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頂山大佛灣石窟中,如果說“父母恩重經(jīng)變”(第15號)與“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變”兩部石刻造像,旨在告訴世人應(yīng)該行孝道的話,那么,居于二者其間的“雷音圖”,則是旨在告誡世人不孝之人當(dāng)受到懲罰。
雷音圖,雕刻在高7米、寬6.8米的嶙峋不平的巖石之上,主要刻有風(fēng)、雷、電、云、雨諸神以及一位天神等造像,他們依次并列而立。按照從東至西的順序,分別為:
風(fēng)伯:頭戴幞頭,飄衣?lián)P袖,髯須怒張,足跨弓步,正挾持著一個巨大風(fēng)囊置于左膝之上,風(fēng)袋底部鼓脹,袋口微開,似在興風(fēng)。造像動作夸張,大有氣吞萬里之云的氣勢。
雷神:獸首人身,手持巨錘,正旋轉(zhuǎn)猛擊周邊的七面連珠鼓。
電母:為婦人貌,表情威嚴(yán),直立于云端,手持二寶鏡,有電光從寶鏡中央發(fā)出。
云神:為一男子,身披云罩,仰臉鼓腮,手指上方,作吐云布霧狀。
雨師:為一慈祥的老者,胯下騎一飛龍,左手端盤,右手持拂,作隨云施雨狀。
天神:位于右角壁,頭戴軟腳幞頭,絡(luò)腮胡須,身著圓領(lǐng)袍服,面?zhèn)认蜃?,手捧“圣諭”,似正在觀察眾神懲罰罪人的情況。
在這些造像的下方刻有二人,一人仰天而躺,一人匍伏而臥,皆被熊熊火焰所圍,面露恐怖痛苦之色。以示正在懲罰忤逆不孝之子。
龕內(nèi)有4則銘文,其一為刻在天神手中的“圣諭”,有“敕燒煞五逆者”;其二為《古圣雷音霹靂詩》,內(nèi)有“一自開辟至天地,得有千般萬般鬼。就中罪惡說忽雷,隱在峨眉山洞里。若說忽雷人稀見,寓離口事三拳面。顏發(fā)黑赤似朱砂,橫身黧黑如藍靛。大王胯下獅子裩,牙如利劍口如盆”等。其三為一偈句,刻“雷音一震驚天地,萬物生芽別是春”;其四亦為一偈句,刻“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動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雕刻此龕的目的,從其毗鄰左右的“父母恩重經(jīng)變”和“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變”皆是提倡孝道的作品來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懲戒那些不守孝道的世人,這從龕中造像題材的表現(xiàn)也可見。
此龕造像中的風(fēng)雷電雨云等諸神,來源于古代傳統(tǒng)的信仰,起源甚早,其后道教以及佛教的經(jīng)典中,也多有出現(xiàn)。在這些造像中,雷神的頭像表現(xiàn)甚為殊異。讓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寶頂山此龕的雷神,只見他右手緊握一錘,正用力敲打著,似乎雷聲不絕如縷,頭向左望,為豬首狀,長嘴大張,上嘴前端有豬鼻,其上有二孔,大耳下垂。從動作和器物等來看,這身造像明顯為雷神,但是,雷神的頭像為何是豬首呢?這還得從雷神形象的演變說起。
早期的雷神,為獸形,據(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戰(zhàn)國以后,雷神常與風(fēng)、雨等神被稱為“師”,如屈原《離騷》有“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透露出雷神的人格化。其后,雷神的形象被描述成多種,形象變化很大,出現(xiàn)人頭蛇(龍)形、頭為鳥形的雷神。在敦煌西魏、初唐的壁畫中,雷神形象為虎頭、人身、鳥爪、臂生綠毛。還有頭為獼猴的雷神,如在《西游記》中,經(jīng)常見有人被孫悟空的形象所嚇倒,不禁喊道“雷公”出現(xiàn)了。后來還有人形化的雷神。而小說《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其形象在明清成為頗為熟悉的形象,即尖鼻,眼似銅鈴,背生雙翅。同時,雷神的職責(zé)也不斷從其本職司雷擴大為代天執(zhí)行刑罰,擊殺有罪之人。在后世,有關(guān)這方面的傳說,無論是在道教,還是在民間都是極多。
