仿佛它就成了國學的代表。
這當然引起一大批學者——尤其是書齋、象牙塔里的專家學者的反對、駁斥,甚至批判,以至于惡毒的謾罵,令人懷疑其所尊重的“修齊治平”的道理的踐行程度、涵養(yǎng)水平。
這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令我想起了“中庸”。它不僅是一個名詞,還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我們處事的智慧。它決不是和事佬、老好人,而是像王羲之的書法那樣“不激不厲,風規(guī)自遠。”雖然很難,就像孔子講的“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應該是我們追求、努力達到的一個方向。
因此,對待《弟子規(guī)》,私意以為我們應該嘗試用中庸的態(tài)度來對待。因為它畢竟融合了很多《禮記》、《論語》、《中庸》等儒家經典里的智慧和理念,徹底否定了《弟子規(guī)》,無疑就是否定這些經典里,幾千年下來我們的古圣先賢留下的智慧。但是,《弟子規(guī)》畢竟是清代一個秀才編撰的,水平談不上多高,再加上時代發(fā)展的因素,肯定有不合時宜的東西,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用“糟粕”這個詞,所以,極力弘揚,把它捧得太高,也會捧殺“它”,因為中國人向來有“攀得越高,摔得越疼”之說。
因此,理性對待、學習《弟子規(guī)》,汲取里面歷久彌新的智慧方不失明智之舉。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