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感恩”:“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是每個人都應當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最起碼的修養(yǎng),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古至今:“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至為真切地表達了對給予自己幫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對知恩圖報這種美德的最好闡釋。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因此,讓孩子學會感恩是對其一生的發(fā)展很重要的。我們要為孩子做好感恩的表率,要幫助孩子把握好感恩的度,好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
一、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當前的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家庭中,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了孩子的過多的寵愛,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報,普遍存在著以下不良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暴露了家庭教育中“愛的失衡”及教育的誤區(qū)。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自私、狹隘、不講道理,缺乏或者沒有愛心,不知道也不懂得關心他人的現(xiàn)象存在。這樣事實比比皆是:一個下崗的母親自己舍不得吃,天天煮一個雞蛋給孩子吃,兒子不想吃,就說“我等會吃”,媽媽想看著兒子在她面前把雞蛋吃完,可是兒子說“我來不及,在路上吃吧”,可是一到家門口,吃了一口就把雞蛋扔到水溝,剛好被站在窗口的媽媽看到,媽媽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為什么孩子不吃也不告訴媽媽一聲,媽媽可是很久沒有吃過雞蛋了呀?!笨蛇@孩子根本就不懂得母親生活的艱辛啊!很多孩子在浪費時,忘卻了“粒粒皆辛苦”,忘卻了父母的疾苦。孩子大小便在身上,奶奶為他換上干凈的衣服,孩子卻以為理所當然,沒有任何表示。下雨天,年老的爺爺撐著雨傘去學校接孩子,怕孩子濕了,還把他背在背上,而孩子卻心安理得,竟沒有一聲“謝謝”。前不久,在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中,一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的中國博士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中國的學生到美國家庭交流,可剛去不久,美國家庭卻要求退回中國學生,中方就很納悶,這孩子在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為何要退回呢?問其原因,美國家長說這學生在他家生活了一周,我們幫助他很多,可他卻連一句“謝謝”的話都沒說過。可是中國學生卻告訴中方代表,他認為他們?yōu)樗龅娜魏问虑槎际菓摰?,在中國家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他做的事都是理所當然的,都不用說謝謝。從兒童—少年—青年,不管是處于哪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我們卻能說出一大堆類似的故事。在中國許多父母都是如此,他們省吃儉用,把所有的錢都存下來替兒女交學費、找工作、買房子、結婚、照顧小孩等,他們義無返顧,任勞任怨,不求回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哎!我們的孩子太自私了,對父母的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逐漸地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更不知回報社會。
感恩教育要從幼兒抓起,小學階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礎。蘇聯(lián)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睂⒆舆M行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作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對其今后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有著重要的作用。可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然。
二、感恩教育,任重道遠
孩子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現(xiàn)代教育雖然強調讓孩子“張揚個性、自主成長”,但家長注重孩子的智育的同時,可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道德教育。假如孩子們只知道“我想怎樣”,“我們要什么”,不知道“我該怎樣”,“要我什么”,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師敬長,不懂得關愛他人,過于強調個性而忘本教育,那么,必使孩子們失去起碼的道德準則和歷史責任感。
他們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卻不知道父母的疾苦;他們記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卻記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們要求父母這樣、那樣,卻對自己放任自流。就像前不久報道的蘭州姑娘楊麗娟一方面因自己的愚昧、自己的癡迷,不務正業(yè)。另一方面她父母不教育女兒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態(tài)度,對女兒這種瘋狂的變態(tài)追星,不但沒有制止,還為了滿足女兒這個不可企及的幻想,把整個家庭置于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境地。更有甚者,還要賣腎繼續(xù)供她瘋狂的追星,可她依然毫無一點羞恥心、更無一點悔意、對她父母更沒有一點的感恩之心和同情心。父母生養(yǎng)了她二十幾年給了她那么多,可她能給予父母是什么呢?能回報給父母的有多少呢?把父母置于窮途末路,甚至把父親也逼上絕路,更可悲的是到了這樣的地步,做母親的依然沒有沉痛反思自己對女兒的教育,仍然一味地付出、付出……
