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對三部六病法讀傷寒的看法
六病的綱領(lǐng)證:
A表部:(頭,四肢)
太陽?。侯^項強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脈浮,或咳或喘。
厥陰病:手足逆冷,脈微細或欲絕,惡寒,肢節(jié)痹痛。
B 中部:(除外部和里部其它器官)
少陽病:心中熱煩,胸滿,身熱或寒熱往來,咽干口苦,小便黃赤。
少陰病:心動悸,背惡寒,短氣,或脈微細但欲寐。
C里部:(從口腔到肛門的消化系統(tǒng))
陽明?。何讣覍?,發(fā)潮熱,自汗出,大便難。
太陰?。焊?jié)M,脈沉遲,時腹自痛,或吐,或利。
六病的核心證:
太陽?。侯^項強痛
少陽?。盒闹袩釤?div style="height:15px;">
陽明病:胃家實
太陽?。焊?jié)M
太陽?。盒膭蛹?div style="height:15px;">
厥陰?。好}微細或欲絕
十二單證:
太陽病的熱證:頭項強痛,發(fā)熱惡寒,脈浮
少陽病的熱證:心中熱煩,身熱或寒熱往來,咽干口苦
陽明病的熱證:發(fā)潮熱,自汗出。
太陽病的實證:無汗,或咳或喘。
少陽病的實證:胸滿,小便黃赤
陽明病的實證:胃家實,大便難。
太陽病的虛證:腹?jié)M,脈沉遲。
少陰病的虛證:心動悸,短氣,或脈微細。
厥陰病的虛證:脈微欲絕或無脈。
太陰病的寒證是:時腹自痛,或吐或利。
少陰病的寒證:背惡寒
厥陰病的寒證:手足逆冷,惡寒,肢節(jié)痹痛。
表部病
一:表部太陽病:
重點診斷部位:頭部
治則:汗法
主藥:葛根,麻黃
主方:葛根麻黃湯
(表部陽證:太陽?。?div style="height:15px;">
1 葛根麻黃湯證
太陽病,頭項強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脈浮,或咳或喘者,葛根麻黃湯主之。
2 麻杏石甘湯
太陽病,咳而脈浮者,麻杏石甘湯主之。
63條: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3 葛根甘草湯。
太陽癥,但項背強幾幾者,葛根甘草湯主之。
4:麻黃甘草湯
太陽證,無汗,喘咳者,麻黃甘草湯主之。
二:表部厥陰病
重點部位:手足四末。
治則:溫補法(溫通四脈)
主藥:當(dāng)歸,桂枝。
主方:當(dāng)歸桂枝湯。
1 當(dāng)歸桂枝湯證
厥陰病,手足逆冷,脈微細或欲絕,惡寒,肢節(jié)痹痛者,當(dāng)歸桂枝湯主之。
厥陰病,手足常冷者,當(dāng)歸桂枝湯主之。
厥陰病,或手足逆冷者,或四肢脈沉微者,當(dāng)歸桂枝湯主之。
2 桂枝湯證:
12條:太陽中風(fēng),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fēng)。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13條: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fēng),桂枝湯主之。
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dāng)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fù)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
54條:病人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
附:桂枝湯為熱補性方劑,歷代醫(yī)家均認為此方治表虛證,故歸入厥陰病,此方小而效著,另外此處“太陽病”不妥,為保持原文貌,故未改動。
3 當(dāng)歸甘草湯證
厥陰證,脈微細者,當(dāng)歸甘草湯主之。
4 桂枝甘草湯證
厥陰證,手足冷或肢節(jié)痛,桂枝甘草湯主之。
三 表部部證:
1 葛根湯
項背強幾幾,骨節(jié)疼痛,或發(fā)熱惡寒,或無汗,或脈微,或手足冷,葛根湯主之。
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fēng)者,葛根湯主之。
痙蝎?。禾柌。瑹o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太陽病,發(fā)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表部合病:
1 清喉湯主之
咽喉腫痛,發(fā)熱惡寒,頭痛,心煩,脈浮數(shù)者,此為太陽與少陽合病,清喉湯主之。
表部合證:
1 葛根黃芩黃連湯證
頭痛,發(fā)熱惡寒,熱利者,此為太陽陽明合證,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2 大青龍湯證
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此為太陽厥陰合證,大青龍湯主之。
38條:太陽中風(fēng),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fēng)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目閏 ,此為逆也。
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
3 麻黃湯證:
發(fā)熱惡寒,身疼痛,無汗而喘,脈浮緊者,此為太陽厥陰合證,麻黃湯主之。
4:小青龍湯證
咳喘吐涎沫者,此為太陽太陰合證,小青龍湯主之。
5 射干麻黃湯證
喉炎為病,或咳,或嘶啞,或呼吸緊迫,或嘔,或吐者,此為太陽太陰合證,射干麻黃湯主之。
肺痿篇: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6 麻黃附子細辛湯
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之湯主之。
(太陽少陰合證)
7 麻黃附子甘草湯證
302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fā)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發(fā)汗也。
本文言,是指除前面麻黃細辛附子湯證外,無其他證而言,只因日子多了二三日,所以用了本方,此兩條均為太陽少陰合證。
