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弊釉唬骸坝谥?,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譯文】《詩經(jīng)》上又說:“鳴叫的黃鳥,只棲息在山丘上?!笨鬃诱f:“小黃鳥棲息在山丘上,是它知道它應(yīng)該停留在什么地方,難道人還不如鳥嗎?”
【張居正講解】《詩》,是《小雅·緡蠻》篇。緡蠻,是鳥聲;丘隅,是山阜樹多的所在。詩人說:“那緡蠻的黃鳥,都棲止于山阜樹多的所在?!笨鬃幼x這兩句詩,因有感而說:“黃鳥是個微物,于其止也,尚曉得所當止的好處,人為萬物之靈,豈可反昧其所止,而禽鳥之不如乎?”夫鳥所當止的是林木,人所當止的是至善??鬃咏桫B以警人,而曾子引之,以見人當知所止也。
【今評】“止”很重要,它代表了一種節(jié)制和限度。在古代中國,有很多關(guān)于多元和節(jié)制、知足的思想火花,人們應(yīng)該知道自己的道德界限和行為準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孔子的意思就是說,難道人卻連那黃鳥也不如嗎?“知其所止”,即鳥都知道所止,都知道棲息在它應(yīng)該棲息的地方,難道人還不如鳥嗎?如果人不守和諧安樂,他就不如鳥。他只知道征戰(zhàn),只知道霸權(quán),只知道去踐踏別人的人權(quán)。如果個體不守社會的秩序,不守人倫禮節(jié),那這樣的人,孔子認為禽獸不如?!对娊?jīng)》所說的和孔子所說的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閃爍著人文理性的光輝,是人的自省和反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