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美哉張機(五)

五、美之用

(仲景經方與臨床應用)

 ()經方的概念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東漢·班固著)中云:“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劑,以通閉解結,反之于平?!庇终f:“《五臟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臟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臟六腑癉十二病方》四十卷,《風寒熱十六病方》二十六卷……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苯浄椒褐笘|漢之前所有記載治病方藥的專著。

《經典釋文》(唐·陸德明著)中說:“經者,常也,法也,徑也?!苯浄绞侵杆兄嗅t(yī)藥學方劑中的規(guī)范和標準。是醫(yī)家們必須認真學習,嚴格遵循,經常堅持使用的方劑。

《簡明中醫(yī)辭典》(近代)對經方注釋中,一說:“經方是指《素問》、《靈樞》、《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所載的方劑。”另一說:“經方專指《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記載的方劑?!?/span>

晉唐之后,尤其明清以來,仲景學說占據了中醫(yī)學的主導地位,一部《傷寒雜病論》醫(yī)學寶典,被后人視為“圭臬”,奉為“金科玉律”,仲景方藥稱為“眾方之祖”,因此,經方事實上早已成為仲景方藥的代名詞。

()應用經方的必要性(換句話說:為什么要應用經方?)

1、時代的需要:祖國醫(yī)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繁衍健康做出了偉大貢獻。然而近百年來,隨著西方醫(yī)學踏入國門,中醫(yī)學遭受了本不應該的冷遇和排斥,從中醫(yī)的臨床到教學、科研,必須經過西醫(yī)的鑒定,否則就視為不科學。如:書寫中醫(yī)病歷后邊必加上一段西醫(yī)的一般檢查、西醫(yī)診斷,否則,就視為不合格病歷;中醫(yī)院校學生可以不學醫(yī)古文,但,必須學外語等等。2003年一場史無前例的SARS病毒,在世界許多國家肆虐人類,當眾多西方醫(yī)學家面對用西藥治療SARS病極具毒副作用而束手無策之時,中國醫(yī)術再一次在世人面前獨顯神功,力挽狂瀾。無疑是對近一個世紀來,西醫(yī)包攬?zhí)煜碌漠旑^一棒,也為中醫(yī)學的再度輝煌拉開了新的序幕。從某種意義上說:SARS給我們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中醫(yī)事業(yè)帶來了百年難逢的絕佳發(fā)展機遇。然而,近一個時期,由于國人的“盲目崇洋”,由于中醫(yī)教育的過度死板僵硬,由于中醫(yī)醫(yī)療體制的管理脫離實際,致使21世紀的今天,在“中華古醫(yī)學,世界將風行”的關鍵時刻,出現了“中醫(yī)學術后繼乏人”、“中醫(yī)臨床后繼乏人”,中醫(yī)事業(yè)百廢待興的嚴峻局面。眾所周知:中醫(yī)學的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而仲景是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締造者,其學說始終貫穿著“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因此,每一位中醫(yī)工作者尤其是從事中醫(yī)藥學的青年學者,沒有理由不認真細致深入地研究、學習、應用仲景學說,從這個意義上說,探討應用仲景方藥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光榮的職責。

2、地域的需要:南陽是產生偉大醫(yī)學家張仲景的搖籃。千百看來,博大精深的仲景學說已成為中醫(yī)之魂,哺育了世代名醫(yī)。南陽作為醫(yī)圣故里,早已成為中外醫(yī)家朝覲拜祖的圣地。有道是“醫(yī)不朝圣不名,藥不朝圣不靈?!边@里不但是醫(yī)圣的標志,更是中醫(yī)的標志。歷史上不少中外醫(yī)學大家,曾因千里走南陽交流學術,祭拜醫(yī)圣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如已故著名中醫(yī)學家長安黃竹齋、米伯讓師徒,1924年,黃竹齋考證野史、雜記撰寫《醫(yī)圣張仲景傳》一文后一走南陽,1933年著《傷寒雜病論集注》十八卷、《傷寒雜病論新釋》十六卷后二走南陽,1934年得《傷寒雜病論十二稿》,1939年籌款梓版公世。1946年寫下了《祝告醫(yī)圣文》。黃老于1960年臨終時,囑米伯讓將《傷寒雜病論十二稿》木刻原版捐贈南陽醫(yī)圣祠。1981年米老已年過七旬,抱病押車,從西安出發(fā),一路翻山越嶺,不畏顛簸勞頓,親送木版于南陽,實現了師徒二人之夙愿。充分體現了他們對南陽對仲景先師無比敬仰的心志。上海中醫(yī)學院張贊臣教授,1992817日將一生收藏的122件珍貴文物及2200余冊醫(yī)籍醫(yī)刊捐于南陽醫(yī)圣祠。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的保健醫(yī)生韓德森教授說:“參拜醫(yī)圣祠,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备猩跽撸腥A全國中醫(yī)學會前會長,著名中醫(yī)學大師任應秋教授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陽張仲景研究會成立暨首次學術交流大會”上作“追表先哲,鼓勵后學,振興中醫(yī),振興中國”為題的演講時的一段話,讓當時在座的每一位南陽人振奮不已,他說:“我雖不是南陽人,但是,我是中醫(yī)界的一分子,是南陽的學生,是仲景的學生、小學生?!敝T如此類的實例不勝枚舉。今天,我們作為中醫(yī)的晚輩,生于斯,長于斯,工作于斯,在以南陽因“名山名水名勝更因名人而名”感到慶幸的同時,更應該以“善德善心善行尤緣善醫(yī)至善”而自勉。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位南陽的中醫(yī)工作者均應以幾倍、乃至百倍的熱情,主動地研究仲景學說,學習仲景學說,應用仲景學說,繼承仲景學說,弘揚仲景學說。

