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器重提攜是別人巴不得的好事,王安石卻避之惟恐不及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離開江寧府,去汴梁城參加可以決定一生命運的科考。雖然與狀元的榮耀失之交臂,但年僅二十一歲就進士及第,也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少年得志了。
不久,王安石就接到了他職場生涯中的第一個任命——簽書淮南東路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
初次步入仕途的王安石無心風月,公務之余無視外面的花花世界,對聲色犬馬之事充耳不聞,一如從前勤奮讀書,甚至是通宵達旦的苦讀不輟。
王安石的這種怪異行為非但不被同僚所理解,甚至引起了上司的誤解。在王安石任幕僚之職時候,知揚州的人卻如走馬燈仿佛。
慶歷五年三月,北宋名臣韓琦從樞密副使的任上,以資政殿學士左遷知揚州。在任上與年青的王安石發(fā)生了一段趣事。
王安石這時候仍是每天通宵達旦的讀書,直到黎明時候才假寐片刻,等到天亮,經常顧不得梳洗,就急匆匆趕至公署。
韓琦經常見這個下屬衣冠不整、蓬頭垢面來點卯,誤以為這個少年得志的王安石是每晚留連于風月場所,沉湎于蝴蝶鴛鴦夢中而難以自拔。
在李唐之時,就已經有了一揚二益的說法。與那些沒有什么追求的貧民百姓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相比,有錢人或自命風流的士子無不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做一番銷金之旅。
韓琦先入為主的以為,少年得志的王安石當然不會錯過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會。這一天,又見王安石衣衫不整、步履匆匆的趕至公堂,忍無可忍的韓琦不由地語重心長地勸導這個年輕下屬道:你還年輕,千萬不要頹廢,自暴自棄要不得!
對這位年長自己十多歲上司的苦口婆心,王安石無言以對,更懶得解釋,只好保持沉默。王安石的心底一定會涌起知音少,弦斷有誰聽之感。一個人的寂寞,往往只是一個人的精彩。
等到韓琦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大為驚異,希望把年青的王安石收在自己門下。哪知,王安石的倔強并不是種偶然態(tài),而是一種經常態(tài)。知道上司有意栽培,卻無論如何不肯屈就?;蛘?,在他的心底已經認定韓琦并不是他的知己。自己彈奏的高山流水,又豈是這種下里巴人所能欣賞的?自己如果主動向上司靠攏的話,會有明珠暗投的可能。
歷史證明,許多時候、自信心是柄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已。個性太強,終難免會出現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事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