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推送,把書圣放在了第一位。平安三帖是羲之的經(jīng)典之作,歷代心追手摹者數(shù)不勝數(shù)。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做一個既符合微信公眾平臺要求,又能盡量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的圖片。如果有不足,歡迎指出。你懂的,十堂總是致力于書法資料的分享,喜歡的話,請點擊上面的藍字,收聽我們。
-------------------------------------------------------------------------------
“平安三帖”為東晉王羲之書寫尺牘作品。因《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合裱于一卷而稱“平安三帖”。今存墨跡本為唐代雙鉤摹搨,硬黃紙本,行書。縱24.7厘米,橫46.8厘米。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第一帖:平安帖
釋文
《平安帖》
此粗平安。修載來十余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fù)悉來無由,同增慨。
注:此帖有殘損。“修載”,即王耆之,字修載,是王羲之的叔兄弟。
大意
最近稍微平靜安定一些,修載來此十來天,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估計明天無法再像近幾日一樣都在一起聚會,心里都多了些遺憾。
簡介
《平安帖》縱24.7厘米,4行,27字,亦稱《修載帖》。《平安帖》為行書,用筆沉穩(wěn),結(jié)字嚴謹,筆劃中有重筆亦有輕靈之筆,有些轉(zhuǎn)折筆劃具有鐵畫銀鉤的效果,因此又增加了一點矯健的姿態(tài)。唐玄宗李隆基寫的《鹡鴒頌》與此帖許多字有相似之處,或受此帖影響?
第二貼:何如帖
釋文
《何如帖》
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fù)何如?遲復(fù)奉告。羲之中冷無賴,尋復(fù)白。羲之白。
簡介
《何如帖》縱24.7厘米,3行,27字,又名《不審尊體帖》、《中冷帖》。第一行“尊體比”三字右側(cè)有“察”、“懷充”小字押署,“懷充”乃唐懷充,與僧權(quán)同是梁朝人;“察”乃隋朝姚察,皆是當朝的鑒賞家。 第一行“尊體”二字上有一點,占一字之空,似表示恭敬的書儀格式,亦如以空字、提行表示恭敬。第二行末“無”字不全,為后人裁割裝背所損,抑或摹時遺漏,甚或母本即如此。
第三帖:奉橘帖
釋文
《奉橘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簡介
《奉橘帖》縱24.7厘米,2行,12字。從行文看,文義可連屬《何如帖》后。又,褚遂良《右軍書目》“行(草)書部五十八卷”第六卷載有一帖,曰:“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fù)如何,五行?!比魧⒋颂c《何如帖》相合,正五行。推想唐時是將現(xiàn)在的《何如帖》與《奉橘帖》合為一帖。此帖“奉橘”二字損,尚可辨識,第二行第一字損半,且模糊,似為“可”字。
喜歡十堂,記得收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