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就聊聊岳陽樓的故事吧。
岳陽,古稱叫“巴陵”、“岳州”,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
它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曾在岳陽的君山島等待過舜帝歸來。巴陵這個名字呢,也是取自了后羿斬巴蛇的傳說。
在岳陽樓南面的巴陵廣場上,還有著后羿斬巴蛇的雕像呢。
巴陵廣場
岳陽樓,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同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我們了解到它,是從范仲淹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開始的。可走進岳陽,才發(fā)現,它的“背景”,真是不小。
岳陽樓正面
點將臺
岳陽樓始建于220前后,相傳其前身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閱軍樓,南北朝時期曾被稱為巴陵城樓。這里,還有著魯肅點將臺的遺址。
點將臺遺址
說起魯肅,您真別被三國演義給忽悠了。魯肅是三國時期吳國重要的戰(zhàn)略家和外交家。當初三分天下之說,也是他先講給孫權的,只不過,那時的三分,是指曹操,劉表和孫權。
魯肅最初與周瑜一同輔佐孫策,后來又輔佐孫權,在周瑜死后又能接掌周瑜的軍權。一生才華都奉獻給了東吳,他主張聯(lián)劉抗曹,斡旋于荊州之間主持大局,為吳國的發(fā)展立下汗馬功勞,是堪比荀彧、諸葛亮的重要戰(zhàn)略家。
魯肅墓也在岳陽。他在公元215年駐兵屯守岳陽,217年前去世,墓地就在岳陽樓南側500米處。
墓碑兩側的石柱上的對聯(lián),體現了后人對他的評價: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彧上;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
魯肅墓
岳陽門
三國時期,東吳修筑巴丘城,西臨洞庭,城垣則跨崗越嶺,地勢優(yōu)越。因而后世也都在此設城。
既然是城市,那一般都是有城門的,岳陽一共有五座城門,東門叫湘春門,南門叫迎薰門,北門是楚望門,西門就是岳陽門。這岳陽門是唯一保存較好的城門,就在岳陽樓景區(qū)里。
岳陽門高約4米,寬2米,長約42米,上有雄偉的岳陽樓,下面,則是浩渺的洞庭湖水。
不過,再堅固的城墻也禁不住歲月的侵蝕,如今的岳陽門,已經是在清代原址的基礎上重修的了。
岳陽門
小喬墓
在岳陽樓的北側,還有一座小喬墓,相傳這里曾是三國周瑜的軍府。小喬墓和岳陽樓是在20世紀70年代一起被認定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
史料對二喬墓的記載尚待考證,但不管記錄如何,都不妨礙我們在這里遙想那位羽扇綸巾的周郎,想起他與小喬舞劍弄琴的佳話。
岳陽樓起源于軍樓,卻傳承于詩文。
在南北朝時期被稱為巴陵樓,原因是南朝詩人顏延之做了一首詩《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中,還有一句“清氛霽岳陽,曾暉薄瀾澳。”這是岳陽這個地方,第一次出現在詩詞之中。
岳陽樓在早年,一直都是作為軍事設施存在的,唐時才開始,才有了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賦。
唐朝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就是寫的這里。
不過,岳陽樓大名的確定,還是要感謝李太白的詩。當時,他與好友夏十二登上岳陽樓,寫了一首《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據說,自那以后,巴陵樓,就被稱為岳陽樓了。
岳陽樓景區(qū)內部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宋代的滕子京和范仲淹。
正如《岳陽樓記》所載:“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囑予作文以記之?!?/p>
滕子京在被貶做巴陵太守的時候,重修了岳陽樓,并拜托范仲淹作文。
不過范仲淹并沒有親臨岳陽樓,而是通過滕子京派人送來一幅《洞庭秋晚圖》來想象創(chuàng)作。
當時的范仲淹也是被貶,在河南鄧州,可他卻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跟他的朋友滕子京一樣,心系百姓。寫出了氣勢磅礴,鏗鏘瀟灑的《岳陽樓記》,傳承后世。
