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
“忠孝”一詞,指的是“忠于君國,孝于父母”。在先秦儒家經(jīng)典文獻中,“忠”和“孝”是兩個重要的倫理規(guī)范?!爸摇睂儆谡蝹惱砗蜕鐣惱矸懂?,“孝”屬于家庭倫理范疇。到戰(zhàn)國中后期,逐步形成了“忠孝”一體的思想,忠孝思想世代傳承,把修身、齊家、治理、平天下的“家國觀”和忠孝一體的“忠孝觀”融為一體。
這種忠孝觀在文天祥身上體現(xiàn)得尤其鮮明。文天祥有兄弟四人,除弟弟文霆早卒,其余四人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文天祥的一生體現(xiàn)了一個“忠”字,他年少時的志向,就是成為像歐陽修那樣的人,百年之后,朝廷欽定謚號‘忠’!他二十歲那年,于集英殿答對論策,一氣呵成萬余字,奪得狀元郎。后來官場失意屢遭排擠,但他依舊忠肝義膽。1278年文天祥兵敗被俘,面對高官厚祿,他寧死不降,寫下《正氣歌》等詩歌名篇,特別是他在1279年經(jīng)過零丁洋時留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名句,最后為國盡忠。
在他對待兩個弟弟的態(tài)度中又體現(xiàn)出了他對“孝”的態(tài)度。二弟文壁小文天祥一歲,1278年冬天元軍猛攻文壁駐守的惠州,他開城投降;小弟文璋小文天祥13歲,隨文壁投降,后逃避現(xiàn)實、退隱不仕,在他大哥被殺35年后去世,享年69歲。國難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國,或投降,或歸隱,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選擇。當(dāng)時就有人指責(zé)他的兩個弟弟有損忠烈,賦詩諷刺:“江南見說好溪山,兄也難時弟也難;可惜梅花如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毕街感值軆扇?/span>,因為文天祥號文山,文壁號文溪,南枝與北枝也指兩人,因為文天祥曾寫過“江上梅花都自好,莫分枝北與枝南”的詩。
一般人可能無法理解,文天祥對此并沒有指斥痛恨,反而肯定了弟弟的所為,認為其弟并不虧節(jié)操。后世記述,文天祥在被俘前寫給三弟的信中說:“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隱”,這分明是明確了三兄弟的分工。意思是他忠心為國不事二主,二弟文璧投降元朝侍奉老母,三弟文璋退隱山林不問世事。在文天祥看來,宋元之爭只是一國之內(nèi)的民族爭戰(zhàn)和王朝更迭,兄弟之間各擇其主,各盡其忠,也是符合君臣之道和士節(jié)的。
文天祥的兩個兒子,一個早死,一個戰(zhàn)亂中失散,文壁就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了文天祥,需要保全撫養(yǎng)以承香火;而文天祥母親身死他鄉(xiāng),一直沒有安葬,需要舉靈柩歸鄉(xiāng)以盡孝道。文天祥有一首寫給文壁的詩《寄惠州弟》,詩中云:“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別離。雁行長已矣,馬足遠何知?葬骨知無地,論心更有誰?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毕M谋谔嫠M孝道的意思。文天祥在寫給三弟文璋的信中,也并沒有指責(zé)他不該降元,只是勸勉他不仕。文天祥還在寫給文壁過繼給自己的兒子的信中說:“汝生父(文壁)與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由此看來,文天祥自己為南宋盡忠節(jié),而且在詩文中表達了浩然正氣,但他并不要一味圖取滿門忠烈的高名,而是想盡量做到忠孝兩全。
事實也證實了文天祥的判斷正確,為改變戰(zhàn)后重建的經(jīng)濟困難局面,文璧后來盡心盡力,“念廣民兵后瘡殘,凡可以救民于水火與衣冠于涂炭者,盡心焉”,奔走安置戰(zhàn)后流民,就算不被理解,也依然堅持,文璧出仕后,把母親的靈柩從廣東遷葬家鄉(xiāng),把流落大都的大妹文懿孫一家接回老家,同時終身供養(yǎng)夫亡家破的二妹文淑孫。設(shè)法買回文家祖屋,建立家廟,祭祀祖先,文家老小皆被妥善安置。文璧還替兄長修建祠堂、出版遺著,把兄長的精氣神,一代代傳承下去,以勉勵抗元志士!他千方百計找回了流落北方的文天祥妻子歐陽夫人,讓她終老家鄉(xiāng),后來文氏家族的確是靠文璧贍養(yǎng),文天祥被殺后,承繼文天祥香火的也是文璧之子。
正是由于這種忠孝思想的影響,文天祥一方面忠于宋朝,他是宋朝的臣子,出任過宋朝的丞相,宋朝亡了就應(yīng)該殉難,至少不能投降元朝當(dāng)官。另一方面,他還守著儒家的“孝”,在文天祥心目中,大宋國滅亡,但家不能亡,必須把血脈流傳后世,要讓家人好好活下去。自古以來,在國家危難之時,人們往往無法做到忠孝兩全,而既然家中有一人堅守著對于國家的“忠”,那么文天祥也希望“孝”可以由另一個人來堅守。文天祥作為一個長子,最終卻無法贍養(yǎng)自己的父母,也希望文壁能夠擔(dān)起自己的責(zé)任,盡孝于父母??梢姡奶煜閷τ谖谋谕督狄皇虏⒉环磳?,反而很欣慰于文家沒有絕后,父母也有人照顧。而文天祥也給文璋寫過信件,信中說到,希望文璋不要在元朝擔(dān)任官職,而并未指責(zé)其投降之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