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武漢三鎮(zhèn)社會分工明確,漢口是商貿(mào)集散地,漢陽是工業(yè)重鎮(zhèn),而武昌則是政治和學術中心。這幾乎也是今天武漢市的城市功能布局。我此次武漢行所住的廣埠屯一帶,就有三所“211”名?!錆h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其中武大算得上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國高校。我原本的計劃是在探訪完漢口租界區(qū)之后,在武昌拜訪一下武大和前華中大學(今湖北中醫(yī)藥學院)以及辛亥革命紀念館和曇華林地區(qū),但無奈漢口幾乎耗盡了我全部的體力,在賓館里足足休息了一天才基本可以直立行走。武漢的最后一天,下午即將返回濟南,只剩一個上午了,我決定修改計劃,只去武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辛亥革命紀念館參觀。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想必大家都從歷史教科書上學到了,不再多說。(不甚了解的朋友可以自助網(wǎng)絡查詢)紀念館位于武昌閱馬廠,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后,起義軍迅速占領了武漢三鎮(zhèn),并宣布湖北獨立,成立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當時,孫中山尚在國外,同盟會其他重要領導人黃興等也都不在武昌。武昌起義的一些組織者和領導者或死或逃,革命黨人一時缺乏孚眾望的領導人主持大計。這時,激進的革命黨人誤以為應由一個有地位名望的人出面號召,于是強迫推舉清軍協(xié)統(tǒng)黎元洪為軍政府都督。黎元洪正是在這座建筑內(nèi)走馬上任的。我對紀念館感興趣的是其在武昌起義之前的身份——湖北咨議局所在地。
清政府對中央官制進行改革后,就開始著手在各省建立咨議局。端方等考察回國后,十分推崇英國的地方自治制度,在改官制的奏折中也提到:“至于一省之議會,實有參與立法之權?,F(xiàn)在國會未能驟開,而省會必當先辦,臣等以為宜俟各府州縣議會成立,再由議員中選出,大縣二人,中小縣一小,暫充為省會議員,使立法機關草創(chuàng)成立”,并主張鄉(xiāng),(改成頓號)市也設立議會,端方等建議先立府州縣議會,再立省議會。1907年10月19日,清廷發(fā)出上諭命各省設立諮議局,并提出將來的資政院選舉議員,可由該局公推遞升。上諭中原文如下:“立憲政體,取決公論。上下議院實為行政之本,亟宜設資政院,以立議院基礎。各省亦應有采取輿論之所,俾其直陳通省利病,籌計地方治安,并為資政院儲才之階。”這道上諭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施行西方的代議制度,政治開始注入民主的成分,盡管這種模式只是一種過渡形式,而非正式的議會,但能夠走出這一步已經(jīng)是很大的進步了。1908年7月22日,清廷批準頒布了憲政編查館同資政院擬定的《各省咨議局章程》及《咨議局議員選舉章程》,各省紛紛設立了咨議局籌辦處。
知道了這些信息,我想到了可以把諮議局作為一個專題來進行介紹。所以,首義紀念館在我的眼里就變成了諮議局這樣一個概念。還比較年輕的我,在紀念館門口留影,背后是辛亥革命的旗幟——十八星旗。
建筑的地位很重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確立的年代是在1961年,遠遠地早于江對面的漢口近代建筑群。
很遺憾我沒有選取好的角度拍攝,就匆匆進去參觀,只給這座建筑留下了一張略微歪斜的照片。其實這座建筑最好的拍攝角度是在黃鶴樓上。不過因為相機和天氣的原因,照片質量也很難恭維。
大廳外的走廊兩側分布有多間辦公室,根據(jù)《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軍政府都督,總攬省區(qū)軍政大權,下設司令(又稱軍令)、軍務、參謀、政事4部。后廢除政事部,軍政府改設軍令、參謀、軍務、內(nèi)政、外交、司法、交通、理財、編輯等9部,另設總監(jiān)察部,并成立秘書、顧問、稽查等處,至南北議和期間又增設實業(yè)及教育部。除這些部門的辦公室外,還設有接待室、傳達室等。每間辦公室都可直通外廊。
拍攝這張戰(zhàn)略圖,主要是為了了解最早的京漢鐵路在漢口的走向。
樓內(nèi)的議場里,還懸掛有武昌起義革命軍的九角十八星旗,黎元洪也是在這里被強迫推上了都督的寶座。1921年,孫中山先生造訪武昌時,曾在這個大廳里發(fā)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走出主樓,我來到了側樓,這里是辛亥革命史的一個集中展覽區(qū)。
漢口五國租界在這張地圖上形象地展示出來,這讓我想到自己在兩天前漫步于此的情形。
法租界的界碑,上面的R.F我推定為法蘭西共和國的英文或法文縮寫。
(彭劉楊三烈士)
起義前夜,彭楚藩、劉復基在起義總指揮部被捕、楊宏勝在運送彈藥的路上被捕,翌日,被殘忍殺害——今天武昌的彭劉楊路正是為紀念他們而命名。朋友,路經(jīng)此處,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吧!
湖北諮議局的會議廳在抗戰(zhàn)期間曾被炸毀,1946年,湖北省政府將這里定為省議會會址,拆除了損毀的禮堂,并進行了翻建。198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爆發(fā)七十周年,湖北省政府投入巨資按照原貌和內(nèi)部格局對建筑進行了修復,并開辟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宋慶齡親筆題寫了館名。館藏的史料、文物向每一位游客真實的再現(xiàn)了中國人擺脫帝國主義和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追求民主自由的艱辛歷程。
走出博物館,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凝立在紀念館前,這位中國革命的奠基者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民族的獨立事業(yè)。站在中山先生的雕像前,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依然清晰地回蕩在我的耳畔。
有人說,到武漢不登臨黃鶴樓=沒有來過武漢。我對于近代建筑情有獨鐘,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所到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一笑而過,或者一言以蔽之。況且,如果不登臨黃鶴樓,我根本無法看到湖北諮議局的全貌。
楚天極目,那是來自著名的描述黃鶴樓的詞句——極目楚天舒。
略顯老舊的武昌、高樓林立的漢口,朦朧中的漢江匯入長江。這就是武漢,九省通衢的武漢,再見!
漢口五國租界沿長江向下游一字排開,筆直的道路降低了我尋訪的難度,但要知道這是列強在我們的國土上劃地牟利的痕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