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歲月里,日本人對中國及其他國家人民犯下了極為嚴重的罪行。盡管日本一再推諉,但鐵證如山,日本軍國主義惡行罄竹難書,我們反思過去時,也要牢記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老話。如今時髦匠人精神,尤其日本工匠執(zhí)著的精神確實叫人敬佩(這與戰(zhàn)爭罪行分開看待)。我們面對著日本工匠堅持下來的手藝的同時也應該反思中國傳統(tǒng)的那些好玩意,好的手藝為什么沒有能夠傳承下來,并且在很多人嫌棄中國物品質量不過關的時候,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是不是該冷靜的思考下呢?
今天老七找了一些日本的刀具方面資料,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是足能夠代表日本傳承千百年的獨特的刀文化。閑言少敘,請您看圖:
重要文化財
福岡一文字
1把
(三鱗文兵庫鎖太刀(號北條太刀)(中身 太刀 無銘傳一文字)之一)
(拵)總長104.1?。ǖ渡恚┤虚L77.3 彎度3.0
鐮倉時代 13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51
此太刀為明治20年(1887)明治天皇從靜岡縣的三島神社(現(xiàn)為“三島大社”)處獲得。因拵鞘與柄的“俵鑌”(刀柄上的寶石裝飾)上飾有三鱗紋,可知此刀為北條家的供品,故稱“北條太刀”。
兵庫鎖太刀是一種在“帶取”(佩帶太刀用繩)上使用兵具鎖的太刀,用來將太刀佩掛在腰間。平安時代末期至鐮倉時代廣為公家和武士所愛,還被用于向神社和寺院進獻。刀柄為“白鮫著”,“俵鑌”上整雕有三鱗紋。鞘上包磨銀底板,施三鱗紋線刻和鍍金?!澳酷敗弊?、鐔上的“大切羽”、兵庫鎖的“據(jù)紋”施銀底鍍金的鱗紋透雕。
刀身為“鎬造”,“丸棟”和腰反較高,刀鋒成梭子魚形。胎鐵(地鐵)上的“板目肌”短,有“亂映”,“刃紋”煅燒成寬刀身小花紋的“丁子刃”,多有“足”和“葉”。雖無刀銘,但推測其為備前國一文字派的作品。
重要文化財
長船光忠
1把
刃長69.4 刀反2.1
鐮倉時代 13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59
長船派在中世紀的備前國盛極一世,據(jù)刀劍古傳書記載,其始祖名為近忠,但近忠無現(xiàn)存作品,故據(jù)說為近忠之子的光忠是事實上的門派之祖。光忠是鐮倉時代中期的刀工,其特色在于帶有“映”的精致胎鐵(地鐵),以及“丁子刃”與“蛙子丁子刃”交錯的“刃紋”。
經(jīng)江戶幕府從事刀劍研磨與鑒定的本阿彌家第十三代傳人光忠鑒定,此刀為光忠之作。刀根被磨去,故尺寸變短,但刀身寬,為“豬首鋒”,造形豪放,胎鐵(地鐵)上的“板目肌”較清晰,有鮮明的“亂映”,“刃紋”為“丁子刃”交錯有較大的“蛙子丁子刃”和“袋丁子刃”以及“飛燒”,外表華麗。作品后傳至德川將軍家。
重要文化財
長船景光
1把
刃長51.5 刀反2.7
鐮倉時代 元亨2年(1322)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15
一般認為薙刀的使用始于平安時代,而景光所活躍的鐮倉時代以前的作品較為罕見。景光為備前國繁榮了整個中世紀的長船派的刀匠,活躍于鐮倉時代末期。此把薙刀密實精致的小板目(koitame)胎鐵(地鐵,jigane)上呈現(xiàn)亂映(midareuturi),刃文為直刃調(diào)(suguhacyou)上交錯煅燒有小丁子(kocyouji)紋,逆足(sakaasi,足向上方延伸的狀態(tài))延伸至刃中等,都充分體現(xiàn)出景光的特色。
重要文化財
傳長船光忠
1把
刃長66.6 刀反2.4
鐮倉時代 13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13
此刀被后人磨去刀根,故而無刀銘,但可確定其出自光忠之手。刀身寬,力量感強,“小板目肌”的胎鐵(地鐵)上有著清晰的“映”?!叭屑y”為“丁子刃”與“蛙子丁子刃”交錯,外形華麗。刃中富于變化,帶有“足”與“葉”且鑲有“金筋”,胎鐵和刃紋都充分展示了光忠的特色。
重要文化財
來國光
1把
刃長75.1 刀反1.8
鐮倉時代 14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7
