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地道君,歡迎來到“網絡熱門古畫鑒定”,這一期我們繼續(xù)探索元代大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鵲華秋色圖》。
上一期的結尾,地道君賣了個關子,關于這幅畫的內容的奇怪之處——山、樹、房、人等等,看起來比例失調,畫面凌亂。
首先,咱們得排除:這不是畫家的失誤,也不是技法不熟。這里產生的“不協(xié)調”感受,是相對宋代的大部分山水畫而言。
我們知道,趙孟頫本人,也曾生活在宋代,而且還是前朝皇室家族成員。按常理來說,他應繼承父輩傳統(tǒng),可這幅畫里的很多做法,卻在跟傳統(tǒng)“唱反調”。
《鵲華秋色圖》(畫心部分)
(圖?趙孟頫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橫屏觀看,從右向左)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來,請你跟地道君,一起來解鎖答案。
| 01 “失實”,來自“復古” |
如果你關注過“網絡熱門古畫鑒定”的早期文章《閻立本、蘇軾、陸游紛紛點贊,這位“寶藏男孩”是誰?》,一定還記得,中國早期山水畫中的“失實”現象。
關于這一點,有兩句經典的概括:“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畫中的人,很大,看起來比山還高;畫中的水,很少,看起來都沒法行船。
“人大于山”現象
圖為西魏時期壁畫
(圖?敦煌莫高窟285窟)
▼
具體到《鵲華秋色圖》中,最明顯的是“樹大于山”。我們上一期提到了,畫面中的主要樹木的構圖、造型,很可能是從五代山水畫家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里“搬”過來的。
但是,董源的作品中,樹木跟河流、山體的比例,很符合現實比例。
《夏景山口待渡圖》
(圖?董源作,遼寧省博物館藏)
▼
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里的幾排樹木,卻畫得很突兀,加上它們位于前景,地位顯得比鵲、華兩座山還突出。而兩座山頭的距離,也被強行拉近了。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就畫論畫,得要了解趙孟頫的創(chuàng)作理念。
在繪畫觀念上,趙孟頫倡導一種“古意”,原話是:“作畫貴有古意?!?/strong>這里的古,指的不是距離他很近的五代、兩宋,而是晉代至唐。西晉建立,距離他的年代,已經將近千年之久;唐朝結束,也已經有300多年。
董其昌評《鵲華秋色圖》題跋
(圖?董其昌題寫,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趙孟頫和他的父輩長期生活在宋代院體畫的藝術熏陶之中。他本人也是宋代王室后裔。在他看來,前朝的畫作,濃艷繁瑣,色彩華麗,已失去了自然意趣,就像他在《致李宗源二札》中所說說:“余刻意學唐人,殆欲盡去宋人筆墨?!?/strong>
你趙孟頫不學宋朝,我們可以理解,不想延續(xù)前朝繪畫風格,這是要創(chuàng)新改革。但是,你轉而學晉唐,不也是一種守舊嗎?
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實踐告訴我們:并不是這樣。
樹木與鵲山對比
《鵲華秋色圖》(局部)
(圖?趙孟頫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 02 “復古”是手段,“改制”是目的 |
熟悉歷史的人,對“復古”并不陌生??鬃犹岢^“恢復周禮”,王莽也號稱要行上古的周禮,韓愈在文學領域推崇“古文”運動,是要學習先秦、漢代的散文。歐洲14世紀以來的“文藝復興”則提倡,要恢復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文化藝術。
但是,這些活動都證明,“復古”都只是手段,其行為目的是為了“改制”。而趙孟頫提倡的“作畫要有古意”也一樣,是一種“托古改制”的行為。
唐人王維的山水畫
是趙孟頫的重要學習對象
《輞川圖》(局部)
(圖?傳王維作,疑為摹本,美國西雅圖藏)
▼
體現在《鵲華秋色圖》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可以看到:
首先,他學習了早期山水畫的“象征”手法,把樹木畫得很突兀;其次,局部景物的構圖、造型,“借鑒”了五代董源等人的作品。
