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我們一日也不可缺少的調味料,沒有鹽,食物便沒有味道,更為重要的是,鹽中的氯離子和鈉離子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攝入不足,身體便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現(xiàn)代人是不會出現(xiàn)缺鹽的問題的,因為鹽作為一種基礎的調味品,隨處都可以買到,而且價格十分低廉,但在古代就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了。在古代,鹽有官鹽和私鹽之分,官鹽即為官府售賣或準許售賣的鹽,而私鹽則是沒有取得售賣資格而私自制造和販賣的鹽。
在古代,官鹽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很多窮苦百姓因為買不起鹽而患上了疾病,從而導致死亡。
這令人感到有些疑惑,鹽這么容易取得的東西,為什么要賣這么貴呢?老百姓既然買不起,為什么不自己弄些海水回來曬鹽呢?這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不會曬,一個是不敢曬。曬鹽有什么難的?把海水放在太陽底下曬不就能得到海鹽了嗎?的確,將海水放置在太陽底下曬干就能夠得到很多白色粉末,但這些白色粉末并不是可以長期食用的精鹽,而是粗鹽。
海水之中可不僅僅有鹽,還有很多其它的物質,所以粗鹽之中除了含有氯化鈉之外,還有氯化鎂等諸多雜質。
這樣的鹽吃起來不僅味道苦澀,還會引起腹瀉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如果長期食用則可能因為重金屬中毒而危及生命。老百姓只會曬粗鹽,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把粗鹽變?yōu)榫},而曬鹽的核心技術就掌握在官府手里,所以老百姓自然沒有辦法私自曬鹽。那么粗鹽到底如何才能變成精鹽呢?第一步要把大量的粗鹽重新融入到海水中,這樣就獲得了飽和的濃鹽海水。
第二步向濃鹽海水中添加碳酸鉀,使之與鈣鎂離子反應生成沉淀物,再將其過濾出去。
第三步,取出約五分之一左右的海水,將剩余海水加熱熬煮直至熬干,這樣就得到了更純凈一些的粗鹽。第四步,將這些粗鹽再倒入第三步留出的五分之一濃鹽海水之中,煮至沸騰并進行充分攪拌,然后將這些海水倒掉,留在容器底部的就是沒有雜質的精鹽了。什么原理?原理就是不同物質在不同溫度的水中溶解度不同,大多數(shù)物質的溶解度會隨著水溫升高而提升,但氯化鈉卻幾乎沒有變化。
當水溫升高后,粗鹽中的其它雜質便溶解到了水里,而由于氯化鈉的溶解度幾乎沒有變化,所以無法再繼續(xù)溶解進飽和的濃鹽水中,自然就留了下來。
古代人對科學原理不甚了解,曬制精鹽的方法是長期摸索得出的,普通人自然無從得知,即便一些鹽民將方法泄露出來,老百姓也是不敢曬制私鹽的。為什么呢?因為在古代,制造、販賣、購買私鹽都是非常重大的罪過,因為一方面國家要通過控制食鹽來控制人民,另一方面食鹽也是國家重要的經(jīng)濟來源。
漢朝時期,鹽稅可以達到國家全部稅收的20%,而到了宋朝更是神奇,鹽稅收入居然達到了國家稅收的四分之三。
在宋朝,要想賣鹽,先得買“鹽商的資格”,有了這個資格,才能買“鹽引”,也就是賣鹽的憑證,然后才能買鹽,這一路買下來都是高價,最終這些錢都會體現(xiàn)在鹽價上,這讓老百姓苦不堪言。由此可見,如此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官府自然是要牢牢把控,老百姓完全不敢曬制私鹽,更為可笑的是即便是制鹽曬鹽的鹽民,也只能先將自己曬制的食鹽低價賣給官府,然后再到市場上高價買回來,絕對不可以私藏留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