8 桂枝麻黃各半湯證
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脈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人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9 桂枝二麻黃一湯證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六,表部兼證
1 桂枝加葛根湯證
汗出惡風(fēng),項背強幾幾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14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fēng)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2 桂枝加附子湯證
汗出漏下不止,小便難,惡風(fēng),四肢微急,口不渴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20條: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fēng),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3 葛根加半夏湯證。
頭項強痛,無汗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附:此處嘔應(yīng)為太陰證)。
4 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證。
手足逆冷,脈微欲絕,干嘔吐涎沫者,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主之。
5 小青龍加石膏湯證
咳喘吐涎沫,心煩者,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表部局部病
1 調(diào)神湯證
脈溢,心煩,易怒,頭昏,失眠,記憶力減退或譫語或狂躁,調(diào)神湯主之。
2 調(diào)肺湯證
咳喘,或發(fā)熱,或咯痰者,調(diào)肺湯主之。
3 理目湯
眼之為病,或視物不清,或目赤流淚,或頭痛,或眼底有病變者,理目湯主之。
4 理鼻湯證
鼻之為病,流涕,頭痛,或鼻塞者,理鼻湯主之。
5 除風(fēng)利濕湯
皮膚為病,或身癢,或皮疹者,除風(fēng)利濕湯主之。
6 消斑解毒湯
皮膚紅斑,或腫,或痛,或發(fā)熱者,消斑解毒湯主之。
7 調(diào)滋湯
肺癆為病,或發(fā)熱,或咯血,或咳,脈數(shù)者,調(diào)滋湯主之。
8 補陽還五湯
半身不遂者或肢體運動障礙者,補陽還五湯主之。
9 理心復(fù)脈湯證
肢節(jié)冷痛,無脈,或脈微欲絕,或肢節(jié)潰爛者,理心復(fù)脈湯主之。
中部病
中部少陽病
診斷部位:胸部
治則:清法
主藥:黃芩,柴胡
主方:黃芩黃連湯
1 黃芩黃連湯證
少陽病,心中煩熱,胸滿,發(fā)熱或往來寒熱,咽干口苦,小便黃赤,黃芩柴胡湯主之。
2 白虎湯證
少陽病,發(fā)熱,脈滑,或自汗出,或神昏譫語,或出血者,白虎湯主之。
219條: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口不仁,面垢,遺尿,發(fā)汗而譫語,下之則額上出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白虎湯主之。
350條:傷寒脈滑而厥,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3 黃連阿膠證
少陽病,心中熱煩,或心悸,或肢體抽搐,或譫語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303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4 梔子豉湯證
少陽病,胸中煩,或心下結(jié)痛者,梔之豉湯主之。
76條: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fù)顛倒,心中懊惱,梔之豉湯主之
77條: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5 豬苓湯證
少陽病,心煩發(fā)熱,小便淋痛,小便不利或尿血者,豬苓湯主之
223條: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6半決瀆湯證
少陽證,但小便不利,浮腫者,半決瀆湯主之。
7 芍藥甘草湯證
少陽證,腳攣急,或自汗出,或心煩,或微惡寒,或脈浮,或小便數(shù)者,芍藥甘草湯主之。
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fù)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fù)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8 小陷胸湯
少陽病,胸中滿而痛,微熱,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138條:小結(jié)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9 梔子柏皮湯證
少陽證,心中熱煩,身目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261條:傷寒身黃,發(fā)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10 大黃黃連瀉心湯證
少陽證,心中熱煩,心下按之痛,咽干,小便黃赤,或吐血,或衄血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154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guān)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11 黃芩甘草湯證
少陽證,但心中熱煩者,黃芩甘草湯主之。
12 柴胡甘草湯證
少陽證,但胸滿者,柴胡甘草湯主之。
中部少陰病
診斷部位:心區(qū)
