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詞語解釋
緣溪行:沿著。 落英繽紛 :落花。
甚異之: 詫異。 豁然開朗:開闊的樣子。
儼然: 整齊的樣子。 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黃發(fā)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悅的樣子。
具答之: 詳盡。 咸來問訊: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兒女。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fù)出焉: 再 。 無論魏晉: 更不必說。
延至其家 :邀請。 處處志之 :作標(biāo)記。
欣然前往 :高興地。 無問津者: 渡口
二、 翻譯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芳香的野草鮮艷美麗,落花到處都是。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帶領(lǐng)妻子兒女及鄉(xiāng)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這個人詳細(xì)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6、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了?!?這里的人告訴他說:“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u>
7、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尋找以前做的標(biāo)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8、后遂無問津者。 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1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起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三、課文分析
本文虛構(gòu)了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借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fēng)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爭,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四、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用原文)
答: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
答: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并怡然自樂。
3、寫出出自本文的幾個成語
答:豁然開朗、世外桃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與世隔絕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答:甚異之
5、文中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是(用原文)
答;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huán)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答: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現(xiàn)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答:便邀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現(xiàn)“村人”都來關(guān)心漁人的句子是?
答: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9、“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答: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答: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2.《陋室銘》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名:出名 靈:成為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 斯: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5、無案牘之勞形 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二、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主人卻有美好的德行。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談笑的是淵博的學(xué)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問題
1、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dá)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xiàn)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么?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xiàn)主人生活環(huán)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愛蓮說》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答案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jié)。
4、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yīng)當(dāng)。
二、譯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喜愛牡丹的人當(dāng)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語句是什么?
蓮,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fēng)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zhì)的描寫,表達(dá)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tài)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大道之行也》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選賢與能 與:通“舉”舉薦,選拔
2、古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親:親人、父母
3、不獨子其子 子: 以……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職業(yè)
5、貨惡其棄于地也 惡:憎惡
6、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賊:害人。 作:興起
7、是謂大同 是:這。 大同:理想社會
8、女有歸 歸:女子出嫁
二、譯句
1、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所以人們不單純只是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也不單純只是撫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歸
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適時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共有的。
《三峽》
一、解釋 答案
1、重巖疊嶂: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上
3、乘奔御風(fēng)。 奔:這里指快跑的馬
4、素湍綠潭。 湍:急流的水
5、不見曦月。 曦:陽光,這里指太陽
6、霜旦 :下霜的早晨
7、飛漱 :沖刷
8、屬引凄異。 屬引:接連不斷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時
10、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雖:即使
11、良多趣味 。 良:真,實在
二、回答以下問題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
