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庫什臺是地處天山腹地一個不甚知名的天然草原,隸屬于新疆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鄉(xiāng),交通極為不便。正因為不知名,正因為交通不便,保存著較為純樸的民俗和茂密的森林和草甸,一個天然大氧吧。
從特克斯縣城前往瓊庫什臺村,路程約90公里,全程碎石搓板路,更需要翻越三個峽谷,需時4小時,交通極其不便。
從昭蘇出發(fā)到特克斯縣的S220省道,全線柏油路,路況不錯。
路邊的一大片油菜花地,開的相當茂盛,又是一陣狂拍。
特克斯縣南部的天山北麓,地勢起伏很大,數(shù)個峽谷形成的河流最終都在特克斯縣城的東邊匯入特克斯河。這一帶分布著大大小小很多草原。論名氣,瓊庫什臺沒有隔著一條庫爾代河的喀拉峻草原名氣大,但當汽車翻越三個深谷,呈現(xiàn)在眼前的絨毯般景色,讓人驚嘆。翻越第一個河谷后的景色,別稱“小九曲十八彎”。
次日回程,從對岸的一座叫做“駱駝嶺”的山脊,徒步翻越至河谷。
這一帶的主要居民都是哈薩克族牧民。和其他牧場的牧民不同,這一帶的牧民居住的不是氈房,而都是小木屋。
絨毯式的草原中的小木屋,顯得格外顯眼,這里似乎是在西歐的阿爾卑斯山腳。
地勢的起伏不平,這里的草原更加波瀾壯闊。
來到劉老師以前曾來這采風的一個牧民家,正好趕上牧民一家20多人聚集準備過伊斯蘭教的“封齋節(jié)”(白天禁食一個月的第一天)。見到遠方來客,一起圍上,熙熙攘攘,像是前呼后擁。
不像其他地方牧民的見到游客大相機的躲避,一家人都相當大方和配合。
已經(jīng)分不清誰是誰的小孩,草原上條件簡陋,牧民的夜生活似乎也都和生孩子相關(guān)。這小孩,可愛極了。
還有金毛,混血特征相當明顯。
年長的老奶奶,80多歲了,氣色相當不錯。
劉老師帶來前次拍的照片,一家人看的津津有味。
進入帳篷,主人拿出用一塊大布卷起的各種干囊和奶茶,算是牧民們招待客人的最好待遇了。
主人家宰了羊,正在帳篷外煮著手抓羊肉,熱氣騰騰香噴噴,不好意思接受厚待,品嘗一口,匆匆趕路。
驅(qū)車一整天,下午5點多趕到瓊庫什臺。這是一個位于峽谷中的小村落,還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幾個年輕人騎著馬正從村子出來,見到俺在拍攝,還故意提起馬擺出POSE。
今年開始有不少野驢注意到了瓊庫什臺,每天都有一些零星客人開著越野車來到這里,牧民們也開始興建一些木屋客棧,為游客提供服務(wù)。
辛苦了幾天,來到這個偏僻的度假勝地,算是過年了,讓住家宰殺了一頭羔羊,又是烤肉又是手抓肉,這才是羊肉的味道。
半只羊下肚,來到后山消化。期待天空烏云散開,奇跡出現(xiàn)。
正當絕望,太陽即將落山之時,太陽像是被大家的執(zhí)著感動,突然放出一束光,照亮了峽谷,掀起全程第二個高潮。
次日前往庫爾德寧,抵達特克斯縣城前,一片開闊地,種植的油菜花,切割的整整齊齊,分明這里就是中國的北海道。
特克斯縣,又名八卦城,整個城市街道布局按《易經(jīng)》八卦布局而成呈放射狀,如神奇迷宮般,傳說由南宋時期道教的全真七子之一,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邱處機所設(shè)計,是否真的如此,難以考究,進入城中,除了放射狀的街道,看不出有任何八卦文化。
庫爾德寧,是一個森林景區(qū),開發(fā)的較早,村子外面設(shè)起大門收取門票。由于2014年天山入世遺時被列入新疆的四個遺產(chǎn)點之一,迎來一些游客。
但庫爾德寧景區(qū)的景色相當普通,能夠入遺,應(yīng)該完全是由于這里的保存良好的植被,生態(tài)和豐富的稀有動植物。
庫爾德寧景區(qū)內(nèi),已經(jīng)興建了一些酒店,提供簡易餐食和淋浴。
連載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