3、傳承的需要:中醫(yī)學是在傳承中謀生存,傳承中謀創(chuàng)新,傳承中謀發(fā)展,傳承中謀完善的科學。仲景及其學說的形成過程,即是繼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完善的過程。仲景之所以能夠將祖國醫(yī)學“溶理法方藥于一體”,“開辨證論治之先河”,仲景方藥之所以能夠具有神驗的功能,主要取決于仲景先師一方面“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承受先人之遺訓,一方面:上療君親,下救黎民,躬身疫區(qū)之實踐,方產生了新的理念、新的發(fā)明、新的創(chuàng)造,進而推動了祖國醫(yī)學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并趨于成熟。正如仲景先師在《傷寒雜病論》原序中所云:“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薄秱s病論》的橫空出世是中華醫(yī)藥學趨于成熟的標志。然而,《傷寒雜病論》完成后的一千八百多年間,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興衰歷史,曾幾何時,或隱或現,或分或合,幾經磨難,幾度滄?!瓰槭裁茨軌蛞灶B強的生命力保存下來,并不斷生根開花結果呢?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諸如王叔和、陶弘景、巢元方、孫思邈、王燾、林億、孫奇、高保衡、王懷隱、成無己、韓祇和、朱肱、龐安時、許叔微、郭雍、方有執(zhí)、喻昌、程郊倩、章虛谷、張遂辰、柯韻伯、錢天來、陳念祖、陳修園等,歷史上大批醫(yī)學家的培土施肥,精心呵護。若離開了古今醫(yī)學同仁的傳承,中華醫(yī)學及其代表中華醫(yī)學的仲景學說,不可能有輝煌的過去,燦爛的現在,更不會有光明的未來。21世紀的今天,當中華醫(yī)學慘遭近百年的冷遇之后,能否迅速風靡全球,能否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其無窮的魅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因此,我們今天在仲景故里大力提倡探討研究仲景學說,廣泛應用經方,既是繼承的需要,更是發(fā)展的需要。

4、職業(yè)的需要:在中國醫(yī)學史上,凡在醫(yī)學領域有所造就的醫(yī)學家,無一不是仲景學說的忠實信徒,無一不是仲景學說的忠實捍衛(wèi)者。換句話說,在中國醫(yī)學史上,若沒有仲景其人及其仲景學說,就沒有中國醫(yī)學的歷史,正如民國二十四年徐衡之先生所言,“中國文化史,茍無仲景其人,則豈止醫(yī)學的黯淡無色?中華民族,恐亦成為無醫(yī)之國矣。”更有許多醫(yī)學先賢將一生從醫(yī)的成功經驗,化做肺腑之言,書之以文,告誡后人:學醫(yī)者必讀仲景之書,遵仲景之法,用仲景之方。如,李東垣指出:易水張先生(金代醫(yī)學家,張元素,東垣之師)云:“仲景藥為萬世法,號群方之祖,治病若神,后之醫(yī)者宗內經法,學仲景心,可以為師矣?!痹t(yī)學家王海藏曰:“余讀書幾十載矣,所仰慕者仲景一書為尤?!敝斓は唬骸爸倬爸T方,實萬世醫(yī)門之規(guī)矩準繩也,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則焉?!痹S魯齋曰:“醫(yī)方有仲景,猶儒書有六經也,必要見于此,然后可與議醫(yī)。”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從醫(yī)之人,必須研究仲景學說,這是職業(yè)的需要。

5、百姓的需要:一部《傷寒雜病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除了取決于辨證準確、立法嚴謹、方藥精當、療效神速外,再就是每方選藥不過五、六品,價格低廉。在社會倫理道德日趨低下的今天,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屢見不鮮,老百姓渴望醫(yī)術精湛的醫(yī)生,更歡迎醫(yī)德高尚的人他們使用簡、便、廉、驗的藥物。所以選用醫(yī)圣張仲景的方藥治病,正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也是行醫(yī)者良好道德的具體體現。

6、競爭的需要:目前,各種體制下的醫(yī)療機構應時而生,大街小巷、村村寨寨,星羅棋布,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要想生存,要想發(fā)展,就要參與競爭,其競爭的焦點,不外乎技術和價格兩個方面,醫(yī)療技術深淺不定,一時尚無法量度,但價格卻一目了然,上已述及,因仲景方藥具備了簡、便、廉、驗的特點,百姓樂于接受,所以經方極具競爭力,因其內涵薄利廣銷的商業(yè)特點,因此,經方又潛藏有極大的商機。誰認識到了這一點,誰就抓住了商機,因此,掌握經方,使用經方也是廣大中醫(yī)人參與醫(yī)療市場競爭的需要。

()應用經方應必備的前提條件(怎樣學習經方?)

1、了解仲景其人

包括:出生籍貫、時代背景、生活習俗、學識淵源、人生品行等。例如:仲景出生地目前就有十二種說法,涉及兩省、四市、八個縣區(qū),有待進一步澄清。

2、熟悉版本

《傷寒雜病論》寶典問世不久,由于當時社會政治腐敗、軍閥割據,戰(zhàn)火迭起,國土版湯,人民顛沛流離,致使長達十六卷的《傷寒雜病論》原著四分五裂,支離破碎。直至一千八百余年后的今天,仍使我們不能窺其全貌,從不同渠道流傳下來的版本,已發(fā)現的就達10余種之多。

①《金匱玉函經》由西晉太醫(yī)令王叔和于公元256316年間撰次的《傷寒雜病論》中傷寒部分的內容。該傳本于公元1065年前后雖經過了北宋醫(yī)書局的校正,但當時參加校正此書的林億等儒臣認為:“《金匱玉函經》與《傷寒論》同體而別名,欲(后)人互相檢閱而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中)文理或有與《傷寒論》不同者,然其意皆通圣賢之法,不敢臆斷,故并(與《傷寒論》)兩存之,凡八卷,依次舊目,總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從“依次舊目”說明該書的編寫體例未受唐宋“方證同條,此類相附”從新編次體例的影響,因此,《金匱玉函經》是當今流行于世的最古老、又最能體現仲景原著及王叔和撰次原貌的版本。