但是,《鵲華秋色圖》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又可以發(fā)現:這張畫,雖然借鑒了前輩,但又找不到那種照搬、抄襲的痕跡。
你看鵲、華二山,基本寫實,取濟南當地的自然地貌,這在傳統(tǒng)繪畫中,有一種說法,叫做“師造化”;而山前的幾處樹木植被、沼澤等構圖,又借鑒了前人的作品,這叫做“師古人”。
但是,兩種手法結合,最后形成的作品,卻不是對現實的照搬,也不是對古人的簡單臨摹。打個比方就是,趙孟頫用大自然和古人提供的食材,做出了一道新菜。
現實與繪畫中的華不注山
(圖1?20世紀30年代老照片,圖2?趙孟頫作)
▼
| 03 “形散,而神不散” |
我們再看開頭提到的問題,這畫“不協(xié)調”,甚至構圖元素排布很凌亂。如果你再多看幾遍,就會發(fā)現:這畫不像《千里江山圖》那樣驚艷,但慢慢細細地品,卻耐看得很。
就說這構圖,左右各有一座山頭,中間偏下樹木錯落。從右到左看下來,給人的直覺是,很穩(wěn)當。
語文課上,老師定會講到,優(yōu)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用于形容這幅畫,再合適不過。文學作品之所以“神不散”,在于它有一條貫穿全文的脈絡。
《鵲華秋色圖》的“三角構圖”
(圖?趙孟頫作,地道藝術后期制圖)
▼
再看這張畫,它的整體,就被兩條“脈絡”貫穿著,一條是明線,一條是暗線。
“明線”,來自畫面的構圖,也就是我們剛才我們說的,整個畫面很穩(wěn)。這種體會背后,是我們熟悉的幾何常識——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仔細看,兩座山和前景最靠近視線的樹木,組成了“等腰三角形”,也可以視為一個扁平的“V”。但是,構圖上的三大部分之間,并不是用生硬的直線來連接。
《鵲華秋色圖》的“明線”
(圖?趙孟頫作,地道藝術后期制圖)
▼
跟著畫中主要的視覺焦點,我們可以看到一條舒緩的曲線:從華不注山出發(fā),從右向左,從上到下,可以先后欣賞到遠樹、沼澤、蘆荻、近樹,然后再轉折向上,欣賞近樹、庭院、遠樹,最后以鵲山收尾。
欣賞完這幅畫,你有沒有覺得:這感受就像聽完了一首音樂,或者觀看了一部戲???
華不注山、前景樹木、鵲山的三段畫面,就像交響曲的三篇樂章,以及戲劇中的三幕劇。
《鵲華秋色圖》的“三幕”示意
(圖?趙孟頫作,地道藝術后期制圖)
▼
把戲劇的情節(jié)化用到畫中:第一幕,遠方的山由遠及近出現,被樹叢半遮半掩;第二幕,樹叢接連上場,山峰逐漸遠去,沙洲、湖澤、漁人、牛群、房屋等,在樹叢中登場;第三幕,樹叢后方,另一山峰出現,從動歸于靜態(tài),給短劇畫上了句號。
再看“暗線”。
中國人畫山水,并不是為了再現自然風光,而是為了借山水表達人的訴求,就像北宋山水畫宗師郭熙所說,好的山水畫要“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所以,一幅山水畫的骨架、血肉是風景,但靈魂一定是是人(包括部分動物、船只、樓閣等)。不過,在大部分的山水畫中,人、動物等并不顯眼,而是隱藏在山水之中,這種表現手法叫做“點景”。
《鵲華秋色圖》的“點景”
(圖?趙孟頫作,地道藝術后期制圖)
▼
(橫屏觀看,從右向左)
《鵲華秋色圖》中,人和動物的“點景”有七處,它們看似是隨意畫的,但其實暗藏著互動關系。從最右開始,分別有撐船的漁人四位、牛群一處、院中人兩位。它們之間遙相呼應,連成了另一條曲線(下圖)。
《鵲華秋色圖》點景構成的“暗線”
(圖?趙孟頫作,地道藝術后期制圖)
▼
有了一明、一暗兩條線的交織,這幅畫就顯得十分耐看了。無論是構圖的“明線”,還是“點景”的暗線,都是上下浮動,充滿韻律的曲線,一幅看似靜止的畫,變得靈動起來。
| 04 三次“聚焦”,合成一圖 |
借用攝影里的一些手法,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幅畫。
說到中國和西方繪畫,有人常常會說,前者擅長散點透視,后者擅長焦點透視。但是你看《鵲華秋色圖》,它又似乎不屬于任何一種。如我們前邊所說,這幅畫有三個視覺中心,其實又可視為三個焦點。
這就好比,在一張照片中,兩個山頭和前景樹木,都位于鏡頭的焦點上。懂攝影的人肯定知道,這沒法通過一次快門解決。
《鵲華秋色圖》的三個焦點
(圖?趙孟頫作,地道藝術后期制圖)
▼
怎么做到的?三次拍攝同樣的構圖,分別對準三個焦點,然后將三張照片疊加,合成最后的畫面。
