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創(chuàng)作大賽#
“若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司馬光的一首《過故洛陽城》
道盡了這座歷經滄桑的
千年帝都之過往
(洛陽麗景門城墻,圖片來源@愛西西)
▼
中國歷史悠久,自夏商以來,已經走過了四千多年的時光。
厚重的歷史,不但存留于各種文獻中,更是積淀在每一座城市里。
尤其是北京、西安、南京以及洛陽這幾大古都,每一磚,每一瓦,都有著道不盡的年華,數不清的歲月。
這四座歷史名城
常被人合稱為“四大古都”
四城之中,論今天的地位
無疑是北京最高
現在的北京,不但是中國的首都
一線城市之首
也是全球性的國際化大都市
(中國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陽、南京位置圖,底圖來源@Google maps)
▼
其次則是南京和西安
這兩座城市
都是“新一線”中的佼佼者
也都是副省級城市
并且是本省的省會
與這三大古都相比
剩下的洛陽就顯得很寒酸了
如今的洛陽
只是河南省的一座普通地級市
(洛陽市在河南省中的位置圖,資料圖片)
▼
與南京和西安差了兩個等級
更別提與北京相比了
同樣背負著“四大古都”的光環(huán)
為什么單單洛陽——
這個長期站在歷史中央的華夏古都
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一步步走向衰落呢?
不可否認,洛陽確實闊過,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洛陽的建都史就占據了其中的近三分之一。
洛陽確實是有資格和北京、南京以及西安相提并論的,甚至單以歷史來論,四大古都之中,它也不會位居最末。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洛陽至少當了1500年的都城,如此長的時間,幾乎可以囊括兩個周王朝了。
洛陽第一次成為首都,就是周平王的東遷,這件事也標志著東周的開始。
周代是中國古代延續(xù)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東周更是持續(xù)五百多年,作為東周的首都,洛陽在這段歷史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洛陽第二次引領中原文明,則是漢光武帝開創(chuàng)東漢以后的兩漢400年,其中的一半時間,也是以洛陽為首都的。
后來的魏晉南北朝,也都有朝代以洛陽為都,就連稍后的隋唐,洛陽也一直是首都之一。
(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始建于隋大業(yè)元年(605年)三月,正式啟用于隋大業(yè)二年(606年)正月,隋煬帝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中國古代帝王。之后,定鼎門相繼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此外,定鼎門還是隋唐東都洛陽西通京師長安,南通江都的要津。文獻記載,定鼎門隋時稱建國門,唐時稱定鼎門,五代至宋仍用唐稱。)
由此可見,從周代一直到唐代,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洛陽一直引領著中華文明,如果洛陽說一聲“我的祖上闊過”,相信是沒有人敢反駁的吧。
歷史上的洛陽,總是與百里之外的長安有著難以割舍的兄弟關系。
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原王朝在考慮都城位置時,經常徘徊在關中平原與洛陽盆地之間。
其實,洛陽的中心地位在夏商之際便已奠定,代表夏文化核心的二里頭遺址與商代第一個都城西亳就坐落于洛陽盆地之中。
(二里頭宮城想象圖,資料圖片)
▼
華夏文明的曙光
其實最早便是綻放于伊洛之間
當關中穩(wěn)固之時
擴張型的中原政權
傾向于定鼎在千里關中沃野
據西北而制關東
而關中經受戰(zhàn)火之際
守成型的政權則會將關中
作為御敵前線
將都城設在較為安定的洛陽盆地
(洛陽附近考古遺跡,資料圖片)
▼
這一規(guī)律自周漢沿至隋唐
無論是定都洛陽的兩大魏國
(曹家與拓跋氏)
還是建都長安的后秦北周
都踐行了
這一北方政權的固有選擇