②《脈經》-晉王叔和撰著,共十卷。該書收集了大量的《傷寒雜病論》佚文。但北宋林億等在對該書校正時,將其中的這部分內容刪掉了,原因是這些內容已經收集在了校正后的《傷寒論》中。因此,《脈經》只在卷七、卷八、卷九中保留了部分《傷寒雜病論》的條文。(如現存《脈經》卷九的第三、五、九篇,均可見到宋儒臣增加的“方在傷寒中”或“在傷寒中”之語。)

③《諸病源候論》―隋代太醫(yī)博士巢元方等集體創(chuàng)作,成書于隋大業(yè)6年(公元610元),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該書收集的《傷寒雜病論》條文,散見于卷七、卷八等篇,這些原文大多雜有巢氏等闡述病因病機之語。

④《備急千金要方》-唐孫思邈于公元652元撰成,收集《傷寒雜病論》原文220條,大多集中在卷七、卷十、卷二十六等篇,內容涉及內、外、婦、兒多科病種,北宋林億等對該書校正后序中說:“究尋于《千金方》中,則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

⑤《千金翼方》-孫思邈晚年的作品。孫氏至其晚年,收集到了一種較為完整的《傷寒雜病論》傳本,并將其載錄在《千金翼方》的卷九、卷十之中。當時孫氏有感于“舊法方證,意義幽隱”,于是采取了“方證同條,比類相附”的編排體例,改變了仲景原著法在前、方在后的編次方式(該方式一直沿至現在)。

⑥《外臺秘要方》-唐醫(yī)學大家王燾撰著,成書于公元752年,該書收載《傷寒雜病論》條文259條。載方180首,許多方子現在盛行的宋版《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沒有載入。

⑦《太平圣惠方》-宋代醫(yī)官王懷隱等奉御命編纂的唐宋之前的醫(yī)方集大成,為宋初由國家出版的最重要的醫(yī)學文獻。該書于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開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編成。有關《傷寒雜病論》條文收集在卷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篇卷。因該本著成于淳化三年,故有淳化本《傷寒論》之稱。

⑧《傷寒論》——是《傷寒雜病論》論述傷寒論的一種單行本。是北宋校正醫(yī)書局孫奇、林億、高保衡等校正醫(yī)書時,他們認為“百病之急無急于傷寒”,于是他們以唐朝《傷寒論》傳本和高繼沖編錄進獻的《傷寒論》為底本,進行校正后由官方刊印公世。自此,《傷寒論》方有了定型的版本。這就是著名的宋本《傷寒論》,因其刊印于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也稱為治平本《傷寒論》,共十卷,二十二篇,計三百九十七法(398條),除去重復的共112方,91味藥。原版已不復存在,現見到的是明代趙開美的復刻本(自宋以來人們廣泛學習研究的版本)。

⑨《金匱要略方論》-又稱《金匱要略》、《金匱方論》、《金匱玉函要略方論》等,是《傷寒雜病論》中雜病部分的節(jié)略傳本。該本系北宋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中得仲景《金匱要略方》三卷“上則傷寒,中則治雜病,下則載其方并療婦人?!毙至謨|等刪去傷寒部分,將雜病以下校正后,由官方刊印公諸于世,自此《金匱要略》方有了定型版本,共25篇,262方(除去重復),分為上、中、下三卷(這就是直到現在人們廣泛學習、研究的版本)。

⑩康平本《傷寒論》-系日本國后冷泉天皇·康平3217日(公元1063年),由侍醫(yī)丹波雅忠據家中傳本抄錄的《傷寒論》卷子本。此后1346年(日·貞和2年)和氣朝臣氏重新抄錄。1937年再由大塚敬節(jié)先生參校宋本、成本并加入眉注,由日本國漢方醫(yī)學會印行公世。

11《仲景十二稿傷寒雜病論》-又稱“桂林古本”、“張紹祖?zhèn)鞅尽薄ⅰ鞍自崎w藏本”等。系1864年自稱張仲景46世孫的張學正,字紹祖者,將其家藏《傷寒雜病論》第十二稿手抄方,計四冊,授于門人桂林醫(yī)家左盛德先生。1894年,左氏又將其授于門人桂林名醫(yī)羅哲初先生。1934年,羅氏再將此書授于長安名醫(yī)黃竹齋先生,1939年由陜西辛亥革命將領張鈁將軍損資刻制木版,經黃竹齋先生校刊后公于世。19811215日,該木刻原版,已由黃竹齋門人、原陜西中醫(yī)研究院院長、著名中醫(yī)學家米伯讓研究員據其師黃竹齋遺愿,捐獻于南陽醫(yī)圣祠珍藏。

12敦煌《傷寒雜病論》殘卷,系1900年在我國甘肅省敦煌地區(qū)寺院中發(fā)現的由隋唐前后人寫錄的大批卷子書籍中的醫(yī)藥類著作。由于這些書籍相繼慘遭劫盜,迄至當代,已所剩無幾。據統(tǒng)計,現存《傷寒雜病論》殘卷有三種,與宋本《傷寒論》對照,屬“辨脈法”一篇者兩種,屬“傷寒例”一篇者一種。

3、熟記原文

我們曾對歷史上近500位在仲景學說領域有所造就的醫(yī)學大家進行了考證,通過研究發(fā)現,這些醫(yī)家無一不是自青少年起就對仲景原著勤學苦讀,直到晚年,仍手不釋卷,真可謂“皓首窮經”了。他們臨證時,可將經方隨手拈來,并多有起死回生之術。如:近代已故傷寒學大師,北京中醫(yī)學院劉渡舟教授就是一典型例子。劉老具有“傷寒泰斗”、“傷寒學活字典”等美譽。他曾多次告誡傷寒學者:“一部《傷寒雜病論》代遠湮久,幾經修訂,文詞古奧,言簡意賅,若不勤學苦讀,熟記原文,仔細推敲,反復領悟,很難悟出其中的道理。”他還說:“善讀書者,讀在字里行間,于無字處找真知,空白紙上求妙意,只有這樣方能舉一反三,其樂無窮?!?/span>

