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完整的人生包括照顧自己,照顧好你所愛的人,也呵護陪伴他人,這樣的過程建構了人生生存的意義。
人活著都是想要去照顧自己所愛的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系起點常常是出于愛,卻常常在關系演進的過程中發(fā)生很多的傷害與摩擦,造成許多家庭或人際的問題。
例如發(fā)生在許多家庭里的劇本:很多父母不斷為子女付出,盡自己所能地去供應子女的生活所需。然而,很多的父母都會覺得父母難為,因為大部分子女并不會如自己所預期的那樣欣然接受父母的苦心付出,達到自己期待的反應,反而可能會作出很多父母完全無法理解的反抗或傷害自己的行為!因此,只要一群為人父母者聚在一起,就很容易吐出辛苦的父母經(jīng)苦水。
又例如在情人或婚姻伴侶之間,也永遠有說不清楚的一筆帳要算,常常在做婚姻咨詢時,會聽到夫妻的兩方都說出自己在這個婚姻中所忍受的極大的痛苦或羞辱,覺得自己為這段婚姻作了極大的犧牲,或是忍人所不能忍之處,其實從雙方的邏輯來聽,都是各有各的道理。
許多人在照顧別人時,因為是出于愛的起點,特別是家人或是親密關系的對象,因而完全地付出,忘了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極限,特別是在中國家庭中,因為我們的文化經(jīng)典不斷歌頌許多愛、孝道的精神在于“犧牲”兩字,因此家人關系特別緊密,心理界線特別模糊。
現(xiàn)代青少年一代在心理發(fā)展階段,青少年或成人都必須經(jīng)歷與家庭或父母心理上的分離個體化階段,方才可謂是一個獨立的個人,有自己的心理獨立性與自我決定的尊嚴,然而這些過程需要有來自父母或家人的愛和理解或支持,方能完成,才能真正在心理上轉(zhuǎn)化成成人。
若不經(jīng)過心理成長的歷程,內(nèi)心就會一直停留在發(fā)展中的某些階段,甚至很多成人卻處在“成人兒童”的階段,在內(nèi)心與行為模式上并未真正具備成人該有的心理成熟度與問題解決能力。所以說關系中的界限使得“自我”得以完整。
人活在社群之中,家庭、朋友、同事都是非常重要的社群,彼此之間的關系就是社會支持,換句話說就是彼此照顧,例如:養(yǎng)育的照顧、精神上的支持、情緒上的包容,然而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其實有時很難說到底是誰照顧誰,應該說是是彼此需要的關系,一切都是以愛之名來進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