(漢魏洛陽故城平面圖。漢魏洛陽城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qū)城東15公里,是中國古代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6世紀東周(春秋末至戰(zhàn)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個重要王朝的都城。漢魏洛陽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經歷了東周至北魏等多個時代,到初唐廢止,前后延續(xù)使用近1600年。資料圖片)
▼
隋唐時期
關中平原的水運條件日漸下降
定都長安的隋朝和唐朝
基本都以洛陽為東都
在隋煬帝與女皇武則天時期
甚至直接以為都城
其利用隋唐大運河中的通濟渠
將洛陽作為糧倉與餐廳
每年定期帶領文武百官
遷徙到洛陽“就食”
(隋唐大運河示意圖,資料圖片)
▼
洛陽雖然地處豫西,周邊被
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嵩山與邙山
逆時針環(huán)繞
然而境內水系
同樣縱橫交叉
澗水、洛水、伊水、瀍河與黃河
相互環(huán)繞通聯
形成了良好的水運網絡
(洛陽盆地四周的山系,底圖來源@Google maps,請橫屏觀看 )
▼
再加上外有通濟渠配套的
大運河水系加持
洛陽的核心地位愈加不可動搖
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的
盧舍那大佛
就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
這也是龍門石窟中
藝術水平最高
整體設計最嚴密
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造像
以神秘微笑著稱
被國外游客譽為
“東方蒙娜麗莎”
“世界最美雕像”
然而
以長安洛陽為核心的雙城時代
終究是以大唐盛世
為前提的繁榮故事
(洛陽白馬寺建筑風光,圖片來源@愛西西)
▼
隨著安史叛軍的蜂擁而至
洛陽成為叛軍
與唐軍拉鋸的戰(zhàn)場
宮室城郭慘遭戰(zhàn)火洗禮
(安祿山、史思明叛軍進軍路線圖,資料圖片)
▼
這還僅僅是浩劫的開始
致命的劫難發(fā)生在
大唐最后的歲月里
公元885年
洛陽城被黃巢叛軍余孽攻占
其將領孫儒
率軍大肆擄掠后焚毀洛陽城
將洛水兩岸的
隋唐洛陽城化為丘墟
公元904年,唐昭宗在朱溫脅迫之下遷都到百廢待興的洛陽。
然而此時的洛陽,就好像行將就木的唐王朝一樣,在回光返照的榮耀下享受著最后的都城榮光。
(朱溫畫像,資料圖片)
▼
此后
洛陽與長安的雙城時代
宣告劇終
長安城自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而洛陽的命運自然也自難保全
公元907年,朱溫代唐自立,建立后梁,定汴州(開封)為都城,從此開始了開封的核心時代。
雖然洛陽在五代時期,仍然與開封保持了半個世紀左右的雙城模式,然而大唐榮耀之后,古代中國的經濟中心向東南遷移的趨勢,注定了處在黃河中游地帶的洛陽盆地,已經喪失了作為都城的經濟優(yōu)勢。
(洛陽盆地示意圖,資料圖片)
▼
唐以后,經過幾十年的殘酷戰(zhàn)亂,中華大地終于迎來了另一個穩(wěn)定而長久的王朝——宋朝。
可正是這個朝代,讓洛陽從神壇上徹底跌落。
可以這樣說
宋朝是洛陽地位的轉折點
自宋以降,洛陽優(yōu)勢不再
并漸漸泯然眾城
如果歷史到唐朝便戛然而止
洛陽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第一城
然而歷史不會停住它的腳步
它會一直往前走
洛陽夾馬營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出生地,他認為洛陽為都城有關河之固,有利于對抗北方的遼國騎兵。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資料圖片)
▼
而宋太祖的三弟宋太宗趙匡義,則出生在豫東開封城,他是宋朝高層中豫東派將領的代表。
他認為治國“在德不在險”,否定了定都洛陽的決定,主張以開封為都城,可以方便享受江淮的財貨。
宋太祖希望借西幸遷都洛陽,受到了以當時晉王趙匡義為首的群臣的集體反對。宋太祖不得已東還開封,而他本人也在回開封的當年,暴斃于寢宮之中。
(北宋與遼、西夏并立形勢圖,資料圖片)
▼
北宋中期
名臣范仲淹特意提出
“天下無事則居汴
天下有事必居洛”
建都名言
然而久居開封的北宋皇室
已經習慣了居住在
東京汴梁
這個當時更為優(yōu)渥之地
(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圖為《清明上河圖》局部,請橫屏欣賞)
▼
他們完全將這個居危思安的忠告置于腦后,在金國的攻擊下,最終在1127年釀成了靖康之變的慘劇。