4、明確經義

對于《傷寒雜病論》經文,不僅要做到熟讀熟記,更要對經文中的字、詞、句及每個方、每味藥和藥物的炮制、煎服法、藥物加減、藥后調護、注意禁忌等內容進行認真仔細的推敲和領悟,并從中求出真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臨床上靈活自如的應用經方,達到登堂入室的目的。

①廣羅博采從各家學說中汲取精華。歷史上許多有成就的醫(yī)學家,他們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的總結和學習。如:唐代孫思邈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全方位探討研究《傷寒雜病論》經文,開以方類證之先河,并在對經文的研究過程中有感于“舊法方證,意義幽隱”,于是采取了“方證同條,比類相附”新的編次方式(在前邊介紹古《傷寒》傳本《千金翼方》中已述及)。

孫思邈研究《傷寒論》方與法并重,采取以法定方,據方分證的原則。如:太陽病分做:桂枝湯法五十七證,方五首;麻黃湯法一十六證,方四首;用青龍湯法四證,方二首。其他如:柴胡湯、承氣湯、陷胸湯等無一不是按此體例進行歸類。另外,孫氏尤其注重對仲景桂枝、麻黃、青龍三法的運用,他在《千金翼方卷第九·傷寒上》篇中說:“夫尋方之大意,不過三種,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此之三方,凡療傷寒,不出之也?!?/span>

宋朝成無己是研究仲景學說最有成績的醫(yī)家之一,他潛心研究仲景學說近半個世紀,最終能把一部文深意奧,言簡意賅的醫(yī)學經典,以《內》、《難》為基礎,以親身經歷為依據,逐條、逐句、逐方、逐法的進行說理析釋,達到了拆疑啟奧,群疑冰釋的程度。翻開他撰著的《傷寒明理論》,在整個注解過程中,她不僅沒有曲解仲景之說,而且能引經析義、精辟透徹,對后世學者確實能起到啟發(fā)童蒙之作用。

上述唐、宋、孫成二氏對仲景學說的研究方法及學術觀點,對明清以后仲景學說各大派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開啟了新的序幕。

附:

明清以后傷寒學的三大流派(任應秋教授劃分)

錯簡重訂派——以明·方有執(zhí)、清初喻昌(字嘉言)為代表,下有張路玉、吳儀洛、程郊倩、章虛谷、周陽俊、黃元御等人。他們駁斥王叔和,譏諷成無己,認為王叔和編次的《傷寒論》顛倒錯亂,大倡移整考訂之風。

維護舊論派——以明末張遂辰、清張志聰、張錫駒、陳修園為代表。他們“遵王贊成”,認為王叔和能把仲景學說流傳下來實為功臣,成無己引經析義為諸多注家所不及。主張舊本《傷寒論》不能隨意改動,任意取舍,這樣才能保持仲景完整的思想體系。

辨證論治派——以清代柯琴(字韻伯)、徐靈胎、錢天來、尤在京為代表。他們主張:仲景《傷寒論》既然是中醫(yī)學辨證論治、自成體系的經典著作,就不必再追究哪些是仲景原著,哪些是叔和所增,只要有利于辨證論治,有利于臨床,就應該進行探討、研究和應用。

上述醫(yī)家在對經方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的獨到見解和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后人學習和借鑒。例如,清·喻嘉言受孫思邈學術觀點的影響,提出了桂枝、麻黃、青龍三鋼鼎立學說,闡明了《傷寒論》的綱目所在,使人們對《傷寒論》有一目了然之感,更有利于臨床應用經方,實為寶貴的經驗之談。

清柯韻柏主張以方類證,將脈證歸于湯方之下,這樣證以方名,方隨證附,對于指導臨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清·尤在京-研究《傷寒論》突出治法,主張以法類證,將所見脈證歸結于汗、吐、下、和、溫、清、消、補之下,可謂“提綱挈領,千頭萬緒??倸w一貫?!?/span>

清·陳修園-主張分經審證,首將太陽分作經、府、變三大證。經證有虛實之分,虛邪宜桂枝湯,實邪宜麻黃湯。府證有蓄水、蓄血之不同,蓄水宜五苓散,蓄血宜桃仁承氣湯。變證有從陰從陽之異,陽虛則從少陰陰化,四逆湯,桂枝加附子湯屬之;陰虛則從陽明陽化,白虎加人參湯,承氣湯之類屬之。陽明分經府兩證;少陽分經府兩證;太陰有陰化、陽化之分;少陰證以水化為寒,火化為熱;厥陰證熱化多、寒化少。如此劃分,宜于掌握傳經順序及病變過程。

這些醫(yī)家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們學習、研究和應用經方開拓了廣闊思路,提供了研究課題,并給人以越學越新、常學常新、學無止境的感覺。

②融會貫通,治傷寒雜病于一爐

《傷寒雜病論》是仲景總結了漢代以前醫(yī)學理論和醫(yī)療經驗的精華,結合自己的豐富實踐經驗而撰成的集理、法、方、藥于一體的臨床實用巨著。由于歷史原因,該著原貌早已不為后人所知,現存流行于世的是經過多人輾轉傳抄以后沿襲下來的版本。經宋代校書局校訂、官方刊印后,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這樣一分為二的結果,使后人誤認為前一部書是專門為外感病而設,后一部書專門為雜病而設,給全面了解仲景巨著的“原汁原味”帶來諸多不便。對此,劉渡舟教授曾指出:“本來傷寒與雜病是有機聯系,互相滲透,相互為用的一部書,自宋治平梓版簡稱《傷寒論》以來,使人誤解為《傷寒論》是專治傷寒熱病的專著;而其雜病部分,則認為盡收于《金匱要略》之中,這種看法陳陳相因,一直流傳至今。殊不知傷寒與雜病只能合論,方可體現兩者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把雜病從傷寒中分開來講,則大失仲景之旨。”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和應用經方時,一定要融會貫通,將傷寒雜病熔為一體。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臨床工作中不被“《傷寒》方不能治療內科雜病,《金匱》方不能治療外感病”的錯誤觀點所困惑。

