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漢字歷史悠久,通過指事、象形、會意、形聲等圖像化演變而來。漢字將“形、音、義”結合在一起,因而大多數(shù)漢字由形旁和聲旁組合而成。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漢字總字數(shù)約十萬個,但根據國標字庫(GB2312)收錄的漢字僅6763個,而其中常用一級漢字僅3755個。我們學習書法重點只要學好常用一級漢字即可。
無論漢字各式各樣,大小參差、繁簡不一,按照結構組合來說,漢字一般包括四種結構:并列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和框架結構。我國古人在造字時,就充分運用了視覺效果藝術,使?jié)h字具有勻稱、統(tǒng)一、對比、呼應、參差、穿插、平衡等結字規(guī)律。形成了方正平穩(wěn)、姿態(tài)端莊的文字美學結構。
清代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學習書法,無論學習篆、隸、楷、行、草哪一種字體,始終要遵循字的形狀、結構和美感。而字的美感來源于書寫過程中點畫的搭配規(guī)律。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寫出的書法就會具有漢字的結構美。元代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彪m然他說結字因時相傳,是隨著時間發(fā)生變化的,但這種變化是在尊重規(guī)律的基礎上的變化,離開規(guī)律的變化只能是胡寫亂畫。也正因為結構規(guī)律重要,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才總結了漢字結構的《結體三十六法》,唐代顏真卿和清代黃自元也才總結了《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清代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局部)
有這么多的漢字結構法則,我們怎樣才能掌握呢?其實歸納綜合,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不外乎就三個方面:
第一,點畫線條之間相互呼應。我們常聽人說:“起筆為呼,承筆為應”。也就是說寫每筆每畫,都要做到一呼一應。甚至字與字之間,也要有所呼應??瑫?、隸書難以看出筆畫間或字與字之間的這種呼應關系。主要原因在于楷書、隸書無須連筆,“形斷意連”“形不貫而意貫”。而行、草書就非常明顯,一個字,或一行字,都有這種呼應。有的直接牽絲連帶(如“一筆書”),有的或映帶、或意連。哪怕是具有向背的字,也都注意左顧右盼,氣脈相通。這種呼應顧盼的筆勢,成就了書法藝術生動活潑、氣象萬千的姿態(tài)。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第二,線條長短、粗細與筆畫疏密、欹正形成對比。如果一個字筆畫線條長短粗細一致,那這樣的字根本不忍直視。作為書法藝術,漢字在保證辨認的基礎上,追求的是線條的對比、組合字根大小疏密的對比、偏旁和字形欹正的對比。每個字都通過主筆筆畫連接。找準主筆,是寫好每個字的關鍵。主筆宜長而挺,在每個字中基于核心地位。一定要寫好、寫穩(wěn)健、寫到位。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局部)
第三,字的整個形態(tài)平穩(wěn)莊重,即重心一定要穩(wěn)。漢字由于筆畫組合不同,形狀各異。有的字四平八穩(wěn),而有的字歪歪扭扭。在真正的書法藝術中,無論字如何擺,處于單個字也好,處于整個章法布局也好,其重心永遠是平穩(wěn)的。只有把每個字的線條組合放到不失重心的“點”。我們才能使整個字保持平正。這種平正不是呆板、不是僵硬。它是建立在參差錯落、富于變化的基礎上的平正。是穩(wěn)中求變、靜中求動、合乎規(guī)矩和規(guī)律的平正。因此,書法藝術不同于簡單的寫字,它需要通過結構、筆法、章法的有效運用,形成書法作品的整體美。一種漢字的結構美、韻律美、協(xié)調美和藝術美。
(生活家多寶媒體只寫原創(chuàng)文章,好文源自生活,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歡迎關注,歡迎收藏,歡迎互動交流)
選自行草結字規(guī)律(局部)
習字入門(局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