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蘇軾在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經(jīng)過九江時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所坐。蘇軾曾經(jīng)多次游覽廬山,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稍后附上其他廬山詩),而這首七絕《題西林壁》有似游覽廬山之后的總結。
第二個問題,是否“不識廬山真面目”——
首先要說,蘇軾曾多次游覽廬山,寫下很多詩篇。比如《初入廬山三首》,《廬山二勝》,《送蹇道士歸廬山》,《故周茂叔先生濂溪》,《送芝上人游廬山》,《過廬山下》,《和廬山上人竹軒》等數(shù)首。
其中,蘇軾在《廬山二勝(并敘)》的序言中寫道:“余游廬山,南北得十五六。奇勝殆不可勝紀,而懶不作詩。獨擇其尤佳者作二首?!币簿褪钦f,僅僅在此次游覽中,蘇軾就“識”了廬山面目的“十(之)五六”,再加上其他其他數(shù)次游覽題詩,是不可能“不識廬山真面目”的。這是其一。
其二,蘇軾《題西林壁》詩中寫到“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蘇軾真正“識”得了廬山真面目之后,把當時“不識”的親身體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了出來。這是一種追憶,和最開始游覽的親身體驗。就像一位老人對自己的孩子講人生道理時,現(xiàn)身說法把自己少年不成熟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一遍,說當時所以不知道什么什么,是因為什么什么,與此同理!
所以,正是因為現(xiàn)在“識”了,也只有現(xiàn)在真正“識”了,才有資格說出當初所以“不識”之深刻原因。
綜合以上兩條史實詩作證據(jù)和《題西林壁》語句分析,可知蘇軾是“識廬山真面目”的!
附其他詩作——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靄間。
如今不是夢,真?zhèn)€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無人識故侯。
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過廬山下
蘇軾
亂云欲霾山,勢與飄風南。
群儕相應和,勇往事驂驃。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出西龕。
一時供坐笑,百態(tài)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飚掃渾涵。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shù)松雪,雙溪落天潭。
雖云默禱應,已有移文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