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
《山海經》
記載38種疾病
《五十二病方》
52種病證、病名103個
形成標志
《黃帝內經》
最早的醫(yī)學巨著、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的標志
《難經》
補充了《內經的不足》
《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著
第一部臨床醫(yī)學專著。六經辨證與臟腑辨證法。確立辨證論治體系,理法方藥運用原則。分《傷寒論》《金匱要略》
《神農本草經》
第一部藥學專著。收載藥物365種。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性五味。中藥理論體系奠定基礎。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第一部針灸學專著。
王叔和
《脈經》
第一部脈學專著。提倡寸口診法。闡述二十四種脈。
隋
巢元芳
《諸病源候論》
第一部病因證候學專著。提出疥瘡是疥蟲傳染;漆瘡發(fā)生與體質有關等。
唐
孫思邈
《千金方》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最早的方劑學專著。第一部醫(yī)學百科全書。
宋
陳無擇
《三因極—病證方論》
提出“三因學說”。
金元時期
(四大家)
劉完素
《素問玄機原病式》
“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能生火”。
【寒涼派】
李杲
《脾胃論》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補土派】
朱丹溪
《格致余論》
“相火論”“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滋陰派】
張從正
《儒門事親》
“邪去而正安”倡導汗吐下三法?!竟ハ屡伞?div style="height:15px;">
明
吳又可
《溫疫論》
提出“戾氣”學說。
明清
葉天士
《溫熱論》
創(chuàng)衛(wèi)氣營血辨證。
薛生白
《濕熱病篇》
發(fā)展?jié)駸岵±碚摗?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