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事件,是場權(quán)力更替的斗爭,指的是司馬懿發(fā)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事件。而高平陵事件后,司馬懿與其子兩代獨專朝政,可以說為晉朝的建立打下堅實基礎(chǔ)。然而有意思的是,司馬王朝的滅亡,竟然也在走曹魏的老路。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兄弟陪同少帝曹芳拜謁高平陵時發(fā)動政變,掌握住洛陽軍隊并威逼郭太后下旨指責曹爽兄弟謀反,史稱高平陵之變。政變之初,太后詔命大司農(nóng)桓范為中領(lǐng)軍事,接管中領(lǐng)軍曹羲的軍隊。但桓范與其兒子卻是投奔了曹爽,沒有聽從屬官們的建議,并帶著大司農(nóng)的印信逃出洛陽城。當時,桓范找到曹爽兄弟后,竭力勸說他們帶著皇帝到許昌,以皇帝為號召要求全國兵馬支援,以此來反擊司馬懿。而且桓范還表示可以用大司農(nóng)印信為軍隊調(diào)運糧草,擔保不會有缺糧問題。
然而,曹爽兄弟視桓范建議不顧,反而愚蠢到相信了司馬懿的勸降。天真以為罷官投降,順從地交出權(quán)力還可以繼續(xù)享受奢華生活,以及保存家族。對此,桓范也是押錯了寶,料想到自己很可能會被司馬懿滅族,于是大哭著罵道曹爽三兄弟是蠢豬。話說,曹爽等人投降回到洛陽后,美夢瞬間破滅,司馬懿滅其三族。而司馬懿也是記仇的人,在滅掉曹爽后,又繼而誅殺掉桓范三族。當時,只有桓范的小兒子桓楷得以逃脫,只能隱姓埋名起來。但司馬懿沒想到的是,這漏網(wǎng)之魚為司馬王朝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落得與曹魏相同的結(jié)局。
在司馬懿死去后,桓氏經(jīng)過幾代繁衍,逐漸露出了水面。就比如桓范的玄孫桓溫,可是了不起的人物?;笢卦鋈吻G州刺史,持節(jié)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掌握了長江上游的兵權(quán)?;笢匾苍蕉ㄊ竦?,討伐前秦、姚襄、前燕,聲威煊赫,逐步成為東晉名副其實的掌權(quán)者。甚至是,桓溫還效仿伊尹、霍光,罷黜了皇帝司馬奕。所謂虎父無犬子,桓溫死后其子桓玄登場,簡直比父親還兇殘。公元403年,桓玄直接威逼晉安帝禪位,取代東晉建立桓楚政權(quán),與司馬炎如出一轍。司馬懿要知道晉王朝走了曹魏的老路,恐怕會氣得死得不能再死了,何況還是敗在他制造出的“漏網(wǎng)之魚”的手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