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民俗博物館,坐落于獅子林東側古宅內,建筑面積約500多平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1月蘇州建城2500年時正式開放。蘇州民俗博物館藏品2000余件,展出約500余件。
蘇州民俗博物館現(xiàn)有“婚俗、生俗、節(jié)俗、壽俗及吳歌風俗”五個展廳。由“人生禮儀、歲時節(jié)令和吳歌風情”組成了館內基本陳列。
婚俗展覽復原陳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漢民族的婚禮模式;節(jié)俗廳把舊時虎丘山塘街出土全部儀仗再現(xiàn)觀眾面前;食俗廳正中,陳列一座比較典型的蘇州家居廚房模型。
江南寄名習俗
古代,人們?yōu)榱俗约汉⒆咏】甸L壽、幸福美滿,往往有給孩子寄名的風俗。
江南一帶,家長怕自己家“福分”不夠,因而去找一家福大的人家,把自己家小孩名義上算成那家福大人家的孩子,從而使孩子順利成長。
那戶福大人家的家長,便成了這個孩子的寄父(寄爺)、寄母(寄娘),那個孩子便成了他們的寄兒子或寄女兒,這兩戶人家便結成了“寄親”。
收寄孩子的那家,總是多子女家庭。舊時,多子多女就是福氣,是否貧賤并不重要。京劇《打姪上墳》中財主陳伯愈很羨慕帶著六個兒子到他家去蹭飯吃、要求施舍的窮人張公道,有這樣的唱詞:“張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陳伯愈年半百無有后苗”。
在接收寄兒子家庭的門口,靠上一架長梯,長梯上方放置一面篩子。小兒家事先準備好一只寄名袋,寄名袋過去香燭店有售,買來后就中寫有小兒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把此寄名袋從長梯的蹬間空隙中傳進寄父家,掛在家堂之上。到了孩子長大結婚前,此寄名袋仍須取回。
寄兒子家總是要送一些禮物給寄父母。至于寄父母送給寄兒子的禮物,第一次一定會包括一塊包袱、一個領子(衣服領子)以及一個肚兜,以諧“包領大”之音(吳地肚、大諧音)。
另一種情況,也有寄名到廟里去的。孩子出生滿月后,父母將嬰孩帶到道觀寺廟,請道士、和尚取一個道名或法名,叫“寄名”。寄名時,出家人要給孩子一些東西,比如僧衣、道衣等等。最突出的是寄名符和寄名鎖(索)。
《金瓶梅》里的吳道官除給西門慶的兒子許多東西外,還給了一付銀項圈,上寫“金玉滿堂,長命富貴”,還有一道朱書黃綾符,上寫“太乙司命,桃延合康”,銀項圈和黃線符就是寄名鎖和寄名符了。
等到家長認為孩子已經(jīng)自己成熟成長,寄名關系便終止了。終止關系的儀式叫“還俗” “拔袋”,也就是把寄名時交給寺廟的寄名袋取回來,回到世俗中來。
包領大與寄名袋
發(fā)祿袋
發(fā)祿袋又叫“利市袋”。宋代古籍《夢梁錄》稱它為“百事吉”。
發(fā)祿袋由松柏枝、萬年青葉子、古銅錢、竹筷子、絲綿、棉線扎成,松柏象征長壽;萬年青象征繁榮昌盛;筷子象征早生貴;絲綿象征子孫綿延;絲綿染成紅色表示大吉大利;古銅錢象征財源茂盛;棉線象征美滿和睦。
江南民間婚慶時用發(fā)祿袋懸掛于床帳或蓋房時掛于房梁,含有吉祥的寓意。等到家庭有重大活動時取出,新建住房的正粱上有的人家甚至還用金屬銅編成發(fā)祿袋,稱銅發(fā)祿。
上面或刻和合二仙。據(jù)說新婚鋪床時,先攤席,后鋪褥被,并要在被里放5只紅蛋、4只團子,在床上兩邊掛青龍(即銅發(fā)祿、銅元寶及銅錢串),4面掛吉祥如意繡件,正中掛發(fā)祿袋。
清末如意發(fā)祿袋
抓周
抓周,中國傳統(tǒng)風俗,現(xiàn)是東亞國家一種小孩周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
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tǒng)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
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并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fā)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
抓周盤
蘇州民俗博物館民俗藏品
盛澤人叫這類盛茶的罐子為“錫得”,或是最早都是錫制。平常放一些糕點米粉之類。
鳳舟燈
龍舟燈
蘇州民俗博物館其他民俗藏品
本內容圖片資料均為樂藝會圖庫資料。
文字整理自網(wǎng)絡資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