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 左金丸為瀉火劑
方歌:左金連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藥名戊己,熱瀉熱痢服之安。
功效:瀉肝火,行濕,開痞結(jié),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證。癥見脅肋疼痛,嘈雜吞酸,霍亂轉(zhuǎn)筋,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左金丸組成黃連、吳茱萸,分量比例6:1。
黃連味苦性寒,陰藥主沉降,其性類西方肺金;吳茱萸性味辛性溫,陽藥主升發(fā),其性類東方肝木。古人面南以定方位,左手者為東方,右手者為西方。左升右降,肝木生右肺降,陰陽之道路,升降有制,天人無病。故將黃連吳茱萸的組合命名為左金丸
六一丸證病性屬熱,何以要用吳茱萸?須知此證既有氣滯作痛見證,亦有肝氣犯胃,濁陰上逆嘔吐,一般疏肝藥物不能兼顧。吳茱萸不僅是治氣滯疼痛理想藥物,尤擅降逆止嘔,用治肝氣犯胃而呈胃痛,濁陰上逆而呈嘔吐,可以一舉兩得。
此方黃連用量等于吳茱萸6倍,用量如此懸殊,道理何在?此證病性屬熱,法當(dāng)清熱,加之吳茱萸又是辛熱藥物,必須去性取用,才與病性相符。黃連既要清其肝胃之熱,又要制吳茱萸之溫,身兼兩職,重用方可勝任。相反,吳茱萸用量若重,即有以熱助熱之嫌。二藥一輕一重,可以揚(yáng)長避短,各盡其用,所以用量如此懸殊。
其實(shí),如果熱勢較輕,用量可以改變;若病性屬寒而舌尖微紅,亦可重用吳茱萸,只有知常達(dá)變,才能靈活應(yīng)用古方。(陳潮祖)
左金丸、戊己丸、香連丸用法和辨別
左金丸:由6份黃連配1份吳茱萸組成;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主治肝火犯胃證;以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diǎn)。
香連丸:由黃連配木香組成;功用清熱燥濕、行氣化滯;主治濕熱痢疾;以大便膿血相兼、腹脹腹痛、里急后重為辨證要點(diǎn)。
戊己丸: 黃連、吳茱萸、白芍各五兩(各10g) 。功用:疏肝理脾,清熱和胃。主治:肝脾不和證。胃痛吞酸,腹痛泄瀉。
左金丸、戊己丸、香連丸同具苦降辛開的配伍方法。不同點(diǎn)在于:左金丸黃連六倍于吳茱萸,重在清肝瀉,火和胃降逆,主治脅肋脹痛、嘔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證;戊己丸連、萸等量,即清熱與開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緩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瀉的肝脾(胃)不和證;香連丸連、萸同炒后去吳茱萸,意在清熱燥濕為主,加木香以行氣止痛,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