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下這樣一張戶型圖,試想可能會發(fā)生的生活場景:
在外面吃過晚飯帶了半個西瓜
回到家經過客廳到廚房把西瓜放進冰箱
去臥室拿了換洗衣服再路過客廳去衛(wèi)生間
洗過澡出來路過客廳去陽臺把衣服扔進洗衣機
最后再走回廚房拿出西瓜開始享受美味
發(fā)現沒,你的時間都花在來回走動上了,客廳已經變成了過道,如果家里剛好有客人在,洗澡出來的場面……
同樣的情景發(fā)生在另一個戶型里:
走動有所減少,不需要總是穿過客廳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區(qū)別,關鍵在于家居動線的設計是否合理。
就是我們在家里進行做飯、打掃、洗衣晾衣、洗漱睡覺等日?;顒訒r走來走去的路線,好的動線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里快速做完事,舒適且有效率。
常見的家居動線分為三種:
居住動線——一般是睡覺休息的事情,涉及臥室、書房等私人區(qū)域
家務動線——像打掃、做飯、洗衣等家務,對應廚房、餐廳、陽臺等區(qū)域
訪客動線——會客,多在客餐廳等公共區(qū)域
規(guī)劃家居動線時要時刻思考平時的生活習慣,知道自己什么需求頻率高,什么狀態(tài)持續(xù)久,想要的區(qū)域是哪些,這樣設計出的動線才會更好更有合理性。
好的家居動線應該滿足的條件:動靜分區(qū)少交叉、路線越短越方便、做好收納
動靜分區(qū)少交叉
動區(qū)就是家里人活動量大的區(qū)域,包括客餐廳、廚房、陽臺等。
靜區(qū)則指較少走動,需要相對安靜、隱私的空間區(qū)域,包括臥室、書房、次衛(wèi)等。
動區(qū)和靜區(qū)應該分割明確,盡量避免動線交叉。這樣客人在聊天吃飯、找衛(wèi)生間時,就不會誤入臥室這樣的隱私區(qū)域。
有的戶型如果本身就是客廳對著臥室的,為了保護主人隱私,可以考慮設置隔墻或者屏風,更好地劃分動靜兩區(qū)。
路線越短越方便
● 活動比較頻繁的的區(qū)域應當盡量集中在一起,比如做飯一整套的活動(家務動線):
取材?清洗?處理食材?烹飪?裝盤,這里的動線設計要考慮到如何操作方便、節(jié)約時間。
不管廚房是L型、U型、平行,只要形成金三角,做飯的活動都是在三條邊上,就能保證你不會來回反復的走路去拿取、清理東西。
● 廚房安排在最靠近入戶門的地方,買回來的食材能第一時間放到廚房。
● 餐廳盡量靠近廚房,傳菜方便,吃完收拾碗筷也便捷。
● 洗衣機放在陽臺上,洗完直接晾曬。
這是日本家居設計中的常用手法,通過增加門洞的數量,改變家具擺設,形成一個環(huán)形動線,避免交叉或繞路。
小戶型非常適合這種洄游動線設計,既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增加采光和通風,也增加了家人的互動性。
總覺得家里很亂,整理不明白。可能是因為動線上沒有考慮收納。
比如回到家時從進門到坐下這一動線,很多人家里一進門就是客廳,你進家后一股腦先把手上東西全甩在客廳沙發(fā)上。然后你回房間呆著了,可能到你下次需要的時候才想起來去整理。
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這一動線增加收納空間,玄關的合理設計能保證客廳的整潔。
有些家庭在進門附近會設計一個小的儲藏室,回家時隨手將買的卷紙、牙膏等日用品順路放好。
如果這個儲藏空間不在你進門到目的地坐下的這個動線上,很大可能你就不會特意走過去,手上東西也隨緣走哪丟哪了。
總之,越是合適自己生活習慣的動線越合理,越是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的動線越好。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