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真透過門縫,看到姐姐一邊在吸食毒品,一邊在玩3P。在第54屆臺北金馬影展上斬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影片大獎的《血觀音》,以如此大尺度開場,講述了政商勾結(jié)的暗黑權(quán)斗和婆孫三代女人的愛恨情仇。
—1—
你一定要活出人樣
三代女人的欲望、沉淪和拼殺
▌棠夫人的人樣——人前慈眉善目,人后陰險狡詐
棠夫人,電影中的女一號,棠將軍的遺孀,做事陰暗、手段兇殘。在電影里,她一個人玩遍了所有人:商界的人、政界的人、普通百姓,甚至包括自己的女兒。從開始到最后,都是她一個人的戰(zhàn)斗,所有的人都是她的棋子,是她要穩(wěn)贏并且要贏得出彩的棋子。
棠夫人有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其實是她的女兒與外孫女——三口之家,三代同堂。生活在棠夫人高度掌控中的兩個孩子,無論是生活方式、情感婚姻還是人生的路,從來就沒有選擇的余地。在錦衣玉食的世界里,她們什么都有,但唯獨沒有愛,沒有自我,一望到頭的日子,沒有未來可言。
棠夫人每天都誦經(jīng)念佛。當她滿口虔誠地念著“觀自在菩薩……”時,女兒站在一邊,使勁地敲打著桌面。她頭也不抬地繼續(xù)把經(jīng)念完,然后對女兒說,你要活得像個人樣。
是的,這是一個時刻把觀音菩薩放在心里的女人。當親生女兒被自己設計炸死的時候,她正跪在菩薩前,嘴巴一閉一合地念叨“觀自在菩薩……”
我們的人格結(jié)構(gòu)里有超我-自我-本我,超我是道德規(guī)則的約束,本我是欲望的追逐,自我是用來調(diào)節(jié)和平衡兩者的。在自我的調(diào)節(jié)下,我們不至于為了滿足欲望而無所不為,也不至于失去生活的追求,這就好比我愛錢(本我),但取之有道(超我)。
一個人攻擊了父母,會產(chǎn)生內(nèi)疚感,這種內(nèi)疚感就是超我反對的結(jié)果。做惡的人,潛意識里往往會害怕超我的懲罰,如果自我不夠強大,往往會被超我壓垮,走向自我的終結(jié)。所以,一般做惡的人會設法平衡內(nèi)心的惡,比如,一個出軌的老公回到家,會對妻子特別大方,送禮物送溫暖。
作惡的棠夫人,害怕超我的懲罰,于是,她用虔心拜佛來讓菩薩原諒她,用一心念經(jīng)來平衡內(nèi)心的惡。生活中也有不少人,要是做了良心不安的事,就會去放生吃齋念經(jīng)添香油,以此來平衡內(nèi)心的不適,然后,又可以放寬心地繼續(xù)做居心不良的事了。
這真是諷刺。觀音菩薩,本是救苦救難慈悲為懷,是愛的象征,可是棠夫人們,卻用觀音菩薩來逃避內(nèi)心的惡。這就是“以愛之名,行惡之事”,也是電影取名“血觀音”的用意所在。
▌棠寧的人樣——人前八面玲瓏,人后放縱不寧
棠寧,棠夫人的大女兒,漂亮性感八面玲瓏,但一生卻不得安寧。她為母親而活,從未活出自己的人樣。她充當母親的工具,負責掃除母親錢程的障礙:為母親的利益與男人上床,為母親的欲望把親生女兒變成妹妹……
棠寧知道母親從來不曾愛過自己,喝醉酒的她沖著母親爆粗:“媽了個逼。”
“我是不是你的名牌包?讓你從小拎在身上到處去展示,現(xiàn)在舊了就換一個新的,對嗎?你好厲害,把我女兒都變成我妹妹了?!碧膶幇c躺在地上,狼狽不堪。
“我是為你好,”棠夫人輕輕地俯下身,不動聲色地說,“你就不能活得像個人樣嗎?”
