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沒有發(fā)燒過
沒想到這次輪到我了!
每天幾乎都在和發(fā)燒打交道
指導家長如何給孩子退熱
但突然自己發(fā)燒了,我該求助誰?
整整兩天兩夜退燒經(jīng)歷,我想分享給大家用藥感悟!
發(fā)燒原因可能是被傳染,主要還是太勞累,病毒乘虛而入!
還有一種可能打了第二針疫苗(不過已經(jīng)過去一周)
主要癥狀是肢體酸疼,尤其是關節(jié)酸痛,頭暈、發(fā)燒38.2
溫度不算高,但很難受,周身疼痛,微惡寒,有微汗,
不打噴嚏,不咽痛,不咳嗽,不鼻塞,不流鼻涕。
只是昏睡,感覺渾身疼,睡了一天一夜,
腦子里求生的本能告訴我,我得爬起來自己拯救自己了
先去社區(qū)醫(yī)院,大夫一聽發(fā)燒,直接不給看,真負責!
只能去藥店自己購買
店員一聽感冒發(fā)燒,推薦布洛芬、消炎藥、抗病毒的、風寒的中成藥
我說你讓我找吧,店員很疑惑看我病得不輕
因為風寒感冒顆粒、風熱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抗病毒口服液
都不是完全對癥的。
風寒應該有明顯的惡寒或重惡寒無汗、鼻塞流涕外感的癥狀,
風熱應該有明顯的咽痛、惡熱癥狀
這些我統(tǒng)統(tǒng)沒有,就是肢體酸痛而酸痛和風寒導致的疼痛又有區(qū)別
再加上正好處于接近三伏的濕熱季節(jié),
所以我覺得和傷暑濕有關,兼有風寒。
因為只有濕才能讓人周身困重,寒和濕夾雜,導致汗出熱不解
寒會導致人項背強直,后背是人體兩條主要陽經(jīng)循行位置
受寒后陽氣通行受阻,會感冒后背疼,脖子疼,頭疼
其實到了這種程度稱之為重傷寒,不是輕度風寒感冒了,類似于流感
難到是和體內植入的流感疫苗有關?
所以我需要找到一個解表化濕的中成藥-荊防顆粒
后來我查到此藥組方是出自明代張時徹《攝生眾妙方》的荊防敗毒散,荊防敗毒散再次為人所廣泛熟知是在此次新冠疫情當中,荊防敗毒散是治療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經(jīng)典方劑,黃煌教授認為該方也可用于COVID-19的治療,此前,新疆、云南、四川、廣東等地都將《荊防敗毒散》收入到新冠的診療方法中。
看來我的診斷是對癥的,即使是疫苗的原因也可以治療
《荊防顆?!防锩嬗袔孜督?jīng)典中藥
荊芥最主要的作用是解表、祛風、止痛,善于散風邪,風寒、風熱初起都可以使用;防風則可以 “防御屏蔽風邪”;荊芥和防風組合在一起,效用相輔相成。
里面還有一對經(jīng)典配伍即柴胡+甘草,柴胡有解表退熱的功效,用于惡寒、咽痛、打噴嚏、流鼻涕、頭痛等感冒癥狀初起,不分寒熱都可以用。
關于柴胡甘草下面還會說到一味中成藥——小柴胡顆粒
拿藥之后趕快口服,5分鐘后感覺身體微微出汗增多,30分鐘左右疼痛減輕,我覺得這個藥是對癥的。
但服用三次,體溫退到37.5左右,遲遲不降,而且感覺胃里脹滿,頭暈,身體乏力。所以我覺得還是缺把勁,把病性驅散體外。
我想起來,小柴胡顆粒,剛才說到荊防顆粒也含有柴胡,但不是作為主藥,而小柴胡里面加和胃化濕的中藥-半夏、和中氣的-生姜、大棗;用黨參來益氣,用柴胡作為君藥來和解少陽,疏肝和胃。
家里還剩下幾包小柴胡,拿來喝上,感覺出汗明顯增多,打了幾個飽嗝,胃中脹滿減輕,精神頭感覺好了很多。
許多人對中藥認識有誤區(qū):認為中藥慢,其實中藥只要對癥,一點也不慢。
至此發(fā)燒已經(jīng)兩天,終于在寫此文之前降到正常體溫,閑暇之余,記錄用藥歷程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家長朋友,但注意一定要對癥用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