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欠感,
這個詞是多么具備殺傷力?
我想只有真正深受其害的人才能感受到。
大多數(shù)父母都是到了崗位上,
才開始學習做父母。
為人父母,
對孩子一旦有了虧欠感,
內心會特別自責,
自責讓他們努力想要彌補。
而彌補的方式方法,
往往是討好寵溺順從孩子的一切意愿,
最簡單的就是去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
以至于把孩子的欲望撐得很大。
當父母對孩子出現(xiàn)虧欠感,
孩子們不僅對父母,
他們對身邊的人都呈現(xiàn)出被虧欠感。
孩子們在不知不覺當中,
覺得全世界都虧欠她的。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盲目愚昧地寵溺你的孩子,
總有一天,
你的孩子會變成啃老的“巨嬰“,
你放大了虧欠感,
而她放大了她的“被害“心理。
“我今天這個渾渾噩噩的樣子都拜你所賜“
當你孩子這么對你說話的時候,
她們便不會感恩,
因為她們覺得你虧欠她的,
她再怎么啃老也是理所應當?shù)模?/span>
啃老的理由被合理化。
你是不是更加內疚?
然后更偏愛更溺愛她為了減輕你內心的虧欠感?
正是你這種虧欠感的心理影響,
你們的關系終會陷入相互折磨的惡性循環(huán)中。
我自小跟隨外婆舅父姨媽生活,
也許自小遠離父母,
父母的潛意識里也對我有所虧欠,
所以對比我的弟弟妹妹,
我是顯得特別的目中無人目無尊長。
小時候有一次過生日,
爸爸的朋友給我送了個超大的蛋糕,
父母還邀請了我的同學們,
以及他們的朋友一起為我慶祝。
后來,
第二年,
還是我的生日,
我說我想要一個和去年一樣的
超大雙層的奶油蛋糕。
但是媽媽說要親自為我做蛋糕,
然后我看到大圓桌上,
擺放著5個大大小小的蛋糕。
我只要一個蛋糕,
媽媽給了我五個。
雖然聽著爸爸大罵媽媽鋪張浪費。
但我還是特別的驚喜。
后來我才理解,
媽媽之所以會做那么多蛋糕,
是因為沒有滿足我買個雙層奶油蛋糕的愿望,
她只好以數(shù)量以多來滿足我。
再后來,
媽媽開了一個小店,
她開始終日忙碌,
寄宿學校的弟弟妹妹,
一個月才回家一次,
而每周都回家的我,
因為等媽媽收工回家很晚才能開飯。
記得有一次我餓著等到深夜11點,
我滿腔憤怒地躺在床上假裝睡著,
她回到家把一個榴蓮靠近我的鼻子,
“很快就能開飯,
你先吃榴蓮墊墊肚子“
榴蓮在那個時候是很貴的水果,
有可能一天賺的錢都買不起榴蓮,
她強烈的虧欠感促使她,
寧可用上她辛苦一天賺出的榴蓮,
來彌補我餓著等了她一個晚上。
類似這樣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她時常以各種形式滿足我們姐弟三人的物欲。
弟弟上初中的時候,
特別迷戀品牌,
什么衣服鞋子襪子都追求品牌,
爸媽也是盡可能地去滿足,
因為忙于謀生對子女缺乏陪伴,
因為他們時有摩擦的夫妻關系對子女的影響,
因為虧欠感,
他們不自覺地對子女產生了這樣的心理。
“我虧欠你們,
既然你想要這個東西可以讓你開心,
我盡可能滿足你“
尤其是媽媽,
她為我們買東西都習慣性,
“批量“進貨,
生怕我們會不夠,
有時候多到我們都恐懼,
我們姐弟三人時常吐槽媽媽,
買東西買太多了,太浪費了。
雖然我們的父母有一定的虧欠感,
但是慶幸是我們姐弟三人,
在后來多年跟隨在父母身邊,
看到父母的辛勞,
不置于迷失自我。
如果你深陷虧欠感的負面影響,
請您上網百度經驗吧!
別讓虧欠感操控著你的親子關系,
也別讓你的虧欠感禍害了你的孩子,
別人你的虧欠感加重你孩子的被害心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