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和老伴朱春英對他們收藏的花瑤挑花珍愛不已。
老后,本名劉啟后,1943年出生于湖南隆回。民俗攝影家、作家、民間文化研究者。長年對花瑤挑花、嗚哇山歌、灘頭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進行整理和搜集,致力把古老奇特的花瑤文化推向世界,為挖掘、整理、記錄、搶救、保護與傳播民間文化遺產(chǎn)作出了重要貢獻,被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驥才先生譽為“民間文化的守望者”。曾榮獲“2015年度CSR中國文化獎·杰出貢獻人物獎”、“全球華人2014中華文化人物”、“全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十大新聞人物”、“湖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十大杰出人物”、“湖南省十大道德模范”等殊榮。
老后興致勃勃地教花瑤婦女扭秧歌。
老后是誰?
居住在湘西大山深處瑤族山寨的花瑤人很多認得他。
滿頭花發(fā),矮矮墩墩,背著相機,走村串戶。40年來,他圍著花瑤山寨走了一圈又一圈。
若是問起當(dāng)?shù)氐默幟?,哪兒值得一?瑤民會說:“問老后咯!他比我們還清楚咧!”
那里的山坳、村寨,民舍、人家,古樹、巨石,印在了老后心里。
老后,本名劉啟后,隆回縣退休干部,民俗攝影家,民間文化保護和傳承者,今年73歲。
不是在瑤山,就是在去瑤山的路上
6月21日清早,老后又動身去瑤山了。
自從30多年前,背著相機的老后無意闖進這個地方,他的人生軌跡便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在瑤山,就是在去瑤山的路上。
老后去的瑤山,是湖南隆回縣北部高寒山區(qū)一個叫虎形山的地方。大山深處,居住著一個堅守古老傳統(tǒng)、樂觀、浪漫的瑤族支系,那里的女人們特別愛美,個個著裝令人驚艷,被譽為“花瑤”。老后發(fā)現(xiàn)“花瑤”前,這里和這里的人不被外人所曉。幾十年里,老后不斷用他的鏡頭、他的筆對外宣傳推介“花瑤”,使得這個獨特的瑤族支系被世人所關(guān)注。
一晃40年,老后永遠都在行走中。。
“哎,老后,你又來噠!”虎形山大托村的奉堂妹見到老后,親切地打招呼。似親人,又似朋友。
初見老后時,奉堂妹才13歲,還在讀初中?!袄虾罂偸潜持瑤е鄼C拍照,當(dāng)時,很多人不準(zhǔn)他拍,怕把魂勾走了。老后還喜歡拍花瑤婦女穿的挑花裙。他總是鼓勵我說,堂妹,你的花挑得很好,要努力學(xué)挑花,要珍惜傳統(tǒng)藝術(shù)。沒有老后的努力和奔走,我們的‘花瑤挑花’很難有今天。”50多歲的奉堂妹如今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花瑤挑花”的優(yōu)秀傳承人,還帶了好多徒弟。她說,多虧幾十年來老后軟磨硬泡地勸說瑤山婦女們把自家的挑花裙借給他拍照,他收集的2000多種傳統(tǒng)挑花圖案,為“花瑤挑花”入選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立下了汗馬功勞。
“哎,老后,你又來噠!你還好嗎?”虎形山草原村的陳世達見到老后,熱情走過來握手、擁抱?!拔覀兌几兄x老后咧!沒有他的宣傳和鼓勵,我們的‘嗚哇山歌’哪能唱出今天的名堂咯?在他的支持下,我和徒弟還去過北京、港澳臺表演,看了大世界呢!”年近八旬的陳世達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花瑤嗚哇山歌”傳承人,見到老后,他笑得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當(dāng)著記者的面夸贊老后。一度被當(dāng)?shù)厝讼訔壧贤恋摹皢柰凵礁琛?,被老后慧眼識中,他經(jīng)常和瑤民一起唱山歌,還用鏡頭和錄音記錄下“嗚哇山歌”、花瑤情歌近2000首?!盎ì巻柰凵礁琛背晒θ脒x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老后手頭的資料又發(fā)揮了大作用。
老后永遠在行走,行走在花瑤的村村寨寨中,行走在花瑤的山川田野里,行走在崇山峻嶺上。餓了,啃個生紅薯當(dāng)一餐;困了,隨意躺棵樹下打一盹。行走中的老后不斷挖掘出花瑤獨特的民俗文化——新奇的婚禮、古樸的葬俗、質(zhì)樸的農(nóng)耕方式、獨特的打葛燒炭……難怪當(dāng)?shù)噩幟裾f:“你們?nèi)フ依虾罂?,他都知道,沒人比他更懂花瑤,沒人比他更了解花瑤的文化?!?/p>
“聽老后的,沒錯!”
