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書慧
生而為人,誰不曾從無憂無慮的童年走過??墒菫槭裁?,越長大,我們的快樂就好像隨著年歲的增長在做減法呢?
是世事的滄桑,還是命運的坎坷?
是閱歷增加后的寵辱不驚,還是奔波操勞之下的麻木和遲鈍?
都是,也都不是。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我想從心理學的角度幫你分析一下,你那三千煩惱,最可能的出處來自哪里。
看看下面這些話,有沒有讓你感覺很熟悉?
這個事情,我應該處理的更好一些。
我的工作,我應該做得更加出色一點。
孩子應該成績好啊,應該懂事啊,應該有禮貌、會關心人,應該讓我省心和驕傲才對啊。
他應該對我好些啊,她應該熱情的怎么沒有呢?
他們應該像我一樣真誠但為什么看起來卻不是呢?
她應該低調(diào)些啊,為什么要那樣張揚?
他應該花錢很大方啊,怎么可以像生活在舊社會一樣地節(jié)儉?
那句話我不應該那樣子說了;
那個人不應該得罪了。
等等等等。
對,你的三千煩惱,就來自所謂的這樣那樣的“應該”,或者“不應該”。
而你知道,這些“應該”的背后,其實藏著什么嗎?我們現(xiàn)在就來輕輕揭開它們的面紗——
被稱為心理咨詢祖師爺?shù)膴W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最著名也最為現(xiàn)代心理學家們接受的,就是他所提出的“人格三部分”理論:關于“本我”、“自我”和“超我”。
這個“超我”,就是相對于“本我”和“自我”而言的。
本我:人格結構分高中低,“本我”位于最低層。它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包括人的各種生理需要。它遵循快樂的原則,尋求直接的滿足,而不顧現(xiàn)實是否有實現(xiàn)的可能。就像小孩子,“我想吃”,“我想要”,出自本能,不顧其他。
自我:“自我”位于中間層,它從“本我”的沖動與實現(xiàn)“本我”的環(huán)境條件之間的沖突中發(fā)展而來,它讓我們貼近現(xiàn)實,而不是為所欲為。
超我:“超我”,它位于人格結構的最高層,受社會規(guī)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的約束,它幫助我們抑制本我的沖動,它使得我們自律,它讓我們追求美好的境界,成為具有良好品質(zhì)和道德高尚的人。
適度的“超我”給我們帶來的,是在追求理想和道德過程中成為德行優(yōu)良的人。
但過度的“超我”會給我們帶來糾結和內(nèi)心的戰(zhàn)爭,讓我們體驗到道德焦慮,產(chǎn)生羞愧和內(nèi)疚,甚至痛苦不堪。
孩提時代為什么最快樂?因為從嬰兒開始,我們強大的“本我”就占據(jù)著人格的主要地位。
隨著生活經(jīng)歷的增加,我們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在不斷地受挫折和壓抑中開始逐漸發(fā)展“自我”,同時慢慢接受“超我”,就是用較高的道德和理想來要求自己。
“我應該更善良,我應該更優(yōu)秀……”當現(xiàn)實與“超我”的要求有差距時,我們就煩惱徒生。
當你意識到自己“超我”完勝的時候,說明你是一位具有很強道德觀念和對自己高要求的人,請你先給自己點上一個贊,之后,還是希望你和自己對個話,告訴自己量力而行,順勢而為,不要太難為了自己。
簡言之,誰能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誰就將能夠擁有相對穩(wěn)定的情緒,這也終將會影響到TA長長的一生。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條關于人際交往非常重要的法則,叫做“黃金法則”。
它的意思是: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即“像你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去對待別人”。
比如:
你希望別人對你熱情,那么你要主動對別人熱情;
你希望別人對你真誠,那么你要主動對別人真誠。
我們用熱情收獲熱情,用真誠換取真誠,可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用的是“反黃金法則”。
它的內(nèi)容是:我對別人怎樣,別人也應該對我怎樣。他們對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得到回報。否則就要失望,難過,甚至氣憤。
例如母親對孩子百般照顧和呵護,如果孩子表現(xiàn)得不夠關心母親,或者不聽話,不按母親的意思行事,母親就會傷心以至生氣。
妻子對丈夫特別關心,結果感覺丈夫不像自己付出的那么多,不夠關愛自己,就會責怪、埋怨,不是生悶氣,便是各種爭吵,導致夫妻關系緊張。
朋友之間也是如此。有的人善于關心別人,體貼周到,但有的人就比較粗線條,不夠細致。細膩的人覺得付出了感情,而沒有從對方那里得到相應的回饋,就失落傷心,也是大有人在的。
運用“反黃金法則”的人們心中,總是有很多的“應該”。對別人稍有付出,便會生出相對的期望值,當別人未能給予同等的反饋,怨氣就產(chǎn)生了。
所以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你對別人好是你的事情,而別人怎樣對你又是TA 的事情。何須為他人之事而去傷神?