③六經及六經辨證的本質

六經名稱: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六經本質不同說:如線條說、臟腑說、層次說、證候群說等等。

《傷寒論》六經的來源:《傷寒論》以六經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它是在《素問·熱論》六經分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起來的。不過兩者又有所不同,《素問·熱論》的六經,雖然也以六經作為分證的綱領,但只論述了六經的熱證、實證,未具體論述六經的虛證、寒證,在治療上也只簡單地提及汁、下兩法。

《傷寒法》六經辨證的本質:《傷寒論》的六經概括了臟腑、經絡、氣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并根據人體抗病能力的強弱、病因的屬性、病勢的進退緩急等因素,將外感疾病及雜病演變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證候進行了分析、綜合、歸納。從而討論病變的部位,證侯特點,損及何臟何腑,寒熱趨向,邪正消長及立法處方等問題,這即是六經辨證的本質?!秱摗返牧浖仁潜孀C的綱領,又是論治的準則。

④經方橫掃百病

現代通行的宋版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除去重復和佚方外,前者共載經方112首,后者載經方262首,共用藥214味。這300多首經方可橫掃內、外、婦、兒各科病證,其理由如下:

《傷寒雜病論》是一部溶理、法、方、藥為一體,開辨證論治之先河的醫(yī)學寶典,書中所載治病法則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火熏、潤導、針灸、推拿、攻遂、洗浴、坐藥、急救等十八種之多,這些治法可用于臨床各科,而仲景立法,絕非虛設,必是有是證而立是法,隨是法而投是方,正所謂“法為證設,方隨法出”,環(huán)環(huán)相抱,絲絲如扣。因此,經方能治各科病證,此其一。其二,上已述及傷寒六經病證,泛指六經所屬的臟腑、經絡、營衛(wèi)、氣血、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等人體各部之病證,而經方就是為六經病證而設,因此,在六經辨證施治的原則指導下,人體各部疾病均可用經方治療。其三,人體患病,不外陰陽失調,病位不外表里,病性不外虛、實、寒、熱,而經方正是為調理陰陽、補偏救弊而設,內傷、外感、寒熱溫涼各種病證無所不能。其四。近年來,隨著經方在臨床上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經方能夠橫掃百病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有學者就經方應用范圍進行了科學的統(tǒng)計,統(tǒng)計表明:小柴胡湯治療各種不同病證已達315種之多。

()應用經方應關注的要點(或者說是如何應用經方?)

1、正眼相看,大膽實踐

所謂正眼相看,是指對醫(yī)圣張仲景其人及他撰著的《傷寒雜病論》經文、經方等應當給以客觀、公正的認識。千百年來,尤其新中國成立之后,國家一度把《傷寒》、《金匱》列為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的必修課,然而待畢業(yè)后,真正在臨床上運用經方者卻寥寥無幾,更有甚者,有些中醫(yī)院校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問其什么是經方時,竟搖頭不知。這不能不說是仲景學說乃至整個中醫(yī)學術領域中的一大悲哀。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很多,但細究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傷寒雜病論》原著成書不久即遭散失,現存版本經輾轉傳抄后,錯簡、脫簡、缺方少證、字詞顛倒等謬誤百出,加之文辭古奧,意義幽隱,令許多學者始于望書興嘆,終于束之高閣,此其一。其二,多以為圣人之作,字字珠璣,句句珍寶,文深義奧,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加之時代背景和學術水平的限制,在對經文、經方的認識上或義本淺而求之過深,或理精微而淺嘗輒止,最終造成望而卻步,敬而遠之。其實《傷寒雜病論》是一部非常樸素的醫(yī)學著作,從仲景多次使用南陽本土民間方言“中、不中、幾幾、可、不可”等語句,可以看出仲景其人不但是一位非常樸實的民間醫(yī)生,他的著作也非常切合實際,找不出絲毫多余的甚或華麗的詞藻。

因此,只要我們能用現代的認識論,客觀、公正的認識她,實事求是地研究她、學習她。仲景的經文、經方并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可觀不可用、可贊不可學的珍貴文物。

所謂大膽實踐,就是指對仲景方藥在臨床上應該放心、大膽的廣泛應用。讀仲景書,就是為了遵仲景法,用仲景方,只讀書而不用書,即對不起古人,更對不起自己。現存經方300多首,用藥214味,在這些方藥中,有明顯毒副作用者微乎其微,附子、半夏之類,只要對藥物進行了正確炮制,煎服法得當,絕不會出現中毒現象。臨床上,對于初學者,首先從單味或12味藥物組成的經方開始用起,也可作為偏方介紹開患者,如:《傷寒論》第312條:“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痹摋l中用苦酒湯治療音啞。再如第311條“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即甘桔湯治咽痛。或用芍藥甘草湯、雞屎白散治療抽筋等。一段時間后,有了經驗積累再循序漸進,撲開使用。如:《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篇第34條,“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币慌曰颊哂?/span>8210月就診,自述:夏日某一天中午,下班回家后,渴不擇飲,喝下涼水一碗,隨后又因家中瑣事與婆婆生氣,自此出現胃脘脹痛、納差數月,曾用中西藥半年不效,來診。查:胃脘部捫及痛,且脹悶,苔白厚脈濡,屬:水飲氣滯,結于心下。隨投此方:枳實10g、焦術15g,先后6劑而愈。只要我們對仲景方藥大膽實踐,經常使用,在不久的將來,經方臨床家將象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出來。

2、對癥施方,簡捷快當

所謂對癥施方:即是針對疾病在某一證候中的主要癥狀選擇經方給予治療。臨床上所見的主癥,常常是某一證侯的重心,病機的主腦。所以,抓住了主要癥狀,也就抓住了疾病的重心。此時,選用對應的經方進行治療,簡捷快當,療效顯著,大有單刀直入、速戰(zhàn)速決之感,也正體現了仲景臨病“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列舉有許多實例。如《金匱·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第6條云:“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钡?/span>7條云:“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钡?/span>10條云:“妊娠養(yǎng)胎白術散主之”等?!秱摗返?/span>76條云:“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忄農  ,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span>