今年1月,老后榮獲“2015年度CSR中國文化獎·杰出貢獻人物獎”,應(yīng)邀赴京出席頒獎盛典。隨他同行的,還有兩位民間文化傳人:邵陽縣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布袋戲”傳承人劉永安、隆回縣北部山區(qū)“梅山手訣”傳人伍瑞軍。在頒獎盛典現(xiàn)場,他們各自表演了拿手絕活。
原來,在老后的身后,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只要是老后開口,這些平時不為名利所動的民間文化傳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跟他走。71歲的劉永安說,選擇務(wù)農(nóng)在家的他,在老后苦口婆心的勸說下“重操舊業(yè)”,參與布袋戲的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由國家發(fā)工資給他。“梅山手訣”是梅山文化中秘不外傳又瀕臨消亡的一種“法術(shù)”,世人難得一見。在老后盛情邀請下,深山的“法師”也出山了。首次見識“法師”伍瑞軍展示這些古樸詭秘的“梅山手訣”,觀眾們嘖嘖稱奇,驚呼大開眼界。
在瑤山,只要老后一聲吆喝,瑤民們就會一呼百應(yīng)。老后說,你們向遠方的客人展示一下花瑤的魅力吧!美麗的瑤妹們就會換上節(jié)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瑤山的“歌師傅”們就會掛上十來斤重的鑼與鼓仰天高歌,年輕力壯的瑤族小伙會扛著百來斤的轎子干勁十足……可老后是一個外鄉(xiāng)人呵,當(dāng)?shù)氐默幟駷楹螌@個“外人”言聽計從?
為了收集考察國家級非遺花瑤挑花,走遍瑤山每一個村寨
“老后不是外人咧,他是我們的親人!”“老后為我們瑤山,為大托村民操了這么多心,吃了這么多苦,他是我們的恩人。”“老后早就是我們自己人了,還被授予了‘榮譽瑤民’稱號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圍著老后,生怕他被人搶了似的。
長年累月在山中行走,連瑤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識得這位頭發(fā)銀白、背著相機的老人。枝繁葉茂的千年古木、自然天成的奇異巨石、壯美險峻的瀑布峽谷……數(shù)不盡的花瑤美景都是老后一步一個腳印探尋發(fā)現(xiàn)的。
瑤山大峽谷,如今是瑤山最熱門的景點之一,曾經(jīng)卻是瑤民的禁地,當(dāng)?shù)厝苏l都不敢去那里。老后認為,大峽谷里必有許多絕佳的原生態(tài)自然景觀,勸說大家去探秘,挖掘旅游資源。在他的游說下,以大托村支部書記沈德度為首的幾十號男女山民,拿砍刀,背繩索,扛著鳥銃,牽著獵狗,還有人挑著鍋鼎碗瓢,跟著老后浩浩蕩蕩朝神秘的峽谷出發(fā)了。沈德度回憶說,這一路,好不艱辛!山路濕滑,石壁陡峭,溪水湍急,還有突如其來的暴雨。經(jīng)歷十幾個小時的跋涉,被淋成落湯雞的“探險隊”,直至晚上10時才平安回到寨子。累啊,苦啊,卻掩不住大家的喜悅,只因這大峽谷里面的景色太迷人了,那水、那潭、那壁、那瀑、那石,簡直就是一幅幅絕佳的山水圖畫。大伙都說此行收獲大,聽老后的,沒錯!