投之以桃,若無人報之以李,一笑了之,則煩惱也遠之矣。
當別人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或者和我們的行事風格、準則等有出入時,我們時常會想“TA應該怎樣怎樣”。
殊不知,此刻你正在用自己的價值觀來看待TA,而TA卻我行我素渾然不知。
人與人是有差異的。從個性,氣質(zhì),生活方式到價值觀,都各不相同。它們與先天的基因遺傳、后天的環(huán)境均不無關系,它們無所謂對錯好壞,只是不同而已。
你覺得對的事情,在TA那里可能就是錯的,你覺得好的TA也許認為并非如此。
這不是很正常么?
所謂人各有志。女強人永遠不懂家庭主婦的樂趣,千萬富翁也看不清流浪漢的快樂。每個人在每一天做的每件事,都是各種選擇的結果,而這些選擇說到底,都是價值觀的選擇。
你要知道,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乎?過好自己,不隨意評判別人,更不因別人的價值觀與自己不同而想法多多,那么你就離范公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相差不遠了。
而相反,如果你習慣了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要求別人,那你將有太多的“看不慣、想不通、不理解、不接受”,借用南唐中主李璟調(diào)侃詞人馮延巳的一句話:“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生活中我們時常不要忘記的是界限感,與其為別人的事情“操碎了心”,不如放開心懷,隨它去吧,做好自己才是你的本份。
Z女士是個愛譴責自己的人,不論工作還是在生活中,當某些事情結果不理想時,她經(jīng)常想“我當時應該怎樣怎樣了”,她經(jīng)常把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歸結為她本人內(nèi)在的因素,比如性格、努力程度和情緒等等。
這原本不是壞事,因為這說明她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這種能力會讓人更加自律和優(yōu)秀。
但Z遇事總往自己身上攬,不管好的、壞的,都覺得是自己造成的,和“超我”過度一樣,她也是會產(chǎn)生內(nèi)疚和羞愧,同時也會給了自己不該有的壓力。因此,她的日常狀態(tài)就是不時地在自我否定之惡性循環(huán)中不能自拔。
這就是她一貫的內(nèi)歸因模式給她帶來的煩惱了。
歸因,是個人歸納、總結行為原因的過程。將行為原因歸于個人的模式就是內(nèi)歸因,反之則為外歸因。
經(jīng)常喜歡內(nèi)歸因的人,一般都比較善良,也敢于擔當。但是過于頻繁地進行內(nèi)歸因,就會像Z女士一樣陷入內(nèi)疚、羞愧等情緒中,嚴重時會讓人懷疑自己,造成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從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而客觀、冷靜地分析事實,在合適的時候使用恰當?shù)臍w因方法,你才會坦然面對很多事情,不過多遺感,不痛苦糾結。
如果你經(jīng)常感到不順心,你就仔細覺察一下,你是不是也被以上這些“應該”背后的問題給困擾了?
是“超我”過剩?
還是不知不覺成了“反黃金法則”的奉行者?
是與人交往時難以保持“價值中立”?
還是遇事總是陷入到“內(nèi)歸因”的漩渦中誤傷自己?