有一個這樣的案例。幼兒園每天都給幼兒吃點心,有一天的點心是排骨麥燒,很香!孩子們都爭搶著吃,只有一個孩子把點心包好要帶回家。老師一問,孩子說:“奶奶愛吃”。感動之余,老師進行家訪,發(fā)現(xiàn)這個家庭氛圍很好,孩子的母親非常孝敬婆婆。孩子的眼睛就是照相機呀,犯罪的孩子多數(shù)都有一個灰色的童年。感恩意識的獲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一個人幼年時沒有種下“善”的種子,幾乎不可能要求他成年后成為一個樂于助人、施恩不圖報的人。因此,學會“感恩”,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現(xiàn)代的幼兒教育呼喚人性的回歸,這既是我們家長的需要,也是幼兒的需要,更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三、感恩教育,家庭為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成為幼兒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師,并將家教視為幼兒獲得感恩意識的第一個平臺。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接觸是一種全方位的密切接觸,可以隨時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對孩子潛移默化地實施感恩教育。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與生俱來,所以我們沒有權利去責怪現(xiàn)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們,但我們有義務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漸漸淡化的道德觀念和日益淡漠的心。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參與是有利于兒童的學習與成長,幼兒園、學校這些專業(yè)教育機構的感恩教育應積極地配合,積極地與家長參與。
同樣地,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全社會應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社會正面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 然而,社會中卻時常出現(xiàn)這樣讓人尷尬的情境:在超市的收銀臺邊一個大人丟了一枚硬幣,一個6歲左右的小孩撿到追著還給大人,那大人不屑一顧,伸手接過連聲謝謝也不說。公交車站邊一些人在排隊等候上車,來了一位母親帶了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母親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隊,可很多人一看到車子進站就蜂擁而上,結果那對母子根本上不了車。一個小學生在公共汽車上讓座給老人,旁邊的一個小青年竟然搶先一步占了位置。這樣的事例多了,無形當中就對孩子們造成了反面教育,時間久了,孩子反而會認為母親的教育使自己吃虧了,他也會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社會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緩了,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應重視起來,我們的和諧社會關系才能建立起來,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
四、感恩教育,多管齊下
孩子正處于一種發(fā)展性的自我中心階段,難免表現(xiàn)“小氣”“霸道”等現(xiàn)象,家長要了解幼兒的這一年齡特征,允許孩子表現(xiàn)出這種與感恩相悖的行為,以避免幼兒產生強烈的逆反的心理;同時,又要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進行積極的正面引導,培養(yǎng)其感恩意識。
作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當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幫助父母時,父母要有敏銳的體察,并及時感謝幼兒的施恩行為,使其體會到施恩的快樂。身教勝于言教,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孝敬老人的楷模。樹立“仁愛之心”,常存“感恩之念”,上敬父母、下愛子女、寬容友善、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工作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建立和諧友愛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為孩子提供的榜樣示范能夠促進其更加自覺地知恩、報恩與施恩,為感恩教育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
我們的教育不能僅限于傳授文化知識,更要重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樣學會感恩。感恩教育要從點滴做起,不要好高務遠,多講一些《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經典故事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讓孩子尊重老人,關心理解父母,為家庭分憂等小事做起,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讓孩子在生活中要學會大聲的說:“謝謝”。如,經常引導孩子“孝敬爺爺奶奶的寶寶是最棒的”,“誰最辛苦??!”,“媽媽我來幫你”,“媽媽我來幫你揉揉肩”,“奶奶我來幫你捶捶背”,大人生病了引導孩子來關心和照顧等。孩子是最純真的,只要你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他就會將“愛爸爸愛媽媽”的語言化為實際行動,你要及時感謝孩子的施恩行為,“媽媽真高興,寶寶真懂事”,“謝謝你”等。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孩子的眼中看到濃濃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樂。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懊刻煸缟掀鸫测徛曧懫穑灰憛捤承涯愕拿缐?,要感恩上蒼讓我能聽到,有很多聾啞人忍受著寂寞;每天第一縷陽光映入你的眼簾,不要嫌它刺眼,要感恩上蒼讓你能看到,有很多盲人在黑暗中掙扎;學習中的艱辛困擾著你時,不要煩躁,要感恩上蒼讓你有學上,有很多貧困兒童失學在家;穿衣鏡前不要嫌衣服難看,鞋子不是名牌,要感恩上蒼你有這么多的衣服和鞋子穿,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一年只有一身破舊的衣服和一雙破爛的鞋子;不要嫌父母做的飯菜不好吃,要感恩上蒼我們還有飯吃,貧窮的孩子有時三餐都吃不飽……
家長在家里可以經常安排一些定量的勞動要求,有機會帶孩子深入貧困山區(qū),體會那里孩子生活的艱辛,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體會生活的辛苦。有一位學生因為父母做生意,起早摸黑,與父母見面的時間比較少,只是在他需要錢時才會主動找家長,一直以來家長也只知道給他錢花,卻很少有時間跟他交流,造成他們之間的生疏,雙方都感覺比較失落。自從該孩子在自家的店里幫忙后,不僅能讓他體會到掙錢的不易、父母的辛苦,同時也增多了與父母的交流,家庭關系更加融洽了,孩子也變得成熟多了,更懂得尊重他人了。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過一些具有感恩意義的“洋節(jié)”,如“感恩節(jié)”,讓孩子懂得了人只有活著,就是上蒼對自己的恩賜,所以,讓他們要由衷地感謝陽光給予了他們的溫暖;感謝雨露給人類帶來了五谷豐登;感謝大地給予他們生存的機會。知道“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這兩個特殊的日子就是要讓人們不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離不開群體,都應該滿懷感激之情,為祖國的培育,為母愛的無言,為朋友的支持,為自然界所恩賜的一切。惟有學會感恩,感謝生活,感謝父母師長,才會更加熱愛生命,收獲和平與快樂。只有不忘祖國之恩、父母之恩、他人之恩,才能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應該大力弘揚感恩文化,從家庭做起,傳授感恩教育,從而為兒童健康成長奠定深遠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