號稱世界第一都城的汴京頃刻間血流成河,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和大量王公貴族、妃嬪宮女、百姓工匠被俘,北宋滅亡。
(金滅遼、北宋形勢圖,資料圖片)
▼
大宋王朝分為北宋南宋,然而無論北宋還是南宋,都沒有以洛陽為都城。
北宋定都開封,算起來還屬河南境內。至于南宋,丟掉半壁江山的它,干脆把都城遷到南方的臨安(今杭州)去了。
從開封到杭州,宋朝的都城離洛陽越來越遠,洛陽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低。
宋太祖去世后,北宋的皇帝一直都是太宗一系子孫擔任,遷都洛陽一事自然也就沒人再提了。
兩宋幾百年一過
洛陽也就從當初的
建都不二之選
淪落為一個普通的城市
等到后來的元、明、清三代
根本就不在都城的
考慮范圍之內了
13世紀末元朝定都北京后,為了使南北相連,不再繞道洛陽,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
為此先后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筑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
這樣,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
自此以后,洛陽的運河之利也宣告終結。
(元代改直的京杭大運河示意圖,資料圖片)
▼
洛陽的衰落歸根結底在于,洛陽相對閉塞的地理位置,已經不適合充當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
尤其是中唐之后,北方戰(zhàn)火不斷,士民南遷,經濟中心已經趨向江淮一帶,方便獲取稅賦支應的汴州更符合統(tǒng)治集團的利益。
因此,進入宋代之后
洛陽只能徒留西京之名
空自成為文人志士
憑吊古今興衰的所在
再無帝王之氣
洛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有多方面的原因。
作為古都的洛陽,在現代雖做不了首都,但做河南省會還是資格滿滿的,奈何隨著近代鐵路的興起,洛陽的鐵路發(fā)展開始滯后。
只有一條隴海鐵路的洛陽顯然比不過有京廣和隴海十字線的鄭州,這個時代誰擁有了重要干線十字鐵路,誰就有了更多的優(yōu)勢。
擁有省會地位和交通優(yōu)勢
鄭州強勢崛起
這卻是洛陽的尷尬
今天的洛陽
不但無法在國內脫穎而出
甚至在河南省內也很難出頭
首都只有一個,北京占了去
其他的城市也就只能
退在后面羨慕嫉妒恨了
做不了首都,如果能夠像南京、西安一樣當一個副省級城市,甚至哪怕只當一個普通的省會,至少也不埋沒洛陽的風光歷史吧!
可現實是,洛陽不但不是副省級城市,甚至連個普通省會也不是。
(洛陽區(qū)域圖,資料圖片)
▼
河南的省會,是鄭州
洛陽和它相比
明顯是要遜色一籌的
無論是人口、經濟
還是建成城區(qū)的面積
差距不可謂不小
事實上,在河南省內別說與鄭州相比,就連和開封這個同樣身具古都之名的城市相比,洛陽也占不到半點優(yōu)勢。
于是乎
網上就經常有人爭論
洛陽和開封
到底誰才是河南老二?
可見在省內,洛陽也是很難出頭的,甚至連保二的資格都岌岌可危。
從當初的建都不二之選,到現在的一個普通地級市,甚至有時在省內還要和開封爭做老二,洛陽如今的地位,著實讓人唏噓。
(洛陽城區(qū)航拍圖,圖片來源@Pixabay)
▼
不過也可以做一個設想,如果當初趙匡胤遷都洛陽成功,今天的洛陽,地位是否會大大提升呢?
可惜的是,歷史無法假設,趙匡胤也早已作古。
古都洛陽光輝不再,也只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讓人欣慰的是,洛陽并沒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積極尋求改變。
近年,以開放包容為底色的古都洛陽,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持續(xù)推進高質量的發(fā)展,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努力地實現著突破和蝶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成功和失敗都是兵家常事
也許洛陽與“都城”和“省會”
這一光鮮的名分再無緣分
但這不會阻止它
在別的方面發(fā)光發(fā)熱
對洛陽我們依舊充滿期待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