還有,我們之前所說,前景樹木跟遠處山頭的“不協(xié)調”,這種感受是基于人類肉眼的觀察。有了長焦距鏡頭,站在足夠遠的地方,高聳的山頭和前方的樹木,也是可以被“擠壓”到同一畫面的。
所以,這張畫中的山與樹,又像是用長焦鏡頭“拉近”拍攝的。
720多年前,趙孟頫當然不可能有這樣的技術條件,但是,作為一位訓練有素的繪畫大師,他用畫筆,把聚焦不同的三張圖像,合成為一張作品。
| 05 給宋畫,做減法 |
這些年,你會常常聽到一種聲音:宋朝的極簡主義美學,領先世界1000年云云。實際上,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說到宋代的單色釉瓷器,或許有些道理。而到了宋代繪畫領域,你就知道:所謂宋代美學,非但不“極”簡,反而十分繁復。
色彩絢麗的《千里江山圖》(局部)
(圖?傳王希孟作,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橫屏觀看,從右向左)
被很多“極簡派”奉為大神的宋徽宗趙佶,他的花鳥、人物,多數是五彩斑斕,線條色彩,都很繁復。南宋,主流的繪畫,尤其是宮廷繪畫,依然走得是“極繁”的路子。
而到了元代,以趙孟頫為首的畫家,很想通過“托古改制”改變這種畫風。
元代等級制度下,文人的地位不高,但是對他們管理相對寬松,這使得文隊伍迅速壯大。 在藝術領域,華麗繁復風格的宮廷畫衰落,講究意趣清雅的文人畫隊伍壯大。
生活在兩個王朝的過渡時期趙孟頫,被賦予了特殊的時代使命。他以畢生的精力,投入并領導了這場13世紀末到14世紀初的“文藝復興”。
筆法繁復的《早春圖》
(圖?郭熙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具體到作品中,趙孟頫是怎么做的呢?概括成三個字就是“做減法”。
第一,先看線條和色彩。
跟宋畫相比,《鵲華秋色圖》的顏色更淡,線條更簡。整幅畫,尤其是兩座小山,雖然有青綠山水的影子,但一點也不搶眼,其淡花青、石綠色調,都融入了墨色。描繪房屋、植被的紅黃,也只是作為墨色的點綴而存在。
第二,看筆法。
跟宋畫眾多代表作相比,《鵲華秋色圖》的用筆,不講究繁復、曲折,而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讓畫面里的每一個元素,都擁有清晰的輪廓。
第三,看布局。
掃一下典型宋畫,再看看《鵲華秋色圖》,最明顯的是什么?《鵲華秋色圖》用了大片的留白。從北宋的《溪山行旅圖》《早春圖》《千里江山圖》到南宋的《江山秋色圖》《踏歌圖》,無論是立軸,還是長卷,都把畫面堆得很滿。
幾乎沒有留白的《溪山行旅圖》
(圖?范寬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最后,尺幅也能說明問題。
《鵲華秋色圖》的縱寬28.4厘米,橫長90.2厘米。它的長度,不到《清明上河圖》的1/5,只有《千里江山圖》的1/13
。
宋代那兩張圖,你看一天都看不完,看完后邊又忘了前邊;看了總體,還得拿著放大鏡看細節(jié)。它們就像舞臺上的大戲,連綿不絕,確實是大手筆。
《鵲華秋色圖》(局部)
(圖?趙孟頫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而《鵲華秋色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畫上有什么,幾乎一覽無余。比如前景中的樹木,畫家生怕你看不清,似乎用了放大鏡,甚至用“長焦鏡頭”推到你面前。
這就是“做減法”的趙孟頫,他用直接、簡約、高效的方式,留下了一幅另類的經典山水畫。
所以,相比大多數宋代畫家,趙孟頫才是“極簡主義”大師。
“純凈版”《鵲華秋色圖》
(圖?趙孟頫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橫屏觀看,從右向左)
| 06 獨創(chuàng)皴法,以書入畫 |
元代畫壇的“托古改制”,并不是趙孟頫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在南宋晚期到元早期的其他畫家如錢選等人,也進行過。但他們對于前朝的畫風,僅停留在“否定”階段;對前人的“復古”,也僅僅是模仿。換句話說,有“破”,但沒有“立”。
但是你看,《鵲華秋色圖》它處處體現“復古”,調用各種元素時,不是機械的物理疊加,而是讓它們產生化學反應。趙孟頫的“托古改制”,真正走出了一條新路。
比如,皴法創(chuàng)新。
“皴”,是為了呈現山、水、植被的脈絡紋理,由中國畫家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技法?!榜濉钡募易澹瑥漠a生到壯大,幾乎都對應一位大家。比如,李思訓與斧劈皴、董源與披麻皴、郭熙與云頭皴、范寬與雨點皴、米芾父子與米點皴等等。
