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息肉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病變之一, 臨床上患者會有腹痛、 便血、 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而部分患者無任何癥狀,多在胃腸鏡檢查中發(fā)現。
息肉病理上可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 其中腫瘤性息肉有癌變風險 。 病因與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西醫(yī)治療以內鏡下切除為主, 但復發(fā)率高。
中醫(yī)在治療息肉,尤其小息肉,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
“ 息肉 ” 最初見于《靈樞· 水脹篇》 : “ 腸覃何如? 岐伯曰: 寒氣客于腸外, 與衛(wèi)氣相搏, 氣不得榮, 因有所系, 癖而內著, 惡氣乃起, 息肉內生 ”。 胃腸息肉主癥為腹痛、 便血、
腹瀉或便秘、 大便有黏液等, 屬于中醫(yī)學 “ 腹痛 ”“ 腸覃 ”“ 便血 ”“ 泄瀉 ” 等范疇。
本病病位在胃腸, 與脾胃最為密切。 病因雖多, 但以飲食所致為最。
不知道你發(fā)現了沒,現在很多朋友,甚至有些小朋友,大多存在一個“胃強脾弱”的問題,所謂,胃強,就是食欲好,容易餓,但脾弱,脾氣虛,不能消化。
長期以往,導致積滯胃腸,化熱生火,胃火更盛,又導致脾氣更虛,越熱越想吃,越吃脾越差,惡性循環(huán)。
總結: 胃強脾弱, 積熱內郁是胃腸息肉的基本病機; 另一方面, “ 脾胃傷, 則百病生 ”, 食積氣滯,化熱成毒, 血瘀必成,形成息肉。本病屬積熱為本, 而痰濕、 血瘀等病理因素為標。
患者, 女, 28 歲,初診主訴: 上腹部疼痛 2 月。 刻下癥: 中上腹隱痛, 吞酸, 面部痤瘡 1 年余, 大便干結如羊屎, 舌質紅, 苔黃, 舌體龐大, 重舌, 脈細。
胃鏡檢查提示: 胃底至胃體大彎側可見 20 余枚大小約 0.1 ~ 0.4 cm 息肉, 幽門螺桿菌: 陰性。胃鏡診斷為: 胃多發(fā)息肉。
中醫(yī)診斷: 胃脘痛。 證屬積熱火毒, 腑氣閉塞。 治宜消積導滯, 清熱通腑。
處方: 生白術 、枳殼 、 牽牛子、檳榔、 萊菔子 、 蒲公英、白頭翁、 赤芍、 牡丹皮、生何首烏、連翹、 甘草 。 10 劑, 每日 1 劑, 水煎服。
二診: 胃脘痛減輕, 大便黑, 粘膩, 日行 1 次, 手心熱, 脈細,苔白膩。 余熱未清, 上方加地骨皮 , 10 劑。
三診: 胃不痛, 痤瘡減輕, 大便通暢, 脈細, 舌質淡紅, 苔白。 以上方為基礎加減間斷服用 6 個月后患者面部痤瘡消失,隨訪一年半,復查胃鏡均未見息肉。
患者青年女性, 素體脾虛, 加之飲食不節(jié), 積熱火毒, 納運失司, 發(fā)于內可見胃脘痛、 便秘、 胃息肉等癥,發(fā)于外可見痤瘡, 治以健脾消積, 通腑瀉熱, 清熱解毒。
方中生白術、 枳殼消補兼?zhèn)洌?積熱于中, 積去熱除, 牽牛子、檳榔、 萊菔子下氣寬中, 消積;
生何首烏清熱解毒、 潤腸通便;
蒲公英、 白頭翁、 連翹涼血解毒; 赤芍、 牡丹皮散血清熱;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共有消積導滯、 清熱通腑、 涼血解毒之功。 后兩次復查胃鏡均未見復發(fā)。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