作者是從“山”、“水”兩方面描寫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曰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2、 用原文回答:
表現(xiàn)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重巖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表現(xiàn)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表現(xiàn)春冬清流緩的句子是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表現(xiàn)秋季凄清蕭瑟的句子是 :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3、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jié)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答: 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4、文章結(jié)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么作用?
答: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譯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羲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fēng),也沒有這樣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
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 倒影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5、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懸泉和瀑布在那里飛流沖蕩
6、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實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每當(dāng)?shù)搅顺跚缁蚪Y(jié)霜的早晨, 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
8、常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有時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xù)不斷, 異常凄涼。
9、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
《答謝中書書》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 四時:四季。 俱:都
2、曉霧將歇。 歇:消散
3、夕曰欲頹,沉鱗競躍 。 頹:墜落。 競躍:爭著跳躍
欲:將要。 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
4、未復(fù)有能與奇者 與:參與,這里指欣賞
二、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達(dá)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3、書是一種怎樣的體裁? 書即書信,是一種應(yīng)用性文體, 可具有文學(xué)性。
三、填空 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表現(xiàn)了 之美。 山水相映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表現(xiàn)了 之美。 色彩配合
3、“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曰欲頹,沉鱗競躍”表現(xiàn)了 晨昏變化之美
《記承天寺夜游》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念:想到。 遂:于是。 至: 到
2、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共同,一起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交橫:交錯,縱橫。 蓋:原來是
5、月色入戶。 戶:窗戶
二、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三、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積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并寫出層意 全文分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第二層寫景,寫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層抒情,抒發(fā)了對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觸。
五、全文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表達(dá)了作者曠達(dá)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dá)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
《觀潮》
一、指出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自既望以至十八曰為盛。 既望:農(nóng)歷十六
2、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 。 方:當(dāng)……時
3、倏而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突然 . 略:一點點
4、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逝:去,往
5、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 文:畫著文采
6、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盛萬仞中。 溯迎:逆流迎著潮水
7、吞天沃曰。 沃:因水淋洗
8、如履平地。 履:踩
9、江干上下十余里間 。 干:岸
二、閱讀第二自然段后回答問題
1、寫參演艦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
2、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 :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3、寫水兵在船上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如履平地
4、寫雙方習(xí)戰(zhàn)之激烈的句子是: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寫聲勢之大的句子是 :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三、作者對潮水的描寫由遠(yuǎn) 而近 ,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jìn)行描繪,請用原文回答: 遠(yuǎn),近。
(2) 寫“形“的句子是 :僅如銀線
(3) 寫“色”的句子是 :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4) 寫“聲”的句子是 : 如雷霆,震撼激射
(5) 寫“勢”的句子是 :吞天沃曰,勢極雄豪
3、作者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這兩句詩從側(cè)面對潮水的形象做了補(bǔ)充,同時也與段首“天下之偉觀”照應(yīng),以此加強(qiáng)了讀者對海潮之雄偉壯觀的強(qiáng)烈印象,并為下文作鋪勢。
《湖心亭看雪》
一、指出加點的詞的含義
1、是曰更定。 是:這。 定:完了,結(jié)束
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爐火。 拿:撐,劃。 毳:鳥的細(xì)毛
3、霧淞沆碭。 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哪里。 更:還
5、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 強(qiáng):痛快。 白:指酒杯
二、譯句
1、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我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
2、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 :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