“你是為了你的面子。什么是人樣?”棠寧開始痛哭。
不成人樣的棠寧,生活確實是放縱淫亂的:抽煙、吸毒、玩弄情色。她的放浪,其實是對失控生活的防御;她的墮落,其實是對無愛生活的逃離。
一個感到失控、無法做自己的人,通常會用防御來應對痛苦:沉溺情欲、沉迷網(wǎng)絡、酒精成癮、控制他人……不同的應對方法,造成了不同的防御和人格。
淫亂的性交和過量的喝酒,是在釋放壓力,是在防御痛苦,然而,這樣的防御破壞了力比多系統(tǒng),消耗乃至摧毀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結(jié)構(gòu)。
棠寧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不曾體驗過愛的她渴望愛。但可怕的是,無法掙脫母親控制、沒有體驗過愛的她,卻不自覺地控制著自己的女兒。
整個影片里,她唯一一次提到愛,是在帶棠真離開棠夫人的時候。
她哭著說:“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是為你好?!?/span>
棠真噴了她一臉的水:“你們兩個不都是一樣的嗎?”
棠寧突然鎮(zhèn)住了,顫抖著打開了棠真的手拷。她決定把選擇的自由還給女兒,這是她唯一能為女兒做的事,也是她一直希望別人對待她的方式。
家庭是一種代際傳承,如果沒有覺察,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子模式,就會一直沿用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
棠寧痛恨母親,殊不知,最后竟活成了自己最痛恨的樣子。那一刻,我想,她真的開始愛女兒了。
棠寧一邊爬,一邊沖女兒說:“我愛你。你一定要活得像個人樣?!?/span>
▌棠真的人樣——人前乖巧聽話,人后陰暗扭曲
棠真,棠夫人的小女兒(實為孫女),乖巧、聽話、順從,但活得一點也不真實。她從小就跟著母親,冷眼旁觀母親和姐姐與各色人物打交道,傻白甜的外表下藏著的是陰暗扭曲的心。
棠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她以為自己愛著馬可(好友林翩翩的戀人),故意讓林翩翩的戀情爆光被林母反對,看著林翩翩掙扎死去不呼救,又像林翩翩那樣偷藏馬可的證件扣留下對方,最后卻遭到馬可的強暴,在跳下火車時失去了一條腿。
小女孩的性感知,一開始是從父親那里得到的,父親的缺失讓棠真的性感知成了空白。沒有經(jīng)歷過三元關(guān)系,加上家庭關(guān)系中角色的混淆、姐姐性生活的淫亂,讓處于青春期的棠真錯亂地認為馬可就是愛,控制就是愛。
棠真確實是聽話的孩子,但聽話的背后是深深的壓抑。自我被壓抑得越深,沖破時就會來得越猛烈,可以說,乖孩子棠真攻擊性的部分一直在厚積薄發(fā)。
一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自主性,不被允許活出自己,這個人要么一直戴著虛假的面具,所有的攻擊性都朝向自己,出現(xiàn)抑郁,嚴重的甚至會自殺;要么攻擊性向外,強勢囂張,傷害甚至摧毀他人。
棠真,在棠夫人的高度控制下成長,見慣了大人陰暗的把戲,看著親生母親被燒死,她的攻擊性慢慢積累,向外釋放,最后成了另一個冷血心狠的棠夫人,這是棠真向攻擊者認同的過程。
認同,是一個人將身份延伸到另一個人那里,或者從另一個人那里借來身份,或者讓自己的身份與另一個人的身份混淆在一起。孩子通常會借助攻擊性認同,來處理他們在家庭里受到的不好的待遇,比如,一個在暴打中長大的孩子,當父母后極可能會用暴打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在影片結(jié)尾,棠真用強烈的攻擊性回應了棠夫人。面對選擇安樂死的棠夫人,她說:“你一定要長命百歲,萬年富貴?!鄙蝗缢溃撬徒o棠夫人的最大回報。至此,她被壓抑的部分完成了乖女兒的復仇。
無論是棠寧還是棠真,對人生都沒有選擇權(quán)。她們一個在壓抑里毀滅,一個在壓抑里爆發(fā),都沒有活出什么人樣。
—2—
三個女人一臺戲
童年創(chuàng)傷的代際傳遞
三個女人一臺戲,棠夫人的狠,造成了棠寧的無法安寧、棠真的虛偽失真,以及自己的不得善終。這臺戲,沉重而壓抑,把家庭代際和沖突、欲望和控制、壓抑與攻擊刻畫得淋漓盡致。
