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3 |
[ 2005-9-14 7:44:00 | By: 成 功 ] |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3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評分人 得分 一、知識積累(25分) 1.給下列加點(diǎn)的字注音。(4分) 怫然( ) 休鋟( ) 隴畝( ) 猖蹶( )( ) 舴艋( ) ( )社稷(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含義。(3分) (1)等死,死國可乎( ) (2)復(fù)立楚國之社稷( )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 ) (5)蓋追先帝之殊遇( ) (6)斜暉脈脈水悠悠( ) 3.指出下列加點(diǎn)詞古今義。(4分) (1)抑亦人謀也 古義: 今義: (2)遂用猖蹶 古義: 今義: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 今義: (4)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古義: 今義: 4.解釋下列多義詞的含義。(2分) (1)遺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深追先帝遺詔 ( ) (2)效 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 ) 不效,則治臣之罪 ( ) 5.選擇詞義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項( A.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抱恨終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C.后值傾覆 檣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6.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C.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D.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分) (1)《破陣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詩句是 , ;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概括地再現(xiàn)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的句子是 , 。 (2)寫出兩句描寫春天的古詩句: , 。 (3)古代送別詩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詩句,雖只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著悠悠不盡的 情思,達(dá)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shù)效果。請寫出你學(xué)過的這樣的詩句: , 。 (4)諸葛亮寫《出師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文中作者揭示后漢滅亡原因的句子是 , , 。 (5) ,弓如霹靂弦驚。 (6)過盡千帆皆不是, 。 二、閱讀理解(45分) (一) (14分)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本段節(jié)選自《 》,作者是 。(2分) 2.下面詞義解釋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2分) A.崩殂(死?;实鬯澜?#8220;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別厚待) C.恢弘(氣勢宏大) D.引喻失義(說話中稱引譬喻不恰當(dāng)) 3.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與“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廣故數(shù)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C.今亡亦死 D.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下面加點(diǎn)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危急存亡之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無敵國外患者 C.蓋追先帝之殊遇 籠蓋四野 D.以塞忠諫之路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5.下面加點(diǎn)的部分不能連讀的一項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6.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文中的“益州”指蜀漢,“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B.作者分析形勢先說不利的主觀條件,后說有利的客觀條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先從正面說,再從反面說。 D.本段的主旨句是“誠宜開張圣聽”,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建議。 7.這段文字分析了蜀國的內(nèi)外形勢,作者的用意是( )(2分) A.表達(dá)對“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懷念。 B.贊揚(yáng)侍衛(wèi)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達(dá)出師伐魏以報效先帝的決心。 D.希望劉禪認(rèn)識形勢的危急,實施廣開言路的政策。 (二) (16分)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日:“君與俱來。”庶日:“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1.解釋上文中加點(diǎn)字。(2分) 躬: 每: 惟: 詣: 2.補(bǔ)出省略的詞語。(2分) (1)時先主屯( )新野 (2)君與( )俱來 3。填空。(2分) (1)三個臭皮匠,頂個 。 (2)徐庶進(jìn)曹營, 。 (3)“臥龍”指 ,三國故事中有一外號“鳳雛”的人是 。 4.簡答。(2分) (1) 徐庶對劉備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諸葛亮的性格特點(diǎn)是 (2)文中寫劉備去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又寫到劉備對諸葛亮的一席話,這表明劉備是個 的人。 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6分) (1)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2)將軍宜枉駕顧之。 (3)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6.由這個故事演變而來的一個成語是 。寫出來源于三國故事里的三個成 語: 、 、 。(2分) (三) 害群之馬 (15分) 黃帝將見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適遇牧馬童子,問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黃帝曰:“異哉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⑩。”小童辭⑾。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⑿?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qǐ)首⒀,稱天師而退。 (選自《莊子•徐無鬼》) 【注釋】 ①見:拜訪。②大隗:傳說中的神名。③具茨:山名,在滎陽密縣(今河南省密縣)。④涂:同 “途”。即路。⑤若:你。⑥然:是的。表應(yīng)答。⑦所存:所在的地方。⑧異哉:了不起啊。異:不尋常。⑨非徒:不但,不只。⑩為天下:治理天下。⑾辭:謝絕。⑿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這與牧馬還有什么兩樣嗎?奚,何。以,因。異,不同。乎,于,相當(dāng)于“與”、“跟”。 ⒀稽首:叩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 ) (2)問涂焉( ) (3)亦去其害馬者而已( ) (4)黃帝再拜稽首(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3.用簡煉的語言概述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2分) 4.牧童認(rèn)為如何治理天下?(2分) 5.源于這個故事的成語是“害群之馬”,這個成語的比喻義是 (2分) 6.在現(xiàn)實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馬?請舉1~2個例子。我們應(yīng)怎樣對待這些害群之馬?(3分) 三、表達(dá)交流(30分) 文學(xué)大師巴金說:“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xué)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xué)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學(xué)教授說:“我小時候讀過一篇童話,它影響我一輩子,那就是《海的女兒》,我被那種獻(xiàn)身精神深深感動,這是一個人的‘精神底子’……” 親愛的同學(xué),你一定讀過許多文學(xué)作品吧。哪一篇課文或哪一本文學(xué)名著令你感動,激起你感情的波瀾?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圍繞“文學(xué)的啟迪”這一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擬,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2.要寫出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不要出現(xiàn)真實人名、校名、地名。 3.全文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一、1.略 2.略 3.(1)而且壓抑 (2)失敗兇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惡劣 (4)深感遺憾極為憎恨 4.(1)給予留給(2)成效效果 5.B 6.C 7.略 二、(一)1.出師表諸葛亮 2.c 3.D 4.B 5.A 6.B 7.D (二)l_親身、親自常只拜訪 2.(1)于(2)之 3.(1)諸葛亮(2)一言不發(fā)(3)諸葛亮龐統(tǒng) 4.(1)清高不俗,謹(jǐn)慎持重 (2)雖遭挫折但卻雄 氣勃勃,思賢若渴,急于求計 5.略 6.三顧茅廬 樂不思蜀 大意失荊州 萬事俱 備、只欠東風(fēng) (三)1.(1)拜見(2)同“途”。(3)罷了 (4)叩頭 2.治理天下的人與放馬的人有什么不同嗎? 3.短文記敘了一個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認(rèn)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馬即可。 5.這個成語比喻是危害大眾集體的人。 6.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舉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國家利益的壞人即可。我們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與之作堅決的斗爭。 三、略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