治則:溫補法
主藥:人參,附子
主方:人參附子湯
1 人參附子湯證
少陰病,心動悸,短氣,背惡寒,或脈微細,或但欲寐者,人參附子湯主之
2 炙甘草湯證
少陰病,心動悸,脈結(jié)代者,炙甘草湯主之
177條: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3 生脈散證
少陰證,心動悸,自汗出,脈微或脈大無力,或血壓低者,生脈散主之。
4 甘麥大棗湯證
婦人雜病篇: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5 團魚丸證
少陰病,諸虛癆不足,或身瘦,或易病,或身體惡寒,或身體無力者,宜服團魚丸。
6 人參甘草湯證
少陰證,心動悸,短氣者,人參甘草湯證。
7 附子甘草湯證
少陰證,背惡寒,或身惡寒,無熱者,附子甘草湯主之。
中部部證
1小柴胡湯證
往來寒熱,心煩喜嘔,胸脅苦滿,口苦咽干,或嘔而發(fā)熱,小柴胡湯主之
96條:傷寒中風(fēng)五六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心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脅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101條:傷寒中風(fēng),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癥而下之,若柴胡湯證不罷者,復(fù)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
379條,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必有表復(fù)有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fù)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表半在里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shè)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中部合病:
1竹葉石膏湯證
五心煩熱,虛贏少氣,或衄血,或嘔血,或下血者,此為少陽與少陰合病。
396條: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五:中部合證
1 茵陳蒿湯證
發(fā)熱身目黃,小便赤,大便難者,此為少陽陽明合證,茵陳蒿湯主之。
236條: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
(此方為治肝病的基本方,急慢性肝炎均宜用之)
2梔子干姜湯證
心煩熱,時腹自痛,或下利,或大便溏者,此為少陽太陰合證,梔子干姜湯主之。
80條: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
3梔子厚樸湯證
心煩熱,腹脹者,此為少陽太陰合證,梔子厚樸湯主之。
79條: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
4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
胸肋滿,心煩口渴,往來寒熱,時腹自滿,大便溏者,此為少陽太陰合證,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復(fù)下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5大柴胡湯證
103條: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本條為少陽,太陰,陽明合證).
6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胸滿煩驚,或身重,或譫語,或小便不利者,此為少陽少陰陽明合證,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7 真武湯證
背惡寒,心下悸,小便不利,或身重,或下利者,此為少陰太陰合證,真武湯主之.
82條: 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316條: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嘔者,眞武湯主之。
8 陽和湯證
蝕骨寒蝕,或諸疽無陽證者,屬少陰太陰合證,陽和湯主之.
六 中部兼證
1 柴胡加大黃湯證
胸脅苦滿,大便難者,柴胡加大黃湯主之.
2 柴胡加芒硝湯證
胸協(xié)苦滿,潮熱,大便硬者,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104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以小柴胡湯以解外,復(fù)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3 附子瀉心湯證
心中熱煩,心下痞,口燥咽干,小便黃赤,背惡寒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155條:心下痞,而復(fù)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4 白虎加人參湯證
168條: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fēng),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dāng)?shù)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69條: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中部局部病:
1 調(diào)心湯證
凡心之為病,脈澀,疲乏無力,或心悸短氣,或心區(qū)疼痛,或忐忑不安,或心電圖異常,或血壓異常,或血脂過高,調(diào)心湯主之.
2 調(diào)腎湯證
腎之為病,小便不利,或浮腫,或尿痛,或尿少,或腰痛,或發(fā)熱,或尿化驗異常者,調(diào)腎湯主之.
