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書壇近年脫穎而出的楷書高手于銘洪是一名頗具創(chuàng)作實力的書法家。他不但贏得了“絲綢之路”全國書法作品展的最高獎——優(yōu)秀作品獎,還榮獲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三等獎。
讀于銘洪的楷書作品,我深切地感受到其筆下漢字獨具的魅力。他的作品不僅傳遞出一種獨有的文化元素和藝術品格,而且使我仿佛觸摸到了他的心靈,體會到了他的別樣情懷。
于銘洪在楷書藝術上取得如此佳績,是他長時間積累的結果。雖然沒有得到過名師的指點,也沒有經過專業(yè)學習,但是他憑借二十多年如一日超乎常人的勤奮和善悟,逐漸進益。
若想探究于銘洪的書藝之路,那就得從上世紀90年代說起。那時剛進入書法海洋里尋覓的他,對北魏造像題記及北魏墓志尤為鐘情,常常被那些具有方筆之極軌、桀驁不馴、寬博散逸、豐富多樣的藝術特色所吸引。
為實現自己的楷書夢想,于銘洪帶著從經典開始、取法古人的學習理念,著手于書法人的必修之課——臨摹。在他看來,臨摹是前提、是基礎,失去臨摹就會失去藝術精神的根源。于是,他一頭扎進了《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碑》《張黑女墓志》《元略墓志》《李謀墓志》等碑中。通過反復描摹臨仿、精妙融合,他最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風格取向。
于銘洪深知,楷書作為實用書體,有著其自身的審美體格和規(guī)矩,要想寫好絕非易事,若想在此領域有所突破與取得成就則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歷來很多書家都把楷書當作基礎,學習一段時間后就會轉入其他書體的學習??墒?,一種與生俱來的執(zhí)著使于銘洪在明確了自己的學習及發(fā)展方向后,一直把清代趙之謙、康有為、于右任、李叔同以及當代的孫伯翔等碑學大家作為楷模。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審美標準的改變,當下楷書創(chuàng)作更加看重情調、意境等方面的追求。為彰顯個性,從樸實生動的北魏造像及墓志中尋得意趣,于銘洪近年來又涉足了對唐楷的研習。
然而,唐楷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可圈可點,其法度的森嚴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因此它給當代書家的創(chuàng)作留下的是相對狹小的空間。
于銘洪知難而進。在創(chuàng)作中,他將魏碑的樸實、生動與唐楷的結字嚴謹、點畫精準相糅合,用筆嚴謹中寓靈動,結構精整中見疏闊,意韻清朗中得虛靜,形成了平和簡練、古樸儒雅、自然有度的書藝風貌。這凸顯了他對古法借鑒的精準、碑帖融匯的妥帖、用筆結字的嫻熟。
為了能夠科學、準確、系統、深刻、及時地發(fā)現并解決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于銘洪極為注重對書法理論的研讀,并且頗有心得。他說,縱觀歷代書法理論,從執(zhí)筆、用筆到謀篇布局都論及“虛”和“實”的問題。在書寫過程中,用筆的“按”、用墨的“濃”和“濕”為“實”,“提”“淡”和“飛白”則為“虛”。一味地“虛”,只會導致不端莊、不沉穩(wěn),淡然無味甚至浮躁;而過度強調“實”,則會有造作之嫌。因此,書家如果想把“虛”“實”之間的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除了要有較高的審美眼光外,還要有大量的訓練積累。這種訓練剛開始時可以多些刻意,但隨著藝術感覺和認識的提升,會漸漸變得習慣性和自然化。
楷書創(chuàng)作雖然大都以“實”為根基,但如果過于“實”,則容易千篇一律、單調乏味,作品的美感也將大打折扣。因此,書法創(chuàng)作就要像兵法中講的那樣,避實而就虛,虛實相轉,克服用兵如常的思維,才能出奇制勝。
然而,學習書法光靠勤奮、刻苦是不夠的,還必須更新觀念,講究科學的方法。一如點畫作為漢字的基本元素,只有掌握了它的正確書寫方法,才能打好優(yōu)美的造型基礎。
體會和領悟碑帖的線條質量,甚至是通篇所蘊含的意趣,是臨摹碑帖的關鍵所在。在于銘洪看來,只有做到形神兼?zhèn)洌R摹的水準才臻上乘。為形似于原作,他每次都一筆一畫地反復對照,將間架結構熟記于心。
作為一名自學有成的書法家,于銘洪清醒地認識到,書法藝術發(fā)展至今,許多經典碑帖出現了多種拓本或摹本,只有原始的拓本才更加接近書者當時的真實狀態(tài),故初學者應盡量選擇最原始的拓本臨摹。學習書法須深研傳統,秉承古人精髓,方能窺得藝術堂奧。他還認為,楷書應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在行筆過程中需要注意提按和使轉動作,這樣的線條才會更有生命力。
于銘洪之所以擁有非同一般的楷書創(chuàng)作能力,正是緣于他既有過硬的臨摹本領,又有勤動腦筋的良好學習習慣。特別是為提升學習興趣,他還常常根據碑帖篇幅的長短進行選擇:凡篇幅短的碑帖,他就通篇臨習;如果是長篇的碑帖,則會選擇精彩和有代表性的局部進行臨習。
在二十多年學書經歷中,雖然也走過一些彎路,但他理論、實踐兩方面的成功經驗無疑對初學者有著不一般的啟發(fā)。
他坦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對每一種字體都作透徹的認識和把握,所謂的諸體俱能是不合適的。同時,創(chuàng)作初期選擇的書寫內容最好多些臨得熟的字,這樣可以增強自己創(chuàng)作的信心。在創(chuàng)作中必須運用好臨帖過程中得到的“法”,因為“法”就是規(guī)律性和規(guī)范性的東西。
除了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之外,于銘洪還強調,創(chuàng)作時一定限度的自由發(fā)揮是體現作品個性的方式。如果只會自我發(fā)揮,又不知領會傳統,那是稱不上創(chuàng)作的。
在苦練技法的同時,于銘洪極為注重字外功夫的修養(yǎng)。他常常以自學書法的鉆勁去學習文學、美學、歷史等。他堅信只有各方面的修養(yǎng)均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彰顯出書法藝術的高格調。
于銘洪用二十多次入選全國大展、近十次摘金奪銀的實力,證明了他在書法創(chuàng)作方面的才華和發(fā)展?jié)摿ΑT诖?,我們預祝于銘洪的藝術創(chuàng)作取得更大成功!(于銘洪,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楷書委員會委員)
更多于銘洪作品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