折騰幾十年,老后終于把瑤山“鬧”起來了
“老后,最近有新發(fā)現(xiàn)嗎?”“老后,下次帶我去采訪花瑤的民俗啊?!薄袄虾?,有好稿子記得先給我們報紙哈!”……
新聞界的同行,隔三岔五就會給老后打電話。老后的“爆料”,往往就是一條好新聞。
隆回花瑤,通過老后的鏡頭、筆端,頻頻在國內(nèi)外各大報刊亮相,多年來他累計發(fā)表的民俗題材組稿就達800余個專版。全國多家電視臺找到老后來瑤山拍攝。連英國BBC的著名制片人麥克也來了,還邀請老后擔(dān)任他的民俗顧問;央視國際頻道《發(fā)現(xiàn)之旅》欄目也邀他做民俗顧問。
老后還不失時機地把隆回民俗文化推向聯(lián)合國。先后五次應(yīng)邀參加“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民俗攝影理論研討會”的他,每次去聯(lián)合國開會,總要帶灘頭年畫贈送給國際友人,朋友們?nèi)绔@至寶,贊嘆不已。
折騰幾十年,老后終于把瑤山、把花瑤“鬧”起來了。“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國金銀花之鄉(xiāng)”“挑花藝術(shù)之鄉(xiāng)”“中國民間繪畫之鄉(xiāng)”“中國魅力鄉(xiāng)村”“湖南最美少數(shù)民族村寨”、首批“省級優(yōu)美鄉(xiāng)鎮(zhèn)”、湖南省“新瀟湘八景”之一……無盡的榮譽與耀眼的光環(huán)涌向了瑤山。千百來來隱藏在大山中的花瑤山寨變得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有魅力。自信心高漲的花瑤族民,敞開大門,笑迎四方賓客。
老后,用他半輩子的光陰,用他的生命和智慧,終于托起了花瑤這支鮮為人知的古老瑤族支系,把璀璨絢麗的花瑤文化推向了世界。他了解文化的魅力,他幫助隆回花瑤樹立了傳統(tǒng)文化的品牌,幫助花瑤人找到了綠色發(fā)展的路徑,更幫助花瑤人找到了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就一定會有輝煌的希望與未來。
老后的老伴朱春英常年默默支持他從事艱難的文化考察,不時也陪同老后去偏遠山鄉(xiāng)采風(fēng)。
“老后不老,瑤山之寶”
老后是一位從攝影家跨越到民間文化保護領(lǐng)域的殉道者。我之所以用“殉道者”,不用“志愿者”這個詞兒,是因為志愿多是一時一事,而殉道則要付出終生。居住在這虎形山上的6000多花瑤人都沒把他當(dāng)作外鄉(xiāng)人?;ì幦说摹皢柰凵礁琛焙汀疤艋ù汤C”列入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老后是有功之臣,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挑花圖樣和花瑤民歌派上了大用場!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國務(wù)院參事馮驥才
魏源讓中國看世界,老后讓世界看隆回;老后站在隆回的肩上看瑤山,瑤山站在老后的肩上望遠方。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后不老,瑤山之寶!