在唐宋時期,豬首人身的雷神形象較多見于文獻、實物資料之中。在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唐代李肇《國史補》、道教學(xué)者杜光庭的《錄異記》、宋代《太平廣記》等文獻中,都有雷神頭像為豬首的描述,如《酉陽雜俎》謂雷公為“豬首,手足各兩指,執(zhí)一赤蛇嚙之”,此處的頭像為豬首,另有雷神象鬼、猴等說法。又如《太平廣記》卷394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在今天廣東省沿海一帶的雷州,有一人名陳鸞鳳,“不畏鬼神”,當(dāng)?shù)厝朔Q為“后來周處”。因當(dāng)?shù)卮蠛担厝似矶\而無反應(yīng),便惹怒了陳鸞鳳,便持竹炭刀,以雷公所忌諱的祭物“黃魚彘肉”,“相和啖之”,果然不久,怪云升起,天上出現(xiàn)大雷電,空中隱約有物出現(xiàn),于是便向此物揮刀而去,怪物便落在地上,“狀類熊豬”,立刻道路血流四處,此時,天上的雷聲更加厲害起來,一直持續(xù)到晚上才結(jié)束。而那位揮刀斬怪物的百姓,他家的房屋經(jīng)常受到“天火”的災(zāi)難。后來,當(dāng)?shù)匕傩彰坑泻登?,便請陳鸞鳳如法炮制,皆有云雨滂沱,如此二十余年,“俗號稱鸞鳳為雨師”。此則故事雖有怪異的成分,但是為我們提供了雷神形象的文獻。
近年來的學(xué)術(shù)研究表明,在唐宋時期的巴蜀地區(qū)墓葬中,作為墓葬主人的隨葬品——“俑”中,出現(xiàn)有一種形象豬首的俑,其實他就是雷神。為什么在唐宋時期的墓葬中,會出現(xiàn)有豬首的俑呢,據(jù)研究,這可能與道教有關(guān),在宋代的巴蜀地區(qū),道教流行一種叫“雷法”的法術(shù),通過此種法術(shù)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道教在吸收傳統(tǒng)信仰時,雷神亦不例外。因其職能的擴大,逐漸由一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雷部眾神體系。
結(jié)合文獻和實物來看,大足寶頂山石窟中出現(xiàn)有豬首人身的雷神形象,與民間信仰和道教“雷法”盛行等有一定關(guān)系。
其實,作為豬首人身形象的雷神,在大足并非僅有此處,在晚唐時期雕刻的北山第9號造像作品中,正壁為千手觀音,在兩邊有大量的神眾,其中也有一身在12面連鼓中的造像,由于時間久遠,雖有模糊,但是長嘴、大耳的豬首特征仍比較明顯,結(jié)合歷史上關(guān)于雷神頭像的種種記載,應(yīng)該是豬首的雷神了。而到了明清時期大足石刻中,雷神的頭像基本上表現(xiàn)為尖嘴的猴像,且背上還有可以一對雙翅。
回望雷音圖,整龕造像形象生動,性格鮮明,想象豐富,刀法豪放,使諸神如凌空而至之感。匠師們用簡單概括的線條,勾勒出了風(fēng)、雨、雷、電疾飛猛打的磅薄氣勢,充分體現(xiàn)出藝術(shù)語言的簡潔、凝煉與傳神。從位置上來講,此龕造像位于兩個以勸孝為主題的大型經(jīng)變龕之間,為烘托“孝”這個主題起到了輔助、威懾的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