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青銅器精粹二> 晉侯穌鐘
晉侯穌鐘算得上是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更算的上是一件國寶。隨著我國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xiàn)出日益繁榮的局面,卻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jù)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規(guī)定全國有64件國寶此后永久不準出國展覽。而晉侯穌鐘就是這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編文物之一。
晉侯穌編鐘是一套打擊樂器,全套共16枚,因隨葬于山西晉侯墓地晉侯穌的墓中而得名。“穌”就是這個晉國諸侯的名字。其上355個字的銘文完整地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穌率兵隨周王巡視東土、征討叛亂部落,并立功受賞的事。但又這是這銘文,引發(fā)了學界對這件文物真?zhèn)蔚募ち覡幷摗?/span>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這些銘文是由利器刻鑿而成,刀痕至今非常明顯。但是在當時,青銅是硬度最大的材料,比青銅更硬的鐵,尚沒有被大量使用,因此,一般地說,青銅器上的銘文、紋飾都是鑄造而成,而不是用利器雕刻的。既然是這樣,學者們是如何最終證實這件文物的價值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這套鐘坎坷的命運。
上世紀90年代。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盜掘古墓、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動猖獗,很多珍貴文物流失境外。而香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國際角色,成為中國內(nèi)陸走私文物的集散地。14件晉侯穌鐘也輾轉(zhuǎn)至此,卻被上海博物館前館長馬承源在香港的文物市場發(fā)現(xiàn)。馬承源先生除了是一位文物研究大師,更是一位文物搶救者,許多有名的國寶都與他有關,在以后的介紹中,我們可能也會提到。當時上博的研究員們也發(fā)現(xiàn)了這套鐘是利器所刻,所以館內(nèi)一時出現(xiàn)了極大的分歧。馬承源先生覺得不能錯失國寶,頂著巨大的壓力,力排爭議,最終拍板購下這套鐘。
不是說全套16件嗎,怎么到從香港收回的只有14件呢?故事還得從這里講下去。青銅編鐘一套,多為8件、16件、32件等。上博推測還有其余的編鐘沒有發(fā)現(xiàn),馬館長追問香港文物市場這套鐘的來源,得知是從山西的一個諸侯墓外出來的,就連忙聯(lián)系山西省文物局,結果在那被盜過的墓中,又找到另外兩件小鐘。
對比上面的銘文,發(fā)現(xiàn)前14件的銘文最后停在“子子孫孫其萬”,后兩件的銘文是“年永寶用”。連起來就是“子子孫孫其萬年永寶用”,意思就是祝福我的子孫們能千世萬世保存這件寶貝。這樣一來,銘文能夠連上說明了這兩批鐘是出自同源,而這兩件小鐘是剛從地下挖出的,也就能間接證明這套鐘的年代確實久遠。
注:上博只藏有14件晉侯穌鐘,而另2件鐘根據(jù)建國后的文物法,歸屬出土地,現(xiàn)藏于山西博物院。
那么究竟是如何做到在晉侯穌鐘上雕刻銘文呢?
請繼續(xù)關注晉侯穌鐘銘文的秘密和構造的精妙!
關注我們 關注青銅器文化保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