3、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不要說相公癡迷,還有比相公更癡迷的人呢。
4、大雪三曰,湖中人鳥聲俱絕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三、回答問題
1、 文中具體描寫雪景句子是哪些?
答: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文中在敘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運用了神態(tài)、語言、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喜悅之情,特別是“強(qiáng)飲”表現(xiàn)了作者豪邁的心情。
《使至塞上》
1.請寫出這首詩押韻的字,及所押之韻。
押韻的字有:________;所押之韻為:________。
2.詩的首聯(lián)敘事,交代了(出使路線),頸聯(lián)描寫塞上秋色,也寫出詩人(身世浮沉漂泊)的感受。
3.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妙處。
示例:(1)這句詩充分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色,描繪塞外雄奇壯觀的獨特風(fēng)光。開闊鮮明,氣勢雄渾。(2)兩句詩講究線條美,一望無際的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 ,線條簡約,物態(tài)畢現(xiàn)。
4.全詩有三層意思,分別是什么?(1)出使路線;(2)沿途風(fēng)光;(3)最新消息。
5.蘇軾稱這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說說你的理解。
這首詩的五六兩句意境雄渾,視野開闊,歷來被人推崇,請簡要說說它好在哪里?這兩句詩充分體現(xiàn)景物的畫面感,大漠向無盡的遠(yuǎn)方延伸,給人以開闊廣袤的感覺?!肮聼熤薄眲t使畫面有立體感,“長河”把畫面分割成兩段,“落日圓”則為被分割的畫面涂上了統(tǒng)一的色調(diào),顯出渾然的氣勢。
這首詩的頷聯(lián)以“征蓬”“歸雁”即景設(shè)喻,用于自比,表達(dá)了詩人(懷念故鄉(xiāng),幽微難言)的內(nèi)心情感。
3.請寫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
①征蓬出漢塞。( ) 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4.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詩歌通過“屬國過居延”和“都護(hù)在燕然”,形象寫出了國勢的強(qiáng)盛,充滿著自豪感。
B.頸聯(lián)兩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幾筆就鮮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蒼茫遼闊而又壯麗雄奇的景象。
C.“大漠孤煙直”就是說沙漠上沒有一絲風(fēng),“長河落日圓”預(yù)示著一天的結(jié)束。
D.末尾兩句寫快達(dá)到目的地時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了詩人那種急于趕赴邊關(guān)以及他對前方將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渡荊門山送別
1.為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1)山隨平野盡(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
(2)仍憐故鄉(xiāng)水( )A.憐憫 B.憐惜 C.憐愛 D.憐恤
2.解釋下列詩句畫橫線的詞語。
(1)江入大荒流:莽莽平原; (2)月下飛天鏡:月亮;
(3)云生結(jié)海樓:海市蜃樓; (4)仍憐故鄉(xiāng)水:始終。
3.對詩的內(nèi)容、寫法理解不符合詩意的一項是( )
A.詩的一開頭,就以明快的手法點明了此行的特點、途中已經(jīng)到達(dá)的地方以及將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詩的頷聯(lián)景象雄闊,頸聯(lián)景象瑰麗。“荊門外”的山川勝景,兼收筆底。尾聯(lián)抒發(fā)詩人作別故土,惜別親友的誠摯。
C.全詩以遠(yuǎn)游起筆,中間寫途中所見景色,最后以惜別作結(jié),過渡自然,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寫景用語著字,也獨具匠心。
D.詩中所寫景物,既有遠(yuǎn)景又有近景,遠(yuǎn)景廣闊而雄偉,近景明朗而秀麗,可見詩人很善于攝取自然景物到詩境中來。
石壕吏
1.詩中描寫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描寫戰(zhàn)爭之慘烈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說明老婦已被官吏捉走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婦人”致詞分為三層,用“‖”在文中標(biāo)出層次,并歸納層意。
望岳
1.這首詩的頷聯(lián),描寫了近望泰山所見的景物,歷來為人所稱道,請你做簡要分析。
這兩句詩運用擬人賦予泰山生命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
2.聯(lián)系全詩,談?wù)勎猜?lián)寫出詩人怎樣的精神和氣概?
體現(xiàn)了詩人不怕阻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絕頂俯瞰一切的氣概。
3.詩中“齊魯青未了”一句寫出了泰山(綿延不絕)的特點,“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高峻)的特點。
4.(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一句直接點明了詩人觀泰山的心情。
5.“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涵了什么樣的人生哲理?
詩句表達(dá)了詩人登上泰山頂峰的決心,表現(xiàn)了詩人敢于征服大自然的氣度。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人生的進(jìn)取如同登高望遠(yuǎn)一樣,只有胸懷寬廣,高瞻遠(yuǎn)矚,才能展望明天,把握未來。
6.請從藝術(shù)手法上對“造化鐘神秀”一句作賞析。
詩句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讓人產(chǎn)生了對神奇泰山的無限神往,“鐘”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xiàn)出泰山的雄壯多姿。
7.“岱宗”指(泰山)“造化”指(造物主也指大地)。
8.這首詩頷聯(lián)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的好,試分析好在何處?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春 望
1.解釋加線的詞:A、家書抵萬金 :書信 B、渾欲不勝簪:簡直
2.鮮花、鳥鳴平時給人以美好愉悅的感受,你怎樣理解詩人“濺淚”“驚心”的獨特感受?
鮮花、鳥鳴平時給人以美好愉悅的感受,在山河破碎,骨肉分離的情況下,人憂心如焚,看到鮮花,聽到鳥鳴,都讓人心驚淚下,這是特殊情況下人的特殊的感受。
3.詩中首句的一個(破)字使人觸目傷懷,一個(深)字叫人滿懷凄然。
4.花濺淚和鳥驚心運用擬人手法,生動感人。
5.全詩抒發(fā)詩人(熱愛國家,眷戀家人)的情懷。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國”是指(國都長安城)。
7.首聯(lián)寫出了作者所望之景,“破”和“深”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破敗荒涼)的畫面。
8.詩的頸聯(lián)運用(夸張)的修辭,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思念)的情感。
9.“一切景語皆情語”請結(jié)合這句話,對詩的頷聯(lián)作一賞析。
詩的頷聯(lián)一反常態(tài),平時給人美好的花朵和婉轉(zhuǎn)的鳥鳴,在作者心中不是勾起愉悅的情感,而是無限的哀愁。這一切都是因為國家命運的坎坷而引起的,景決定于情。
歸園田居
1.解釋加點的詞語:課文中的注釋
2.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xiàn)的是 的遁世思想。
3.頷聯(lián)寫詩人勞動歸來,但有明月陪伴,其中洋溢著詩人 和 。
4.這里的“愿”蘊涵著詩人 的志愿。
5.“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全詩在平淡與 、 與虛景的相互映襯下顯得柔和完美。
6.賞析“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這兩句將勞動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一起,表達(dá)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和向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