此作品為江戶時代前期研磨師(研師,togisi)本阿彌光室(honamikousitsu)研磨、來國光制作的極品日本刀。來國光為山城國來派的代表刀匠,活躍于鐮倉時代末期至南北朝時代。與此作品異曲同工的還有其父來國俊所擅長的直刃(suguha)煅燒作品以及受到相州鍛冶影響的亂刃(midareba/非直線條的刃文)煅燒作品,作為作品風格廣泛的刀匠而廣為人知。此刀充分展示了前者直刃煅燒的風格,胎鐵(地鐵,jigane)的板目緊密而精致,自鎬(刀面上中線部分sinogi)處開始呈現(xiàn)沸映(nieutsuri)。刃文為匂口(nioikuchi)明亮冷峻的直刃上帶有繁碎小足(koasi,燒刃的邊界線延伸到刀刃的狀態(tài))。
重要文化財
長船長光
1把
刃長50.3 刀反2.4
鐮倉時代 13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60
一般認為薙刀的使用始于平安時代,長光所活躍的鐮倉時代以前的作品較為罕見。長光為備前國繁榮了整個中世紀的長船派的刀匠,是被尊為一派之祖的光忠之子。一般認為其作品風格從最初繼承光忠風格的華麗丁子亂(cyoujimidare),逐漸演變至后期沉穩(wěn)的直刃(suguha)煅燒。此薙刀采用精美密實板目(itame)地鐵(jigane),其上帶有亂映(midareuturi),互之目(gunome)上交錯丁子的煅燒刃文等,都充分表現(xiàn)出長光前期的作品風格。
重要文化財
來光包
1把
長24.5 內(nèi)刀反
鐮倉時代 14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19993
光包據(jù)傳為山城國來派刀匠來國俊的門生,因在近江國延歷寺的根本中堂制刀,又被稱為中堂來光包。此柄短刀的胎鐵(地鐵,jigane)為密實板目(itame)肌、附沸映,刃文為小沸的中直刃(cyuusuguha)煅燒,端莊的作品風格類似于據(jù)說是其師傅的來國俊的作品。一般而言,光包的作品相較于來國俊及其子來國光,厚度(kasane,包括先重和元重,均指厚度)偏厚,帽子(即刀尖的刃紋形態(tài))折回較長,此件作品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展示出光包的特色。此短刀原傳入越前松平家。
重要文化財
備前國宗
1把
刃長53.4 刀反1.2
鐮倉時代 13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F-20010
小太刀是一種短尺寸的太刀,據(jù)說達官貴族曾在轎中佩戴小太刀或將其放置在寢室枕邊,但實際用途不明。國宗是備前國的鍛造工匠,也有說法相傳他曾至鐮倉制作刀劍。此小太刀的板目肌胎鐵(地鐵)上有淡淡的“映”,煅燒成以“丁子刃”為主,交錯有“蛙子丁子刃”與“互目刃”的華麗“刃紋”。
重要文化財
藤四郎吉光
1把
刃長23.3
鐮倉時代 13世紀
渡邊誠一郎氏捐贈
東京國立博物館
F-20104
藤四郎吉光為山城國粟田口派的刀工,據(jù)說其是則國或國吉的門人。自古就被尊為短刀名匠,與相州正宗、鄉(xiāng)(江)義弘并稱為“三作”,其很多作品在《享保名物帳》上都有記載。此短刀在《享保名物帳》中被記載為“巖切長束藤四郎”,“巖切”的由來不明,最初是長束正家受豐臣秀吉所賜,傳至福島正則,后歸奧平家所有。此短刀在吉光作品中屬于小型,“小板目”的胎鐵(地鐵)煅燒成帶有“小沸”的“直刃”刃紋,具有明顯的吉光特色。附屬有本阿彌家第十一代傳人光溫寫于慶安元年(1648)的“折紙”(鑒定書)。
重要文化財
保昌貞吉
1把
刃長28.3
鐮倉時代 文保元年(1317)
東京國立博物館
F-20112
由刀身銘文可知,大和國的保昌派有貞吉、貞宗、貞清等人,是居于高市郡的刀工。其特色是“直刃”的刃紋,且柾目肌的胎鐵(地鐵)上帶有許多“沸”。此短刀為“平造”,大尺寸,“棟部”較厚,有“大保昌”之號,是與名物桑山保昌齊名的貞吉代表作品。江戶時代此刀曾傳至加賀藩的前田家。
重要文化財
粟田口國吉
1把
刃長54.0 刀反1.5
鐮倉時代 13世紀
秋元家傳來、渡邊誠一郎氏捐贈
東京國立博物館
F-20111
造型為深刀反的“平造”短刀,據(jù)推測是鐮倉時代被稱為“打刀”之物,是鐮倉時代的難得佳作。山城國粟田口派刀工國吉,相傳為則國之子,從銘文可知是藤原氏的 “左兵衛(wèi)尉”。看其作品風格,胎鐵(地鐵)短且亮,煅燒成帶有“小沸”的“直刃”刃紋。鳴狐之號的由來尚不明,此刀后傳至出羽國山形藩的秋元家。
以上是日本的國寶,每把刀都是價值連城的,您可以細細讀下內(nèi)容。每把刀都是日本的名匠精工制作,可以說是極品。
現(xiàn)在開通留言功能,請多支持。有疑問請留言或者私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