《云山圖》(局部)中的“米點皴”
(圖?米友仁作,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
而在《鵲華秋色圖》中,趙孟頫描繪華不注山時,也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皴法,叫做荷葉皴,從山峰向山腰、山腳,筆墨線條猶如荷葉的筋脈。
《鵲華秋色圖》(局部)中的“荷葉皴”
(圖?趙孟頫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再比如,筆墨創(chuàng)新。
放大這幅畫的細節(jié),你會發(fā)現,上面的樹木、院落、巖石、水波,其線條的每一筆,都像是在寫書法,動感的線條像寫行書、草書,而畫靜態(tài)的樹干、枯枝等,又像是寫篆書。
《鵲華秋色圖》(局部)中的枯樹
筆畫猶如寫篆、隸
(圖?趙孟頫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這里,就得說趙孟頫的一個重要貢獻:從理念到實踐,他都十分推崇“以書法入畫”。他用《枯木竹石圖》作為案例,給出了精辟的總結: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石如飛白樹如籀”,說的是,畫石頭,應該像快速寫字那樣,黑色的墨痕中,會有白色的痕跡,樹干的紋理就像篆字的筆畫。飛速書寫留下的白痕,就叫飛白。
《秀林疏石圖》(局部)
典型的“以書入畫”
(圖?趙孟頫作,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以書法入畫、書畫本來同,這就是今天畫家們常說的“書畫同源”。
憑借“托古改制”和“以書入畫”,趙孟頫身體力行,讓宋代以來的畫風為此煥然一新。經歷了宋末元初,他也成為兩種畫風過渡的節(jié)點人物。
放在趙孟頫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鵲華秋色圖》(1295年)就是一件處于過渡期,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作品。
趙孟頫像
出自《趙魏公小像并公自書重緝尚書集注序》
(圖?元人 楊叔謙作)
▼
我們看趙孟頫早期代表作《謝幼輿丘壑圖》(1286年之前),是典型的青綠山水,構圖、畫風,有晉代顧愷之的遺風。
其后期代表作《水村圖》(1302年),草木幾乎照搬《鵲華秋色圖》,但相比后者,在創(chuàng)新上又邁了一大步,放棄設色,全用墨色來完成。
早期的作品,處于“仿古”階段;后期作品,已達“融古”境界。而中期的《鵲華秋色圖》,恰好處于新舊交替的碰撞中。
自上而下分別為:
《謝幼輿丘壑圖》(局部)
藏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
《鵲華秋色圖》(局部)
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水村圖》(局部)
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趙孟頫作)
▼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過渡性的探索,讓《鵲華秋色圖》身上就有了很多跟普通山水畫不同的地方。所以,要想讀懂趙孟頫和元代美術史,這張畫是最好的切口之一。
關于《鵲華秋色圖》身上的“奇怪”現象,不光我們,就連乾隆皇帝也曾深陷其中。當他來到濟南,將實景與繪畫對比時發(fā)現:大畫家居然也犯“低級錯誤”——趙孟頫居然把山的方位寫錯了!
但是,在眾多專業(yè)人士看來,所謂“錯誤”并不是失誤,而是另有深意。而在《鵲華秋色圖》中,不符合常人思維的“錯誤”“沖突”還有許多。
“鵲華秋色”
(圖?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題)
▼
這一期,地道君從“畫”切入,嘗試解鎖了《鵲華秋色圖》畫風和技法之謎。下一期,我們將從“人”切入,通過觀察趙孟頫的人生,來解鎖畫里那些所謂的“錯誤”。
好,這就是本期“網絡熱門古畫鑒定”。第十期,期待與你再次相遇。
| 互動話題 |
▼
青綠山水畫和水墨山水畫,
你更喜歡哪一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