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會從讀書旅行冥想這些角度來答吧,這些確實有用,但如果想永久地保持這份平和,唯有真正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從心底里接受自己的生活。
現(xiàn)在的社會物質(zhì)泛濫,情感稀缺,每天要面對無數(shù)瑣碎的選擇,忙忙碌碌一整天,又好像覺得什么事情也沒做。想要那個,也想要這個,想學這個,也想學那個,東西買回來了,看了教程了,很快就又放到一邊落灰了。我身邊百分之九十都在過這種加法人生,這只會導致身邊的垃圾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連回家看到自己亂哄哄衣服物品堆成山的家都覺得煩躁。這怎么能平和呢?
試著改變下自己的態(tài)度,做一次減法人生吧。
想推薦一個作者:山下英子
她是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chuàng)始人。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并通過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zhí)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后便不遺余力地致力于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chǔ)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shù)——斷舍離。從2000年起,她以雜物管理咨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全民斷舍離的熱潮。這本書我本來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讀的,誰想到看到最后,真的有了扔掉堆積舊物的打算。大家應(yīng)該都有過吧:因為覺得可惜就先放到柜子里吧,但仔細想想,到底是東西扔掉可惜,還是因為堆滿了雜物而不敢打開的柜子可惜,還是自己想到柜子還沒收拾所耗費的精力心情可惜,還是這個東西蒙了一層灰,卻不能投入市場被其他人更好地使用而可惜呢?
斷舍離講的就是要過上一種“減法人生”:斷掉購買根本用不著物品的欲望,舍棄掉陳年舊物,從垃圾堆里脫離開,讓家變成最自由放松的地方,從而更好的看清自己所需所想,這就是斷,舍,離。
它要我們把主語換成“自己”,把時間軸換成“現(xiàn)在”。不是這東西還能用,而是“我想不想用”,不是這東西以后還能用到,而是“現(xiàn)在會不會用”。
當屋子里只有自己喜歡的幾樣東西,也就根本不用收拾了,生活自然精致起來。進到這樣精致的環(huán)境,而不是被一堆垃圾包圍,身心都會放松。
就像便秘被疏通之后的腸道,頭腦跟眼睛都敞亮了,積極的想法始終伴隨著大腦,通過使用的物品更加明白自己的喜好,從而真正的了解自己。
擦亮自己的眼睛,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把接到的傳單一股腦往柜子里塞,不是把所有來自別人的勸誡全往腦子里擠。因為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外界的你一言我一語都會不同程度上把它們消耗掉。
減法人生,并不是提倡節(jié)儉清貧,閉關(guān)靜修,而是一種更加善待自己的生活方式。
時間久了,你的敏感度上升,無用的信息也自然會被你過濾掉,所以這不僅僅是一本生活收納指南,更是教你享受生活,愛惜自己。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需要并堅持它,才能拒絕誘惑,扔掉繁冗,掃清垃圾,屏蔽多余信息。
你才能心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