對癥施方,驗案舉例:

⑴梔子豉湯(案)

羅某某,男,72歲,家住南陽市火車站南陽鐵路醫(yī)院家屬院。20011012日首診。主訴:近半年來,心情煩躁,白天坐臥不寧,入夜輾轉難眠。曾到鐵路醫(yī)院、中心醫(yī)院求治西醫(yī),均按“N衰弱”或“老年精神焦慮癥”等予以治療,服鎮(zhèn)靜劑后,雖能稍事休息,但醒后頭暈乏力。來門診候診近半個小時,時而坐下,時而站起,一會兒搓手,一會抓頭,心煩不安流露于體表,診其脈細微,舌尖邊紅,苔薄黃。屬熱擾胸隔的梔子豉湯證無疑。

處方:生梔子12g,淡豆豉15g,三劑。囑服后再診?;颊吣玫剿幒?,看藥太少,不太相信,說:“我恁大年紀,又跑恁遠,就給這一點藥,咋樣呀?”我笑答:“這藥專治您的病,不妨一試。”

三天后二診,進門就說:“劉大夫神了,服您給的兩樣藥,大有好轉。”我回答:“不是我神,是張仲景神,我用的是他的方?!庇谑切Р桓?,繼服6劑而告愈。

⑵桂枝甘草湯(案)

楊某某,男,30歲,家住南陽市建設東路農行家屬院。2002910日首診。主訴:半月前的某一天下午,得知老家(安皋)有事,騎摩托車至半道出現故障,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天氣炎熱,推車步行近10里,汗出如流,到家后自覺心慌乏力,但不在意,第二天返回南陽。從此,不時出現心慌氣短,嚴重時雙手抱胸臥床,非常難受,到醫(yī)院檢查多次,均屬正常。偶有一次檢查屬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服藥不效來診。診脈虛數。此屬發(fā)汗過多,損傷心陽而致的心悸證?!秱摗?/span>64條云:“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疤幏剑汗鹬?/span>40g,甘草20g,三劑。

囑:每日一劑,每劑只煎一次,藥煎好后,去滓,打入荷包蛋一枚,蛋熟后,一并溫服。早上太陽出來后方能服藥(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一周后街頭相遇,說三服藥盡,再無不適感覺。需要說明的是,雞蛋屬滋陰補血之品,本方加入雞蛋是取其“善補陽者,于陰中求陽”之意。

⑶雞屎白散(案)

余某,女,38歲,農民。200664日初診,患慢性腎炎5年余,先后在地市級醫(yī)院診斷為腎病綜合征,近半年來,常出現四肢、面部肌肉拘攣抽搐,伴發(fā)小腹及腰背疼痛,日趨加劇,晝夜難眠。診見:除上述癥狀外尚有頭暈、失眠、心悸、乏力氣短、惡心、納差、小便量少等癥,且面部及下肢浮腫,面色蒼黃,舌淡胖,邊有齒齦,苔白厚有津,脈沉弦細,《金匱·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篇》第3條云:“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雞屎白散方,上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笨紤]方癥相投,囑患者取雞籠內陳年雞糞(色白者為佳)適量,置瓦上焙黃,研末,每服1克,早晚各1次,生姜紅糖煲水沖服。兩天后二診?;颊咧尾⌒那?,用量加倍,服藥一天后,晚上微微出汗,抽筋次數已減少。守方繼用6天,肢體拘攣抽筋現象消失,半年后隨訪;慢性腎炎雖未治愈,但肢體抽筋未再發(fā)生。

雞屎白為雞子糞便上的白色部分,味苦咸,性微寒而無毒。具有利水,泄熱,祛風,解毒,達木展筋等功用??捎靡灾委熾浄e聚、黃疸、風痹,破傷中風、筋脈攣急等病癥。

本案患者屬腎陽虛衰,水寒土濕,肝木不舒而見筋脈攣急的癥證。取雞屎白,意在利水道而泄寒濕,木達而筋舒。況且雞在五行中與肝木之氣相通應。治療筋脈拘攣,主要是取其“治本從類”之義。另外,雞屎白屬五谷雜物,經雞的脾胃所化生,取陳年粉化者,意在取其得土味雄厚之理。令置瓦上焙干,再用生姜紅糖煲水沖服,均在取其健脾疏肝,達木展筋之利,而去其性寒傷陽之弊。

3、一方多用,貴在辨證(異病同治)

張仲景創(chuàng)理法方藥之規(guī)范,開辨證論治之先河。一部《傷寒雜病論》方證相符,環(huán)環(huán)相抱,有是證必有是方,反過來每一方必有它特定的適應癥狀。而在每一證候下,又涵概有多種不同的疾病和特有癥狀,這就是一方能治多病的根本原因?,F存《傷寒》、《金匱》版本中不乏其例。如陽虛水泛、濕邪郁結的五苓散證:①太陽蓄水證;②微熱消渴證《傷寒論》71條云:“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渴飲水者,少少欲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span>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③水入則吐的水逆證,74條云:“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④水痞證。156條云:“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雹莼魜y病,385條云:“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244條云:“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fā)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y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鞭,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span>141條云:“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栗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服五苓散。”⑥癲?。虎哐炞C,《金匱·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篇,第31條云:“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主要適用于人體陽虛水泛,濕邪郁結之證。由上述原文可以看出:由于陽虛水泛,濕邪郁結所產生的①太陽蓄水證、②微熱消渴證、③水逆證、④霍亂病、⑤癲病、⑥眩證、⑦水痞證等,均可采用五苓散治之。因此,張仲景在臨床注重辨證的思想影響下,給后人樹立了“異病同治”的光輝典范。

一方多用驗案舉例:

苓桂術甘湯(案)(適用于中氣不足,水氣上逆)

①高脂血癥、高血壓—眩暈案:

