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好寫,但寫好難,寫出有分量、能獲獎的好消息更難。這不僅需要新聞記者善于捕捉新聞,更需要記者通過新聞去發(fā)現(xiàn)、挖掘其內在的深刻意義,并通過精心寫作來提升稿件的新聞價值?!短锕∩系脑菏匡L采》是一篇不到800字的消息,卻在2007年全國地市黨報好新聞評選中獲得一等獎。細細想來,此稿在采寫過程中有不少心得體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采訪中注重細節(jié),從細節(jié)中“放大”新聞價值。
俗話說:“要想得到甘泉,井要挖得深”。新聞采訪亦同理。記者必須深入采訪,方能挖得“甘泉”。而這種深入采訪,不僅是指記者本人深入基層或現(xiàn)場第一線,與新聞人物或新聞事件零距離接觸,更重要的是指采訪活動中記者思維的深入和方法的深入。通過這樣的深入,記者才能走近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的內核,才能發(fā)現(xiàn)、深挖其中的細節(jié)或特點,才能通過準確展示細節(jié)或特點來更好地表現(xiàn)重大主題(新聞價值)?;仡欉@篇新聞作品的產生過程,就是在深入采訪、深挖細節(jié)的基礎上,取得了有效“放大”新聞價值的意外效果。
精心籌劃 優(yōu)選角度尋覓新聞細節(jié)
預則立,不預則廢。新聞采訪也是如此,沒有認真的謀劃,就不會有精彩的新聞報道。
2007年9月12日,袁隆平院士來到蕪湖縣六郎鎮(zhèn),了解在蕪湖試種超級雜交稻的情況。由于袁院士在全國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影響,他的此次蕪湖之行,自然也就成了眾多媒體記者關注的焦點。當天前來采訪的記者很多,其中既有來自中央和省級媒體的記者,更有來自省內其他城市以及本市多家媒體的記者??梢哉f,這是一次媒體爭奪熱點的新聞大戰(zhàn),也是一次記者短兵相接的實力較量。
接到采訪任務后,我感到一種壓力。眾所周知,袁隆平和他的超級稻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圍繞他的新聞報道也是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對于這樣一位人人都熟悉的著名科學家,要在報道中寫出新意,談何容易?另一方面,因為袁隆平是重量級的新聞人物,采訪時眾多記者“圍追堵截”的情況在所難免。作為一名地方報紙的記者,又如何在重重包圍中尋覓到袁隆平的精彩亮點?
思來想去,我決定在選擇報道角度上下功夫,通過獨特視角來另辟蹊徑,以取得“人無我有,人有我奇”的效果。采訪前,我通過網(wǎng)上查找了一些有關袁隆平的資料和近期的報道,對他正在從事的超級雜交稻試驗有了了解,同時對自己的采訪有了一個初步的打算:袁隆平是世界名人,可以展示的亮點很多,但新聞人物不能搞得面面俱到,只能“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即截取新聞人物最具新聞性、最具新聞價值的某一片段或側面予以報道。我確定把重點放在袁隆平身上,通過這個新聞人物的言談舉止,表現(xiàn)出試種超級稻的重大社會意義。而袁隆平言談舉止的具體細節(jié)則需要在新聞現(xiàn)場去捕捉了。
細心觀察 別出心裁搶抓新聞亮點
一位新聞專業(yè)人士說過:記者在人物新聞里表現(xiàn)細節(jié),只能像雜技團演員在一個小圓桌上表演花樣滑冰一樣,范圍雖小,表演卻需要非常精到。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在一篇短小的消息里,要完美地表現(xiàn)新聞人物,就必須格外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想方設法抓取細節(jié)中的精彩亮點。
當天,我們乘車來到蕪湖縣六郎鎮(zhèn)的超級稻示范田。果然不出所料,當袁隆平和農業(yè)專家們出現(xiàn)在田邊時,許多記者立刻圍了上去。有的記者為了搶新聞,不顧現(xiàn)場人多擁擠,也不管袁老正在察看稻田,便接二連三地提問,有的還拉住袁老要他談感想。面對這樣的情形,我知道此時現(xiàn)場采訪不會有效果,只能另尋機會見機行事。
俗話說:“聞其聲,觀其行,如見其人”。人物新聞里必須要有細節(jié)的描寫,即對新聞人物的活動、音容笑貌等細節(jié)的描繪,才能把最真實的新聞展現(xiàn)給讀者。于是,在袁隆平沿著田埂調研考察時,我緊緊地跟在一旁,默默地觀察現(xiàn)場的情況,并特別注意袁老走在田埂上的動作及言談,以便捕捉到最具閃光點的細節(jié)。在連續(xù)一個多小時的考察中,有的記者可能因為覺得,光在田埂上走來走去,沒什么重大的新聞價值,就中途離開了。而我始終跟隨在一邊,把那些最能體現(xiàn)袁老風格的動作特點和談話內容都記在心里。
正是這樣的“別出心裁”,也正是這樣的細心觀察,使我抓住了其他記者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并從這些細節(jié)中尋找到了非同一般的新聞亮點——田埂上的院士風采。
用心提煉 精益求精凸顯新聞價值
一次成功的新聞采訪,一篇質量好、價值高、思想性強的新聞作品,無不同新聞主題選擇、提煉得好息息相關,正所謂“文章成敗在立意”。對于《田埂上的風采》這篇新聞作品來說,正是通過精選的采訪細節(jié)來提煉新聞素材、升華新聞主題,才取得了“放大”新聞價值的成功效果。
采訪中,我注意到袁隆平考察稻田的過程,其中既有站在田邊遠遠眺望的動作,也有貼近稻田察看稻穗的動作,還有彎下身子,用手扒開稻株的情景;在與身邊農技專家談話時,他既講了在湖南試種的情況,也談到了蕪湖試種的情況,同時還從總體上談到了種三產四的意義。在反映言行的特點上,我既注意到袁隆平數(shù)稻穗的動作,也記下了他說的專業(yè)術語“結實率”。
有了這些采訪細節(jié),如何提煉主題呢?我想到袁隆平是專門研究水稻增產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但在他身上既有農民的特點:常跑田埂,不怕吃苦,同時也具有科學家的崇高品格:認真嚴謹,一絲不茍。而這兩類特點的結合,正是他研究水稻增產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如果通過這些細節(jié)來展示院士在跑田埂時的風采,那不正能說明這樣的科學研究來之不易,糧食增產的意義更顯重大嗎?
于是,我對所捕捉到的細節(jié)素材進行了篩選,把“遠遠眺望”和關于湖南試種的內容放棄,并結合自己事先了解的“種三產四”背景情況,寫成了近千字的稿件。然后,我又在此基礎上對稿件進行精心修改,刪減了一些不夠精煉的字句,使全文只有700余字。通過“迎著秋陽,健步走在前頭”、“用手握住稻穗,認真地觀看……,仔細地數(shù)一數(shù)”、“用手扒開密密的稻株,察看稻株下端”、“有人提醒走慢點,袁老擺擺手說‘走田埂習慣了’”、“在田埂上走了一個多小時,袁老頭上沁出細細的汗珠”等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再現(xiàn)了袁隆平這位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嚴謹治學的科學態(tài)度和吃苦耐勞的科研精神,更表現(xiàn)出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進行“綠色革命”、實現(xiàn)糧食增產的重大意義,而新聞價值也就在這些細節(jié)中得到了有效的“放大”。
(作者單位:蕪湖日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