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人知曉其在書法上的造詣,然而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擅書畫、工書法、懂經濟、通佛志、嗜篆刻、通音律、冠文章。而就是這樣一位天賦與努力造就的全才,卻也是一個背負著罵名與贊譽的矛盾體。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雪松道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自幼聰穎,'孟順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其父趙與告(又名趙與訔),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擅詩文,藏書無數(shù)。為趙孟頫攻讀詩書、研習書畫提供了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
父親在他11歲時去世,趙家家境每況愈下,在坎坷憂患中度日維艱。索性趙孟頫的母親丘夫人慈愛賢能又通達事理,她告誡趙孟頫發(fā)奮讀書'汝幼孤,不能自強于學問,終無以覬成人,吾世則亦已矣。'趙孟頫刻苦讀書,為以后在詩詞書畫、篆刻音韻方面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他出生于南宋時期,青年時代恰逢宋元交替之際,戰(zhàn)亂不斷,國運堪憂。宋滅亡后,歸故鄉(xiāng)閑居。元二十三年,為籠絡漢族士人,鞏固統(tǒng)治,令邢臺恃御史 程鉅夫'奉招搜訪遺逸于江南'。趙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薦給忽必烈。程鉅夫'感其義',將趙釋放。之后,江南又報二十余人,趙孟頫名列其首,被單獨引見,忽必烈驚呼其為'神仙中人'。后讓他坐右丞葉李之上。由此,他一路平步青云,仕途順暢。而這些也是給他帶來毀譽的根源。
趙孟頫在藝術上面擁有極高的造詣。集晉唐書法之大成,后人以'顏柳歐趙'并稱;在繪畫上被稱為'元人冠冕',開創(chuàng)了原代新畫風;他精通音律,還擅長鑒定古器物。
書法
趙孟頫于五歲起,就開始學書,無幾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相傳他一天能寫1-2萬字。臨遍六朝法書??梢娖鋵ㄒ训搅巳绨V如醉的地步。
而成其就最高當屬行書與楷書。黃惇'其傳世作品以行草為最多,對后世的影響也最深。他的行草直入山陰之室,繼承王羲之不激不厲的平和書風,于陳智永、唐褚遂良、陸諫之、宋高宗趙構而一脈相承,筆法蘊藉沉穩(wěn),結字平正而秀麗。'
《元史·趙孟頫傳》'篆、隸、楷、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他的代表作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赤壁賦》、《歸去來兮辭》等等。
元鮮于樞《困學齋集》評價'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趙的書法筆劃圓潤、結體優(yōu)美、氣息平和,溫潤閑雅,世稱'趙體'。
繪畫
整個元代畫風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于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能,取材廣泛,技巧全面。他明確提出'士夫畫'的概念。他其繪畫力倡'以書入畫'。像'飛白''籀'、'八法'都是書法用語,他講這些都運用在了繪畫之中。在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畫卷后就題有'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這種'書畫同法'的思想也深深影響了后世的畫家。
其次,是推崇'古意'。'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古意既虧,百病恒生。''今人但知用筆纖細,傅色濃艷,而吾所作畫,似乎簡率。'在創(chuàng)作中強調真淳蘊藉,清醒典雅,,趙孟頫的《水村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就能真切的看到一脈相承之處。
文章
因為書法盛名在外,使得趙孟頫在詩歌方面的被忽視。楊載就曾說道'公(趙孟頫)之才名頗為書畫所掩,人知其書畫,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不知其經濟之學也。'
《四庫全書總目》記載'風流文采冠絕當時,不但翰墨為元代第一,其文章亦揖讓于虞楊范揭之間,不出其后也。'
《膽巴帝師碑》
趙孟頫努力學習魏晉、唐人的詩歌表現(xiàn)手法,兼收并蓄,形成婉約清新、流轉圓韻、意蘊深遠的風格,表現(xiàn)出一種奇瑰飄逸的風致。他的的詩歌內容廣泛,既有反映對亡宋的失望與惋惜,也有對故土及自然的贊美。
少時,趙孟頫讀遍家中各類藏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17歲寫就的《烈婦行》就頗見功力。此詩是一首古體詩,句式自由,寫的是州軍士劉平妻胡氏殺虎救夫的故事。面對江山如病入膏肓的老者一天天潰爛下去,作者發(fā)出感慨'男兒節(jié)義有如許,萬歲千秋可以事明主。'感慨朝廷缺少這樣有節(jié)有勇的'男兒'。
面對山河破碎的南宋之國,他先后寫下《錢塘懷古》、《岳鄂王墓》、《詠逸民十一首》等詩篇,表達對故國的懷念,對南宋君臣賣國行為的憤慨。
興亡巨變,隱居到德清東衡山研究學問,'吳興八俊'。元廷請出仕。趙無意出山,《贈別夾谷公》'青青蕙蘭花,含英在中林,春風不披拂,胡能見幽心。''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孟頫貫已為釋之。'以此詩來表明自己隱逸林泉的心跡。
3、背負罵名與贊譽的矛盾體
趙孟頫作為南宋貴胄而出仕元朝,世人因此多有貶損之意。'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認為此人為南宋貴族后裔,而舍身奉侍蒙元,有失文人氣節(jié)。
后世批評趙字媚俗,缺乏遒勁的力道。然其看似嫵媚多俗,實則綿里藏針,每一次轉折。都把筆鋒藏于內里,力道暗藏,順暢而下。力量暗收其中,成就了趙體外形圓潤而筋骨內里的獨有魅力。
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曾評價趙孟頫'余年十八學晉人書,便已目無趙吳興(趙孟頫)'。而至老年時,說道'始知吳興書法之妙。始知吳興之不可及也。'由此,就可看出趙非同一般的藝術造詣。
被迫出仕為官趙孟頫只能將悲苦,無奈之情寄寓詩畫之中。
趙孟頫《罪出》
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古語以云然,見事苦不早。平生獨往愿,丘壑寄懷抱。圖書時自娛,野性期自保。誰令墜塵網,宛轉受纏繞。昔為水上鷗,今如籠中鳥。哀鳴誰復顧,毛羽日催槁。向非親友贈,蔬食常不飽。病妻抱弱子,遠去萬里道。骨肉生別肉,丘壟缺拜掃。愁深無一語,目斷南云杳。慟哭悲風來,如何訴穹昊!
感嘆自己為誤入塵世的籠中鳥,出仕實為無奈之舉。
趙孟頫為官期間畫了很多馬,健壯有力,多為良駒。然不難看出,這些馬皆被人牽引、或被栓于馬廄,沒有一匹是自由馳騁的。這些體態(tài)健壯而不得自由的千里良駒無疑是在影射被束縛的自己。
身于亂世,有些選擇多數(shù)無奈。但趙孟頫在詩詞書法繪畫等等當面的成就則不容小覷。其眾多親友弟子受其影響而成就斐然,在中國藝術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