就這樣,岳陽樓與《岳陽樓記》相伴傳承了近千年。后來的岳陽樓雖然屢毀重建,卻始終寄托著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情懷,給后人以力量,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的心靈。
這幅不是洞庭秋晚圖,是在景區(qū)內的博物館展出的一幅畫。通過這幅畫,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岳陽樓的地理位置。
建筑越古老,故事就越多。
圍繞著岳陽樓,還有三個小亭,分別是三醉亭,仙梅亭,和懷甫亭。他們帶著各自的傳說故事圍繞在岳陽樓周圍,為這座古建更增添了文藝氣息。
三醉亭
岳陽樓北側的小亭叫三醉亭,是一座二層的小亭,始建于清乾隆40年,它最初的名字叫做望仙閣,后來幾經傾毀后,在同治6年重修而成。
三醉亭這個名字來源于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的典故,講的是呂洞賓在岳陽郡三次度化了柳樹精和梅花精。
小亭面積不大,占地135.7平方米,高9米,二層二檐,紅柱碧瓦,與岳陽樓的色彩很是和諧。
仙梅亭
岳陽樓南側小亭,名叫仙梅亭,它與三醉亭相對,也是一個二層小亭。亭身呈六邊形,檐角高翹,純木結構。
仙梅亭是明崇禎12年(公元1639年)始建,當時岳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陽樓,在挖樓基的時候發(fā)現了一塊印了枯梅的石頭,當時被人稱為仙梅,因而造亭紀念,并置石其中。
后來,這仙梅亭也在清乾隆40年,與三醉亭一同重建。
懷甫亭
岳陽樓景區(qū)里,還有一個懷甫亭,其實,就是懷念杜甫的。它占地40平方米,高7米,純木結構,亭中有石碑,正面刻著杜甫的畫像和《登岳陽樓》詩,背面刻著他的生平事跡。
懷甫亭紀念的是杜甫當年流落巴陵,雖然貧困潦倒,卻還是為后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而杜甫,也是死于岳陽的,因而,本地人民在此為他立亭紀念。
《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我們走進岳陽樓的時候,正是夏季,寬敞的院落中心是一灣池水。水邊是唐、宋、元、明、清五代岳陽樓的青銅建筑模型,水里則是五彩斑斕的錦鯉。
這里被稱為五朝樓觀,據說,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青銅模型建筑群。
景區(qū)里面,還有著高大的綠植和牌坊,有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詞句鐫刻其中。范仲淹瀟灑的文筆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如今被人們長久的紀念。
岳陽樓景區(qū),西邊正面著洞庭湖,放眼望去,煙波浩渺,水汽蒸騰。站在湖邊往北,還能隱約看到君山島。
我們在這里還發(fā)現了一處“水位標識”,記載了96、98、99年,三年的最高水位。這才想起98那場洪水,正是在湖南、湖北這邊。
水位線在城墻內部,竟然還有半人高,眼看就超越了城墻?;叵氚土陱V場的高度,還有周邊的小村,幾乎都會被沒頂。自然的力量,總給人巨大的震懾。
我們最后才登上的岳陽樓,它坐西朝東,石基,木構,共分三層,整座建筑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制構件的彼此勾連。它的造型也是風格獨特,飛檐,盔頂,金碧輝煌,振翅欲飛,形態(tài)優(yōu)美壯麗。說起盔頂,這是岳陽樓的建筑特色,中國的斗拱是中國古建的特有結構,但是拱而復翹,像將軍頭盔似的盔頂卻是獨一無二。
這次到來,正趕上長沙市第二十一中學的春季研學行,我們在城樓上,靜靜的聽樓下的學子們背誦岳陽樓記,聽他們的老師給他們講解湖南人“敢為人先”的精神。
是啊,人類的文明不就是不斷的學習,卻又不斷的探索中前進的嗎。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卻不能止步于此,只有勇敢的攀登,才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未來,更多的可能。
這次旅行,我們沒能在樓上“把酒臨風”,卻是聽著湖南學子的故事,著實喜洋洋了一番。
孩子也聽得很開心,不知道他能懂得多少,不過,他也認認真真的在樓上背誦了一遍《岳陽樓記》。
這也是我們的約定,每一次旅行,每一次目的地的選擇,都要留一個紀念。希望在他長大后,有所回憶。
詩畫傳承的岳陽樓,卻有一顆三國英雄的心。正如這溫柔如水的瀟湘之地,卻有著“敢為人先”的魄力。這次的湖南之行,讓我受益良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