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刊為什么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
隨著學科專業(yè)化程度的提高,雜志很難找到進行合適的同行評審專家。因此,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是互惠互利的做法:雜志能夠找到合適的審稿人且節(jié)省尋找合適審稿人所需時間,作者則可以通過自己的聯(lián)系網(wǎng)絡提供支持,推薦最能理解投稿論文的學者。
2. 合適的審稿人需要哪些條件?
第一,推薦審稿人的專業(yè)領域一定要和稿件涉及的內容密切相關;
第二,推薦審稿人仍在繼續(xù)從事科研工作;
第三,對投稿文章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
3. 如何選擇推薦審稿人?
了解了編輯需要什么樣的審稿人之后,推薦審稿人的選擇就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開始。
優(yōu)先選擇的是:你投稿論文中參考文獻的作者。選擇和你的研究內容最直接相關的文章作者,或者多次出現(xiàn)的作者名作為候選。推薦審稿人可以是研究的同一疾病領域,也可以是不同疾病的同一研究方向,還可以是應用了相同的方法學,從而滿足從多個角度全面評估投稿論文的需求。通過這種方式,找到3名推薦審稿人應該不難。
其次,通過數(shù)據(jù)庫或者google scholar尋找到新發(fā)表的相關論文作者。這些論文可能在剛剛開始研究時檢索遺漏的文章、或者是在你研究及論文寫作期間剛剛發(fā)表的最新論文。
第三,投稿期刊中發(fā)表的相關文章作者。進入準備投稿的期刊網(wǎng)頁,輸入投稿論文關鍵詞,尋找在該期刊內發(fā)表過的相關文章。
第四,在學術會議中交流過的學者。如果你投稿的論文在之前參加過學術會議并做了交流,則會議期間交流過的本領域方面的專家是非常重要的推薦審稿人。無論是對方來討論你的報告,還是你在觀摩別人的研究成果后,和對方討論了雙方的相關研究,都給別人留下一個直觀的印象;在這個場合下結識的學者不僅僅會成為你文章的審稿人員,還有可能成為你未來的合作伙伴。
4. 如何提供精準的推薦審稿人信息?
通過上述方式列好候選名單之后,下一步就是提供推薦審稿人的精準信息。
對于相關文章選擇的推薦審稿人,通訊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是合適的候選人。
找到候選人的最新聯(lián)系方式。在數(shù)據(jù)庫中重新搜索這些作者的相關信息,以確認他/她們仍然活躍在相關科研領域,并找到其聯(lián)系方式(科研工作者在不同階段可能會有不同的聯(lián)系地址,請找到最近使用的一個)。
清晰說明推薦理由。在論文提交系統(tǒng)的推薦審稿人提交中,大部分系統(tǒng)都會留出推薦理由這一欄。如果按照前述步驟選擇的推薦審稿人,這個根本不是困難??梢粤谐鲈撏扑]審稿人的專業(yè)領域,顯示適合審稿的因素;也可以指出該推薦審稿人是稿件參考文獻中的文章作者。如果你的論文內容涵蓋了不止一個領域,則需要確保在每一個領域都推薦有至少一名審稿人。
5. 推薦審稿人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是否推薦審稿人?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因為審稿人的推薦權在投稿人,決定權在編輯。很多人認為編輯要求審稿人只是為了補充其審稿人數(shù)據(jù)庫,但真正對你文章的審稿人是從雜志社的專家?guī)炖锾暨x的。也有人認為,如果最后的審稿人看到你的投稿推薦審稿人中沒有他,會生氣從而給予差評。所以當有些雜志投稿過程中,當作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推薦審稿人時,有些作者放棄了推薦。
我們自己的結論是:要推薦,按照規(guī)矩認真推薦,會有更好結果。我們用研究結果說話,近期完成的兩項研究均顯示:作者推薦的審稿人更有可能給出有利的評審意見?!禕MJ Open》的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的作者推薦審稿人建議接受投稿,而就編輯推薦的審稿人而言,這一比例為三分之一?!禞ournal of Pediatrics》在作者推薦的審稿人中,有65.3%推薦接受稿件,而就編輯推薦的審稿人而言,這一比例只有54.2%。
是否選大專家?如果你對投稿論文充滿信心,最好在近期的學術會議上大牛給予積極評價,推薦大專家作為審稿人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的論文只有信心投3分或者以下的雜志,則不需要也最好不要推薦審稿人是特別出名的科學家。很多科研老司機認為,推薦你投稿期刊水平相當?shù)膶W者作為審稿人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避免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conflict of interest),比如推薦的審稿人是其中一位作者的導師或者現(xiàn)同事,或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近五年內有過合作項目的學者,都要避嫌;另外也盡可能避免推薦太多國內同行給予審稿。實際上,很多被推薦審稿人在收到可能有利益沖突的審稿請求后,他們自己通常也會拒絕審稿,并給編輯說明理由;在這種情況下,編輯對于投稿人的信任可能會有些影響。
提供的推薦審稿人聯(lián)系郵箱是其工作郵箱,尤其是edu域名下的郵箱。而163或者gmail等域名下的郵箱則很難以被編輯采用。
逐一核對作者其他信息,尤其是名(first name)和姓(last name)一定要分清。通常在原文中顯示的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但是在檢索數(shù)據(jù)庫或者參考文獻中則是姓在前,名只是簡寫成首字母。還有部分學者的姓也是有兩個單詞構成的,這時也要分辨清楚。另外,也盡可能提供作者的科室和單位,這些都有助于編輯確認是否采用這個推薦。
準確引用。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從參考文獻中找到的審稿人,一定要確認推薦審稿人的文章被準確引用,錯誤引用的后果自己想象哈。
當然,并不是說期刊編輯一定會全部采納作者的建議,但如果作者認真按照以上原則給出推薦審稿人,一般會加速審稿過程。所以,作者們,對這一步還是要給予足夠重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