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解一句話:字如其人!這里人,不是人品,而是人對藝術(shù)的性情和追求,啟功的恩師溥心畬先生說的非同貼切:
書畫之道,經(jīng)史為上,詩詞在后;畫在字下,而字又以小字為上,凡必先悟而后得;由悟而生,往往工妙。
對藝術(shù)的追求,應(yīng)該是境界至上,技法次之!沒有境界,寫得再好,畫得再美,不過也是“字匠、畫匠”而已!
歐陽詢的原作
境界是“道”,技法是“術(shù)”,以道馭術(shù),術(shù)必成。離道之術(shù),術(shù)必衰。
想悟“道”,一定要“經(jīng)史為上,詩詞在后”,多多書法史,多讀讀名家的帖,你會重新認識書法之道,對于橫平豎直的字體,書圣王羲之早有定論:
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齊,便不是書法,但得其點畫耳?!豸酥额}衛(wèi)夫人》
王羲之萬萬沒有想到,千年之后的今天,還有人把這種“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形同印刷的字體奉為奉為圭臬,奉為神品,不知道書圣有何感想!
田英章與歐陽詢對比
而田英章老師把楷書寫的呆板僵硬,形同印刷體,這種字體是沒有靈魂的,毫無境界可言,至于其弟子稱他們“超越歐陽詢”,只能說沒有好好讀帖,看不到歐陽詢的神韻而已!
相對而言,其哥哥田蘊章說得很中肯:“勸君學(xué)歐莫學(xué)田”、“欲要趕上歐陽詢,今生已不能,來生亦不易?!边@才是大師的胸懷!
歐陽詢深得王羲之變化之道,看似平穩(wěn)方正的點畫和間架之間,蘊含著無窮的變化,而能體現(xiàn)這種變化最佳的法帖,便是這本受唐太宗李世民敕書的《九成宮醴泉銘》。
如今存世的《九成宮碑》最好的拓本乃是宋拓的“李祺本”與日本的“三井本”,兩種版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漫漶,對于初學(xué)者是一種障礙。
單純歐楷而言,歷史涌現(xiàn)了很多歐楷大師,光清代就有黃自元、林則徐、成親王永瑆、姚孟起等等,均有臨摹《九成宮碑》傳世!
尤其是姚孟起臨摹《九成宮碑》(《姚孟起臨九成宮碑》),能達到“重影”的地步,被歐楷名家白蕉、鄧散木所推崇,是近300多年難得歐楷大師!
《姚孟起臨九成宮碑》
姚孟起出身低微,一生僅得“貢生”,是一位典型的民間書法高手,靠楷書、隸書,他名滿大江南北,又能作畫、治印,皆古拙不凡。
姚孟起與歐陽詢楷書對比
作為一名讀書人,他把自己的藝事心得升華到理論高度,訴諸文字,為后人留下了一份雖算不上豐盛卻很別致開胃的精神食糧——《字學(xué)臆參》及《書論二則》,對書法本體、書法藝術(shù)美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潛心思考和探索,成為清代少有的書法著作。
姚孟起屬于典型的文人書法,一生以臨摹歐陽詢逼肖,他的書法秀美超絕,滿紙“書卷氣”,堪稱歐陽詢再世!實在珍貴了!
姚孟起與歐陽詢楷書對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