3 解肌湯證
關(guān)節(jié)腫痛,或血沉快,或皮下小結(jié),或皮膚紫斑,或心下悸短氣,或為風(fēng)心病者,解肌湯主之.
4 降壓湯證
高血壓病,頭昏而悶,或尿異常而腫,或腦供血不足而眩,或心供血不足而痛,或眼供血不足而霧者,降壓湯主之.
5 調(diào)經(jīng)湯證
凡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止,或逾期不至,或頭痛,或小腹痛者,調(diào)經(jīng)湯主之.
6 調(diào)心安胎湯證
凡婦人胎動不安,或易流產(chǎn),或脈澀不孕者,宜服調(diào)心安胎湯.
7 攻堅湯證
凡腫瘤,囊腫,YONG疽,瘰疬者,攻堅湯主之.
8 雞甲散證
諸 癜/積,聚,納呆者,宜服雞甲散.
9 醫(yī)黃丸證
皮膚萎黃,消瘦,或貧血者,醫(yī)黃丸主之.
10 斷白湯證
婦人帶下,斷白湯主之.
11 通乳湯證
凡產(chǎn)后乳少者,通乳湯主之.
里部陽明病
診斷部位:下腹
治則:下法,吐法
主藥:大黃,芒硝
主方:大黃芒硝湯
1 大黃芒硝證
陽明病,胃家實,發(fā)潮熱,自汗出,大便難者,大黃芒硝湯主之
2 大承氣湯
嘔吐下利篇: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fù)發(fā)者,以病不盡故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
3 小承氣湯
陽明病,腹脹滿,大便難者,小承氣湯主之。
208條: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250條: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fā)汗后,微煩,小便數(shù),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4調(diào)胃承氣湯證:
陽明病,潮熱,自汗出,或大便硬者,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
207條: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diào)胃承氣湯。
248條: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
5 十棗湯
陽明證,腹水,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小便少,身重,脈遲或脈平者,十棗湯主之。
152條:太陽中風(fēng),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此方治腹水有效,但易傷正氣,慎用之。
6 麻仁丸證
陽明病,常大便硬或難排者,宜用麻仁丸。
7 大陷胸丸
陽明病,發(fā)熱,口渴不欲飲,腹?jié)M,咳逆,喘鳴迫塞,苔膩有芒剌,脈滑者,大陷胸丸主之。
陽明病,癲狂初起,脈滑者,服大陷胸丸。
8 瓜蒂散證
陽明證,癲狂,脈平或滑者,可吐之,宜服瓜蒂散。
(此方多兇猛,宜慎用)
9 大黃甘草湯證
陽明證,但口燥,大便難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10 芒硝甘草湯證
陽明證,但大便燥結(jié),脈平者,可服芒硝甘草湯。
二:里部太陰病
診斷部位:上腹
治則:溫補法(健脾溫中)
主藥:蒼術(shù),干姜
主方:蒼術(shù)干姜湯
1 蒼術(shù)干姜湯證
太陰病,腹?jié)M,時腹冷痛,或吐,或利者,蒼術(shù)干姜湯主之。
2 旋覆代赭湯證
太陰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或吐逆者,旋覆代赫湯主之。
161條: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赫湯主之。
3 吳茱萸湯證
太陰病,食谷欲吐,或頭痛,干嘔吐涎沫,或吐利,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4 五苓散湯證
太陰病,煩渴,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或下利者,五苓散主之。
71條: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身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6 大建中湯證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頭足,上下痛而不能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7 半夏干姜散湯證
干嘔,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8 橘皮竹茹生姜湯證
太陰證,妊娠嘔吐者,宜服橘竹茹生姜湯。
9 厚樸湯證
太陰病,腹脹滿,口不渴者,厚樸湯主之。
10 蒼術(shù)甘草湯證
太陰證,但腹?jié)M或下利者,蒼術(shù)甘草湯主之。
11 干姜甘草湯證
太陰證,但時腹冷痛,干姜甘草湯主之。
里部部證
1 大黃生姜瀉心湯證
腹?jié)M而嘔,心下痞硬,或腹中鳴,嘔吐下利,或大便難者,大黃生姜瀉心湯主之。
里部合?。?div style="height:15px;">
1 大黃牡丹皮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