請君對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篇文章不是教你怎樣圓滿,而是試圖幫你清晰地認識自己一些情緒的緣由,剖析過之后才能對癥“下藥”。人生實苦,我們要盡量讓自己多一點快樂。
該放下的東西,一定不要攥著。
該看開的事情,一定不要鉆牛角尖。
該放過自己時,一定不要太苛刻。
向外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但凡那些坦然處世、臨變不驚的人們,都是懂得適而可止的生活家,他們不會在口里心里裝著太多的“應該”。
而我們都可以做到。
聰明是天生的,但智慧可以學習。
向內(nèi)覺察是讓我們更好地讀懂自己,然后才能去遇見更好的我們,更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畢竟,好好愛自己才是此生最重要的事情,馬虎不得,也等不得。
邱男神金句
本文是一篇具有提升顏值、延年益壽、心靈保健、心理問題預防功能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讀來讓人如沐春風,三千煩惱絲去了兩千五。
作者文筆輕柔,徐徐道來,以帶有清新氣息的心理解剖刀層層分析,直指本質(zhì),直入腠理。
本文所討論的問題,是日常生活中引起我們不良情緒的心理因素之一:不合理認知。
不合理認知的類型很多,本文所說的包含“應該”字眼者,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不合理認知:絕對化要求。
這種思維習慣總是與“必須”、“應該”、“一定要”等詞聯(lián)系在一起,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友好地對待我”等。
這種對自己和別人的絕對化的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全部實現(xiàn)的,因為客觀事物的發(fā)展有其自身規(guī)律,不可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比如,我們總有不擅長的事情,因此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獲得成功;
我們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也不會完全依我們意愿來改變,因為價值觀和需求的差異,我們也無法得到每個人的贊賞。
如果我們沒有明白這一點,當事情的發(fā)展與我們的絕對化要求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從而陷入到沮喪、憤怒、焦慮、自卑等痛苦的情緒中。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的痛苦情緒不完全是因為事件的發(fā)生所導致的,而是來源于我們頭腦中的很多思維、要求、評價和信念。
但為什么我們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呢?
很簡單:我們已經(jīng)先入為主地習慣于這樣想了。
心理學上把這種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按照不客觀的模式思考問題的過程叫做“自動化思維”:這是一些快速的、模糊的、跳躍的自動化的反應,在我們根本沒有覺察到的時候,它已經(jīng)在發(fā)揮作用了。
正如作者文中所提到的“反黃金規(guī)則”一樣,比如“我對你怎么樣,你就必須對我怎么樣”這種人際關系中的絕對化要求,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
我喜歡你,你就應該喜歡我;
我對你付出,你就應該對我付出;
我對你很友好,你就應該對我很友好;
我對你的情感忠誠,你就應該對我的情感也忠誠;
我在你困難的時候借錢給你,你在我困難的時候也必須借錢給我;
……
仔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是:
我喜歡你,你可能喜歡我,也可能對我沒感覺,甚至可能討厭我;
我對你付出,你可能會對我付出,也可能不想對我付出,也不會對我付出;
我對你很友好,你可能對我很友好,也可能對我很冷淡,甚至可能對我兇巴巴;
我對你的情感忠誠,你可能會對我的情感也忠誠,也可能不在意,甚至可能根本不考慮我的感受,胡作非為;
我在你困難的時候借給你錢,你可能在我困難的時候借給我錢,也可能毫不關心,甚至可能落井下石;
……
事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本來有多種可能,我們只要求和接受其中的一種,否則就會氣死。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少嗎?
作為孩子,我們要求父母必須給我們很好的生活和教育;否則就對他們產(chǎn)生怨恨;
作為家長,我們認為孩子必須聽我們的話;否則就會責怪、打罵和攻擊孩子;
作為伴侶,我們要求愛人必須對我們絕對忠誠;否則就一哭二鬧三上吊……
我們并非是說,我們不應該有這些期望,而是說我們要把“希望”“想要”和“應該”“必須”區(qū)分開來,因為前者是人之常情的期待,后者是不講道理的教條。
正如我們拋硬幣,落下來的可能一般有兩種: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
我們可以“期望每次落下來之后是正面朝上”;但是無法做到“每次落下來必須是正面朝上”。
這是做不到的事情,除非你不是人;而超出人類范疇的事情,我們不討論。
說到底,這是一個我們在心理上能夠做到接受多種或是一種心理預期的問題。
心理學在認知過程上的研究非常廣博,尤其對造成我們不良情緒和行為反應的認知的研究非常有價值。
它告訴我們:
當我們有選擇地使用多元化的思維模式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像過去那么偏狹地只接受一種我們要求的結果經(jīng)常陷入痛苦當中;
在我們不希望的結果出現(xiàn)的時候,也能夠以帶有遺憾而非痛苦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讓我們的心情更好,更加理性平和,更加自由靈活,更加接納包容。
正如俗話所說:“你無法改變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雖指出了方向,但卻沒給方法。
而本文,就是在告訴我們在自我覺察和反思的前提下,如何梳理你的無邊煩惱絲。
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學以致用,你至少會年輕5歲,多活20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