——“感動隆回十大人物”頒獎詞
老后為了將我們花瑤文化推向世界,耗費了幾十年的心血和精力,是我們瑤家的恩人,我們子子孫孫都會記住他。
——隆回縣副縣長奉錫樣(瑤族)
老后為我們瑤山,為大托村民操了這么多心,吃了這么多苦,是我們的恩人。村民們已經(jīng)商量好了,要免費為老后修一座木房子,還要為他樹一尊銅像,以此感謝恩人。
——隆回縣大托村黨支部書記沈德度
我唱首歌送給劉老師吧?!懊瓴浑x天,麻雀不離屋檐邊,燕子不離高樓巷,蜜蜂不離桂花園,十八領(lǐng)導(dǎo)個個賢,我們這些繡花的不離劉老師這個帶路人……”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花瑤挑花”優(yōu)秀傳承人奉堂妹
我們不能忽視這個世界上也有像老后這樣的“傻瓜”,為了自己喜歡的花瑤文化,大半輩子行走在花瑤的大山中,因為他,花瑤被全世界矚目。他的執(zhí)著,為花瑤的文化傳承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特別共同研究員阮將軍
老后 攝
老后 攝
老后 攝
老后 攝
留下一份不可再得的文化記憶
文 / 陳薇
老后曾說,隆回和瑤山的點點滴滴都在他的心里。隔一兩個月不去瑤山,他心里就不踏實,就可能要生病了。
退休之后的老后住在長沙。從長沙到瑤山,往返一趟是800公里。老后這些年來來回回兩地跑,最瘋的那一年,跑了26趟。
今年,老后待在長沙的日子比往年多些了。
原來,6年前老后從馮驥才手中接過一個關(guān)于《詭秘的梅山文化》的書稿任務(wù),今年他想盡快整出書的初稿給馮驥才看。73歲的老人,每天對著電腦整理大量的圖片、文字,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真不容易。
老后總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他老伴朱春英說:“他呀,恨不得每天有48個小時,還不夠用?!?/p>
有件事情,讓老后有些憂傷?;ì幦说膫鹘y(tǒng)習(xí)俗,連花瑤自己人都說不清了,他們都說:“去找老后,他都知道。”
這種文化還能傳承下去么?一旦老后真的不在了,那去問誰?
老后常把自己想成“秋后的螞蚱”,離耄耋之年沒幾年了,他這只“螞蚱”還能蹦跳幾下?
咳,還是莫想太多了,能跳幾下就跳幾下吧。老后安慰自己,小心翼翼地篩選著長年積淀珍藏的大量圖片資料,用一個一個專題的形式整理集結(jié),編輯成書。2007年,他編著的《神秘的花瑤》出版,為花瑤這個獨特、善良、堅韌、達觀的古老瑤族支系留下了一個鮮活、真實的歷史身影。
如今,老后又整理出兩本書,尚未出版。一為《我的父親母親——老后的大山情結(jié)》,一為《花瑤女兒箱》。
《我的父親母親——老后的大山情結(jié)》中,老后用鏡頭記錄了大山深處的老人們一張張飽經(jīng)滄桑的臉,用筆端記錄了這些留守老人的喜怒哀樂,馮驥才為其親筆題贈:“這些臉上藏著一部中國農(nóng)民史”;《花瑤女兒箱》中,老后圖文并茂地將花瑤女人專有的神秘木箱及她們精美的挑花裙娓娓道來,隨書附錄的2000余種珍貴花瑤傳統(tǒng)挑花圖案,堪稱書中精華。老后說,花瑤文化正逐漸被現(xiàn)代文明浸染,如今去瑤山,即能找到的花瑤傳統(tǒng)挑花圖案也不過百余種了。這本書是他為瑤山留下的一份不可再得的文化記憶。
老后用自己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道德力量文化識見,以自己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贏得了花瑤人民的崇敬。他以數(shù)十年艱苦卓絕的心力,敞亮了一方水土的美麗、發(fā)掘出一個族群的魅力。在他堅持不懈的宣傳推介下,花瑤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傳揚。他以自己的艱辛努力,推動、引導(dǎo)了一個地方、一個族群的文明進步,增強了一個地方、一個族群的文化自信。
德澤鄉(xiāng)鄰的土著長者,富貴還鄉(xiāng)的慈善之人,是為鄉(xiāng)賢。雖身居都市,卻心系瑤山,用幾十年時光記錄花瑤文化,解讀傳承花瑤密碼,老后無愧為瑤山的“文化使者”,無疑也稱得上鄉(xiāng)賢。
近期必看文章
來源|HPA攝影網(wǎng) 文字|陳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