魏××男,56歲,家住南陽市宛城區(qū)委家屬院,2001321日首診,主訴:患高血壓、高脂血癥15年,常服降脂、降壓藥,血壓基本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半月前,因工作勞累伴少量飲酒后,出現頭暈、目眩,嚴重時天旋地轉,臥床則輕,起床則劇,已影響工作,先后在區(qū)公療醫(yī)院、市二院、中心醫(yī)院等均按“高脂血癥”、“腦A硬化”等“輸液”,服藥不效,方來求治于中醫(yī)。經查:除上述癥狀外,尚有頭重如裹、惡心、苔白厚膩有津,脈弦滑。屬中陽不足,水氣上逆的苓桂術甘湯證,隨施方如下:

處方:茯苓20克  桂枝40克  焦白術15

 半夏12克  甘草10

上方共服6副而愈。

②水表證案

近年來,個別醫(yī)生針對外感表證,不分青紅皂白,濫用輸液療法,致外感表證不除,體內水濕泛濫的變證叢生→簡稱“水表證”。

周某某,男,52歲,家住南陽市白河鎮(zhèn),2002年元月6日首診。自述:一月前,不慎感冒,在某門診打針、吃藥不見好轉,改用輸液治療半月。發(fā)熱、頭痛、關節(jié)痛等癥狀基本消失,但惡寒不減,頭重如裹,眩暈、伴納差、惡心、倦怠乏力,又到中心醫(yī)院檢查治療不效來診。查:該患者體態(tài)肥胖,苔白厚有津,脈沉滑。本屬脾虛痰濕壅盛之體,又因輸液過多,水濕內盛,阻滯氣機,上蒙清竅所致。

處方:茯苓30克 桂枝20  焦術15克 澤瀉30  甘草10

服上方三劑輕,六劑愈。

本案收集在《國醫(yī)論壇》2002年第3期。

③老年帕金森氏征案

張某某,男,70歲,家住南陽市建西路,2000614日首診:該患者與2000年元旦節(jié)夜晚(CO)煤氣中毒,早晨送往鐵路醫(yī)院救治(該患者夫人是鐵路醫(yī)院退休護士長,大女兒也在該醫(yī)院上班)。半月后,體溫、心率、血壓、呼吸、脈搏及各項理化檢查均告正常而出院。但從此自覺頭部重沉,不時左右搖擺,雙手振顫,且日趨加重,至當年4月中旬前后已生活不能自理,方到市中心醫(yī)院、省人民醫(yī)院等診治,均確診為老年帕金森氏征。服藥近2個月非但不輕,反而加重,要求中醫(yī)治療。經查,患者苔白厚膩有津,脈虛滑,診為苓桂術甘湯證。

處方:茯苓20克 桂枝40克 焦白術15克天麻15克甘草10

首方15劑告愈,隨訪半年無復發(fā)。

④婦女經前期肢體浮腫案

李某某,女,26歲,家住南陽市一中家屬院。2001320日首診。主訴:半年多來,常在經前1周左右出現顏面及四肢浮腫,伴倦怠乏力,開始服點雙克等利尿劑尚可,近2個月特別嚴重。多次作化驗等檢查無果,方求中醫(yī)治療。查:除上述癥狀外,面色萎黃,苔白厚膩有津,脈濡滑。

處方:茯苓20克 桂枝30克 焦術15克 益母草30  甘草10

囑其每月經前服上方35劑,連服三個月告愈。

《傷寒論》第67條云:“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薄督饏T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篇第16條云:“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钡?/span>17條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苓桂術甘湯主要適用于中陽不足,水氣上逆之證,功在“溫陽健脾,利水降沖?!?/span>

上述四案雖患病不同,性別有異,年齡懸殊,但其所患疾病的證候一致,所以,可用同一經方治療,其間雖少事加減,但并不影響苓桂術甘湯溫陽健脾、利水降沖的主流。

另則,《傷寒論》第82條、316條的真武湯,治療因腎陽虛損、水邪泛濫所引起的各種病證,如:慢性肺心病、老年前列腺炎、腎病綜合征、慢性支氣管哮喘等,往往收到極好的療效。

4、一病多方,旨在抓綱(同病異治)

所謂抓綱→就是抓住疾病的主要病理機轉,或者說是疾病在某一階段占主導地位的證侯。然后,再根據不同的證侯選定相應的經方,給予具有針對性的治療。這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版本中不乏其例。

《傷寒論》第314條云:“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span>

本條專為少陰虛寒下利證而設,屬脾腎陽虛,陰寒偏盛,下焦不得溫煦,水谷不別所致。治宜破陰回陽,宣通上下,方用附子啟下焦之陽上承于心,干姜溫中土之陽以通上下,蔥白宣通被格于上之陽而下交于腎。諸藥相會而上下宣通,陰寒得祛,陽氣得復,瀉利得止。

《傷寒論》第306條云:“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span>

本條為虛寒下利便膿血,滑脫不禁而設。屬脾腎陽衰,絡脈不固而統(tǒng)攝無權,大腸滑脫所致。治宜溫澀固脫。方中赤石脂澀腸固脫為主藥。輔以干姜溫運中陽,佐以粳米補益脾胃。諸藥相合,具有溫澀固脫之功。

《傷寒論》第371條云:“熱利下重者,白頭翁主之?!钡?/span>373條云:“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主之?!鄙蟽蓷l均為厥陰熱證下利而設,屬肝經濕熱下迫大腸,氣滯壅塞所致,治宜清熱燥濕,涼肝解毒。方中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利為主藥,輔以黃連、黃柏、秦皮以清熱燥濕。

《傷寒論》第374條云:“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湯?!?/span>

本條為下利屬熱結旁流者而設。屬里實熱證,治宜通因通用,清瀉里熱。

以上5條雖同屬下利一證,由于有寒熱虛實之不同,所以仲景選用了迥然不同的方劑,開辟了“同病異治”的先河。

小兒喘嗽驗案舉例:

王某某,女,3歲,住南陽市東拐街,2003810日,患兒一周前因感冒而致發(fā)熱,咳嗽,到中心醫(yī)院小兒科門診,輸液治療后發(fā)熱、流涕好轉,2天來咳嗽、氣喘,遂求治于中醫(yī)。查:流濁涕,苔薄黃,指紋紫浮。(聽診又聞及支氣管痰鳴音)。屬邪熱迫肺之麻杏石甘湯證?!秱摗返?/span>63條云:“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span>

