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包車又名人力車,是舊中國一道奇特的風景線。老舍的《駱駝祥子》對黃包車夫的艱辛作了細致入微的描述;魯迅的《一件小事》使人對黃包車夫的高尚品格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國哲學(xué)家羅素訪問中國時曾拒坐黃包車,理由是這種車違背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早期的人力車為木制車輪,外裹鐵皮,行車顛簸,且易損傷路面,后改為鋼絲橡膠輪,行車平穩(wěn),拖拉也省力。人力車無油耗,無污染,便利經(jīng)濟,一經(jīng)引進,便一發(fā)不可收地流行開來。1882年上海租界內(nèi)已有1500輛,1900年達4647輛。到1914年,僅公共租界就有9178輛。為了區(qū)別于私人包車,工部局發(fā)布規(guī)則,所有公共人力車須漆成黃色,從此 “黃包車”成為人力車的代稱。 經(jīng)過幾十年技術(shù)改進,黃包車使用打氣輪胎,車座換成彈簧坐墊,增加了靠背,乘坐較為舒適。黃包車的車資低廉,從外灘到大世界收費一角二分,沒有帶錢也可以付郵票。當時上海人出門辦事、購物、走親訪友,黃包車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也成為一種時尚。
經(jīng)營黃包車須納稅捐牌照,分“大照會”和“小照會”,由租界、華界分別發(fā)放。持有大照會的黃包車租界、華界通行無阻,小照會只可在華界營業(yè)。乘客招黃包車時常問:“有大照會嗎?” 黃包車夫大都來自農(nóng)村,家庭負擔沉重,收入極其微薄。他們起早摸黑在大街小巷奔波,還時常受到警察、地痞、流氓及乘客的侮辱乃至打罵。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們逆來順受,被視為最低賤的人群。
抗戰(zhàn)勝利后,大量美軍駐扎上海。他們喜歡穿起京劇的龍袍,頭戴瓜皮帽,手持水煙袋,乘坐黃包車招搖過市。1945年11月30日,美國兵發(fā)起了一次黃包車皇后競賽,每輛黃包車載一位盟軍女兵,從外灘出發(fā),經(jīng)南京路折入陜西路。在一片歡呼聲中,車夫姜二毛拉著加拿大籍的珍妮蘭小姐一路狂奔,20分鐘跑完全程,摘取桂冠,贏得1萬元獎金。1946年上海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是與黃包車有關(guān)的。9月23日,黃包車夫臧大咬子拉了西班牙水手賴令奈到朱葆三路(今溪口路)安樂宮舞廳,賴令奈未付車費即入內(nèi)。臧大咬子等候很久,見賴令奈與美國水兵饒德立克一起出來,即向賴索取車費,不料饒德立克不問情由,揮拳猛擊。臧大咬子頓時倒地,后傷重不治身死。美軍法庭卻以治外法權(quán)使兇手消遙法外,激起了各界群眾的抗議浪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