導演楊雅喆說,“如果你去研究棠夫人為什么會變得這樣心狠手辣,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她童年的創(chuàng)傷,她小時候有對愛的渴望而無法得到”。我們可以大膽地肯定,棠夫人有過童年創(chuàng)傷,她的童年如棠真一樣不諳世事,搞不清楚要做什么,然后如棠寧那樣掙扎,最后在沖突中殺出血路,成為殘暴的棠夫人。
一個沒有被愛過的孩子會變得扭曲,比如棠夫人,從“討”的姿態(tài)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獜姟钡淖藨B(tài),這是她的自我保護。如果在成長中一次次伸出的雙手沒有被打回來,又怎么會堅信外界無愛,唯有自己強大才是自愛呢?當一個人不斷渴求和掙扎卻不被看到,就會用“我不需要”來防御。這個面具一旦戴上,就很難脫下?!拔矣卸鄰姶蟆钡扔凇拔矣卸嗫蓯邸保@是拿“我能贏得全天下”來證明自己啊,所以才能夠不擇手段。
同樣,一個極度缺愛的孩子,也注定沒法愛他人。缺氧的棠夫人,無論如何也無法給孩子供給氧氣,她要先拼命吸足氧氣,才能自保,而棠真和棠寧,只能是為棠夫人提供氧氣的工具。然而,隨著氧氣越來越多,她需要的氧氣量也越來越大,大到幾乎捆綁了棠真一輩子,大到殺死了棠寧。
這三個女人,其實代表了一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棠真代表小女孩渴求愛的階段,棠寧代表掙扎無果的階段,棠夫人代表定型的最后階段。這三個階段說明,如果創(chuàng)傷無法療愈,會讓人變得心狠手辣。
一個孩子的防御方式被固化,是創(chuàng)傷無法釋放的結(jié)果,而如果創(chuàng)傷一直無法釋放,這個孩子甚至會形成創(chuàng)傷性的思考模式。
羅伯特·派諾斯認為,創(chuàng)傷性的思考模式會讓人對未來、人際關(guān)系安全感、他人信任感、公正的社會契約和社會機構(gòu)等各方面產(chǎn)生災難性預期。這種災難性預期會通過語言、過分焦慮以及回避性的行為等很多方式傳遞給下一代。所以我們不難理解,棠寧棠真無論怎么掙扎,最后依然沒有活出人樣。
—3—
我是為你好
因愛之名,行惡之事
棠夫人說,“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但她根本不懂愛,而是硬生生地把欲望套在愛里面,以此操控著所有人。
因為愛,她讓女兒陪男人上床;
因為愛,她讓女兒做她的替罪羊;
因為愛,她無情地殺死了親生女兒;
因為愛,她把外孫女變成自己的女兒;
因為愛,她迫使外孫女淪為第二個自己;
因為愛,她殺死了好友和合伙人林氏一家;
因為愛,她用干兒子母親的戶口做投機買賣;
因為愛,她不惜殺人也要把情人拉上主席寶座。
這種愛,是喋血的刀,最終砍向了關(guān)系里的每一個人,包括她自己。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在影片中重復了數(shù)次。以愛為名,無惡不作,這是電影對當下社會關(guān)系的一種映射。但這不是愛,而是控制和欲望,甚至是一種心理操控技能——有個A+B+C公式可以套用:
A、我是為了你好:我為了你做了某某安排;
B、你要聽我的:你要把某某事給做了;
C、不聽我的,你就是壞人:你不配得到我的愛。
這個公式在親子關(guān)系里很常見。很多孩子的欲望,從一開始就被澆滅了,因為反對意味著對不起父母的良苦用心,意味著自己不配得到愛,意味著要背負沉重的負罪感,所以就這樣被“我是為你好”控制了,只能乖乖地服從。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他們被變成犯人關(guān)在父母圈定的家牢里,失去了自主和自由。
而父母們,正是看到了你不忍辜負他們的期望,并利用這一點把你的需求和欲望吞噬掉,從而把你變成他們希望的樣子。父母們這樣做,其實是害怕和恐懼失控,所以才需要通過控制孩子營造秩序感。于是,就有了越來越多的棠夫人們,打著“我是為你好”的高尚旗幟,順理成章地讓孩子為他們失控的人生埋單。
可是,一個人,要是沒有了自己的活法,沒有了自我,怎么會有可以憧憬的未來呢?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才是最大的牢籠,把自己困在里面,生不如死。
生不如死的棠真,最后也讓棠夫人過上了這種生活。這個意味深長的輪回,正應了電影結(jié)束時屏幕上打出的那句話:“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