處方:炙麻黃3克  炙杏仁3克  生石膏9

   甘草  3克  僵蟲 6克蟬蛻 3

該患兒服該方3劑而愈。

李某某,男,5歲,住南陽市淯濱街,200335日,患兒2歲時,因一次感冒致支氣管炎3年,每次天氣寒冷而發(fā)作,咳嗽氣喘有痰。查,舌淡苔薄白有津,脈浮緩,此屬:內有水飲,外受風寒之小青龍湯證。治宜辛溫解表,宣肺化飲止咳。

《傷寒論》第40條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钡?/span>41條云:“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span>

處方:白芍9克 炙麻黃3克 桂枝9克 細  0.5

   半夏3克 五味子9克 杏仁3克 金櫻子6

   訶子6克 甘草6克生姜3

連服上方15劑而愈。

上述兩案,雖同屬喘嗽證,因病性的寒熱不同,而欽方用藥也大相徑庭。

5、經方復用,旗開得勝

所謂經方復用,就是臨床上針對較為復雜的病證采用兩首或兩首以上的經方重疊使用,往往效如桴鼓。

驗案舉例:

⑴栝蔞薤白白酒湯合人參湯、桂枝甘草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案。

王某某,男,46歲,住南陽市政府家屬院,200196日來診。主訴:一年前患冠心病、心絞痛,因工作勞累加重兩個月,因服消心痛等西藥療效不佳而求治中醫(yī),查:胸部悶痛,稍事活動而加劇,伴心悸氣短乏力納差,便溏,面色青黃,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脈弦緩,屬:胸陽不振,心脈瘀阻之胸痹心痛證?!督饏T·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篇,第3條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萎薤白白酒湯主之?!钡?/span>5條云:“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傷寒論》第64條云:“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彼焱渡鲜鋈?,旨在溫通胸陽,扶正祛邪。

處方:栝蔞30克 薤  15  桂枝30克 紅參15克 焦術15

 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川芎20克 黃酒50為引

守方服藥30劑,諸癥消失,隨訪一年無復發(fā)。

⑵梔子豉湯合小陷胸湯、小承氣湯治療頑固性失眠案

李某某,女,38歲,宛城區(qū)地稅局干部,200253日首診。主訴:半年前因家庭不和致失眠、心煩、納差,胸脘滿悶,惡心,伴頭痛、噯氣,偶而咳嗽吐黃痰,便秘,加重一月,每晚服舒樂安定5片也無濟于事,要求服中藥治療。查:胃脘部捫及疼痛,舌紅苔黃厚,脈弦滑數。此屬:肝氣郁結化火,上擾心神,下迫大腸之證。治宜解郁除煩透邪泄熱滌痰?!秱摗返?/span>76條云:“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忄農  ,梔子豉湯主之?!钡?/span>77條云:“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钡?/span>138條云:“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钡?/span>250條云:“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處方:生梔子9克 淡豆豉12克 黃連9克 半夏10克 全栝萎50

 大黃15克 川樸10克 枳實9克 淡竹菇30

服藥3劑,諸癥消失。

除此之外,常用甘麥大棗湯合百合地黃湯治療更年期綜合征。

真武湯合五苓散治療腎病綜合征,慢性肺心病。小柴胡湯合旋復代赭湯治療膽囊炎,竹葉石膏湯合小柴胡湯治療病毒感冒長期低熱,芍藥甘草湯合雞屎白散治療老年低鈣血癥等等。

6、選方宜準,藥量宜狠

經方自古以組方嚴謹,選藥精當而著稱于世,我認為藥物用量才是唯一能夠體現經方臨床療效高低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藥物用量就像戰(zhàn)場上的炮彈,再嚴密的戰(zhàn)略部署,再精確的神槍手,如果槍膛里沒有子彈或都是啞彈,照樣不能打敗敵人,醫(yī)生治病也是如此:辨證就是確立戰(zhàn)略戰(zhàn)術,處方就是發(fā)射炮彈的炮架,藥量就是炮彈。因此,無論你有多么高級的炮彈發(fā)射架,彈藥不充足是不行的。

自古迄今,對于經方的藥量問題,歷代都進行過考證,但一直沒有定論。我們認為最符合實際的當屬82年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的觀點:漢制的1兩等于現在的15.625克(現在大中專院校教材均按李時珍的觀點,1兩=3克,絕對不確切)。

我們在臨床上的經方用量,只要不是有明顯毒副作用的用量均偏大:如桂枝多在3050克,柴胡2060克,也曾用到125克(如案例),生石膏100克以上更是常有的事,從未發(fā)生過因藥量大而出現問題。

附:小柴胡湯案

一女性患者,口苦咽干,胸脅苦滿,噯氣頻作近一年。

處方:柴胡125g 黃芩46.8克 黨參46.8克 半夏46.8

   甘草46.8克 生姜46.8克 紅棗12

原方煎服法:水12升,煮至6升,去滓,再煮至3升,溫服1升,日三服(1斗=2000毫升)。該患者一劑藥未盡而告愈,達到了一服愈,而止后服的境界。

7、學好簇方,遇事不慌

所謂簇方――也就是說經方常常是一簇一簇的、以集團形式出現。

如:桂枝方群 麻黃方群 半夏方群 白術方群 百合方群 當歸方群

大黃方群 烏頭方群 芍藥方群 栝蔞方群 黃連方群 陳皮方群 等等

如果能把這些方群系統(tǒng)的歸結一下,將對日后臨床應用大有益處,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傷寒雜病:《傷寒論》解讀與臨床運用
近代經方家曹穎甫學術思想研究0推薦
(轉帖)經方家翟冷仙簡介
《傷寒原意》三書已經出版!
當代名老中醫(yī)經驗集卷一(袁家璣)
傷寒論辨怔總綱(蔡長福)桂枝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