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韓愈
“尊師重教”一直是中華民族崇尚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觀念的轉(zhuǎn)變,人們逐漸意識到不能夠盲目地“尊師”。尊重應當是互相的,為人師表,就應當樹立榜樣,首先做好老師的表率,才能夠得到學生的尊敬。如果一個老師自己先喪失了師德,恐怕也很難讓學生們信服。例如當年,那位轟動一時的“反潮流小英雄”黃帥,后來結(jié)局如何?
1973年,北京海淀中關村第一小學的老師齊鴻儒要求五年級的小學生上交日記。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卻猶如風暴一般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班上有一個學生叫黃帥,她的日記中描述了這樣一件事:今天班上有位同學沒有遵守紀律,老師就對她說,“我想用教鞭敲你的頭?!秉S帥寫道“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對,作為老師對于同學的錯誤應當耐心教導,注意言辭?!钡沁@一句善意的提醒在齊鴻儒的眼里卻變成了挑釁。
為了“懲罰”黃帥,她讓班上的其他孩子集體孤立她。黃帥年紀雖小,但是卻也感受到了別人對她的敵意,因此感到十分委屈,為此她寫信給《北京日報》訴說了自己的遭遇。當時教育界宣揚“批判修正教育路線”,黃帥的例子恰好就是她們所需要的。于是《北京日報》回信給黃帥:“這件事情已經(jīng)不是你和老師兩個人之間的事了,而是有關階級和路線的大事。”并且還公開發(fā)表了她的信件,隨后中央媒體更是在頭版刊登了此事。這一封短信隨即在全國掀起了一波“破師道尊嚴”的浪潮。
然而,黃帥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終究波及到了自己。過了一段時間,報紙將矛頭直指“一個小學生”。黃帥的生活自此失去了平靜。她的父親入獄,母親崩潰生了重病,家庭即將分崩離析。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黃帥鼓起勇氣給中央領導寫了第二封信。中央對此事也比較重視,派出了調(diào)查組。很快就查明黃帥父親是被冤枉的。
父親在獄時,黃帥正值高考,但是她努力減少此事的影響,考入了北京工業(yè)大學。在忙于學業(yè)的同時還要照顧母親,直到父親沉冤得雪之后,她才得以安心學習。本科畢業(yè)后,黃帥又前往日本留學,在研究所工作的時候遇到了現(xiàn)在的丈夫,兩人生了一個兒子后選擇了回國。她成為了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的編輯,還出了一本書。
黃帥曾說過一句話: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個普通人。這句話的背后有多少辛酸淚。很多人都夢想著“不平凡”,但是對于黃帥來說,沒有什么比普通、平靜、安穩(wěn)的生活更令人開心和滿足了。因為小時候發(fā)生的那件事情,黃帥的家人和她自己都對“寫日記”這件事情心有余悸,大學的時候母親看見黃帥在寫日記竟然跪求她不要再記錄自己的生活了。多年間,她都一直不敢面對媒體,而后來從事編輯行業(yè),大概能夠視作她已經(jīng)解開自己的心結(jié)了。
黃帥的一生過的并不容易,誰也沒有想到一篇作為生活隨筆的日記竟然能夠掀起如此巨大的風浪,并且成為她一生的陰影。其實這一切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要是放在今天是萬萬不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的。
參考文獻:《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