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歸于塵土,總有一群數(shù)量驚人的小生命體一直伴隨著我們,它們的成員類型或多或少,數(shù)量忽高忽低,但是永遠都不會離開你。它們種類繁多,生命力頑強,大多數(shù)人都會稱之為“細菌”,并且伴有不美好的聯(lián)想。其實細菌屬于微生物除此之外還有真菌、病毒、原蟲等都屬于微生物。人們聯(lián)想到的“壞菌”只是其中極少部分——致病菌而已,其他大部分還是對我們很友好的“好菌”,所以大可不必聞“菌”色變。
“菌”從何處來?
人體皮膚表面,口腔,呼吸道,腸道,生存著大量微生物,它們的數(shù)量是人體本身細胞的數(shù)十倍。諾貝爾獎獲得者里德伯格將與如此多微生物共生的人體成為“超級生物體”。那么這個“超級生物體”是怎么來的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我們的超級生物體的構建也非一夕之功。當我們還在母親的子宮時是沒有這些“小朋友”陪伴的,出生前,產道里會準備好大量的友好細菌(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我們會被它們包裹著來到這個世界。而后再通過母乳從母親那里獲得其他的菌種。這些就是我們身體里最早期的細菌。隨著我們的成長,通過進食、與他人的觸摸、呼吸等方式,我們吸納了更多的細菌棲居在體內,最終形成了“超級生物體”。
“細菌真的無處不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自然環(huán)境如土壤、雨滴、空氣,無一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細菌。
“菌”會帶來什么?
人從出生開始就建立起自己的菌群,直至三歲左右會形成一個足夠支持生命的系統(tǒng)。這個復雜的系統(tǒng)作用極大,能影響體重、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還能控制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反應。在帶來極多好處的同時,菌群的失衡、致病菌的入侵以及耐藥菌的出現(xiàn),將會導致亞健康甚至疾病。
我們出生時從母親那兒繼承的雙歧桿菌就是典型的有益菌。在嬰幼兒時期作為優(yōu)勢菌種,分解母乳中的糖類為我們提供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
雙歧桿菌能利用α-半乳糖苷酶特異降解并消化吸收α-D半乳糖苷低聚糖,而人機體則無消化該糖的功能。此外,雙歧桿菌中的特殊糖代謝酶還包括α和β-葡萄糖苷酶、甘露糖苷酶和D-木糖苷酶等,這些酶均為雙歧桿菌所特有,并用于代謝人體不能消化吸收的特殊低聚糖。在臨床上,雙歧桿菌具有調整腸道功能紊亂作用,可以預防腹瀉,減少便秘,即雙向調節(jié)。這種調節(jié)能起到預防和治療各種腸道疾病的效果。
再比如著名的幽門螺桿菌(HP),它以極其巧妙的方式和人類共生了十多萬年,而且是生活在早期科學家認為不可能有細菌存活的胃酸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HP并且將它和胃病聯(lián)系起來的過程雖然曲折,但是它最終被認定是致病菌。HP產生的多種粘附因子使其緊密粘附于胃上皮表面,產生的毒素、尿素酶、溶血素等破壞胃粘膜,刺激機體釋放各種細胞因子,引起胃粘膜炎癥、壞死和免疫反應的發(fā)生,導致胃酸分泌異常,慢性胃炎等疾病發(fā)生。HP獨占胃部,但是它向人體繳納的“生活費”——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卻是人們不想要的。
“菌”和我們一起“成長”
共生關系中,一方發(fā)生改變,另一方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我們身體在不斷的成長變化,直至衰老,菌群也不會一成不變。以腸道微生物為例,隨著人的年齡、飲食、疾病等因素的變化,其組成也會有所不同。
人的腸道菌群是從出生時開始建立的。
出生的時候胎兒被產道的乳酸桿菌等產乳酸菌包裹,吸入口腔的菌液也隨著吮吸母乳進入體內,同時乳頭上和母乳中的帶有的菌種也進入體內,這一系列的組合,保證了新生兒腸道內的第一批微生物可以幫助胎兒消化母乳,同時也抑制了其他競爭性的甚至危險的菌類的生存,為嬰兒獨立于母體生活奠定了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剖宮產的嬰兒雖然沒有經過產道所以在剛出生的時候菌群和自然分娩的孩子有差異,但是隨著與外界環(huán)境的接觸,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早期的區(qū)別便會漸漸消失,菌群會逐漸趨于一致。
慢慢的,嬰兒從外界壞境中獲得了更多的微生物:母親的親吻,家人的觸碰,日趨復雜的飲食,甚至陌生人。這個過程會越來越復雜,接觸的不同,留下的也就不同,直至3歲,每個孩子得到的微生物就自發(fā)的組成了一個可以支持生命的系統(tǒng),其復雜程度不亞于成年人。
隨著人的生長,菌群的豐富度和多樣性也在增長,成年時期達到最高,主要由厚壁菌和擬桿菌組成;年齡逐漸增長,進入老年時期,菌群組成多樣性降低,厚壁菌所占比例變高而雙歧桿菌比例減少甚至消失。
飲食是腸道菌群組分發(fā)育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在生命的早期,母乳喂養(yǎng)和嬰兒配方食物喂養(yǎng)的嬰兒在菌群組成和多樣性上就有差異,母乳喂養(yǎng)的多樣性顯然更高;兒童時期的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細菌組分大大改變;成年人的肥胖癥也伴隨著典型的菌群變化。
此外,慢性腸道疾病和抗生素的使用都會對菌群組分產生很大影響。
菌群和我們的關系復雜,隨著科學手段的進步,科研工作者對這方面研究的深入,直接或間接證明菌群多樣性和活性影響宿主代謝和疾病發(fā)展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后續(xù)我們將進行更多分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