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說:探險,是用身體實現(xiàn)的精神事業(yè)。
征服南極一直是人類探險的終極夢想。
在距今110年前,也就是1910年的夏天,有兩位探險家同時瞄上了南極點,當(dāng)時這個地球上唯一沒有被人類征服的地點。
一個是來自挪威的阿蒙森,一個是大英帝國的斯科特。
兩個人都充滿了堅定的信念要完成抵達南極點的壯舉。兩人也都是從北歐到南極,兩人也基本是在同一時間段出發(fā),行程路線也差不多。
然而最終兩個隊伍的結(jié)局卻大相徑庭……
先來看看他們的隊伍配置。
阿蒙森這邊:5個人,52只雪橇犬,4個雪橇
斯科特這一邊則是豪華版配置:16個人(最后一個供給站決定了前往南極點的只有5個人),有當(dāng)時最先進的雪地摩托艇2只,若干個雪橇,10只西伯利亞矮種馬和二十多條愛斯基摩犬。
如果從配置來看的話,哪一邊更容易獲勝呢?很顯然,是豪華配置的斯科特隊伍。
但最終的實際結(jié)果是怎樣的呢?
讀過歷史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最終第一個征服南極點的是挪威探險家阿蒙森,他們成功地征服了南極點并且所有人都安全返航;而斯科特的隊伍晚了一個月抵達南極點,在體力和意志力受到雙重打擊的情況下,最終去探險的5個人都犧牲在了歸途中。
這中間起決定因素的到底是哪些事件和過程,讓兩只探險隊伍發(fā)生了如此差別巨大的差距?
先來看看阿蒙森:挪威極地探險家。
他早些年就有首先征服北極的想法,然而被人捷足先登。于是南極,成為了他新的目標。
在征服南極之前他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和愛斯基摩人生活了兩個冬季,熟悉了在長時間的冰天雪地下如何生存以及如何熟練駕馭愛斯基摩犬的技法。
并且阿蒙森做了非常周密的去往南極點的計劃:
他精心選擇了往返的季節(jié);確定了攜帶人員和狗的數(shù)量和物資的配備,以及供給站的位置設(shè)定,包括往返途中的食物供給等等,事無巨細。
而在登上南極大陸的那一刻起,阿蒙森的團隊就開始了堅定不移地按照計劃執(zhí)行。他們按照計劃搭好了供給站。整個隊伍按照日行30公里的速度往前推進。
為什么一定日行30公里?
因為如果天氣好的時候,就多走,容易得意忘形,過多消耗體能;如果天氣差的時候就少走,也會偏離日程打擊團隊士氣。
所以,在這樣超強的執(zhí)行力下,阿蒙森的隊伍最終在1911年12月14日順利抵達南極點,把挪威國旗插到了南極點上。然后順利返回祖國。
斯科特的隊伍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他的16個人+雪地摩托+矮種馬+愛斯基摩犬的豪華配置在剛剛抵達南極大陸時就問題頻出:
船被凍住難以行進;先進的雪地摩托因為太冷燃油被凍住而無法使用。本以為抗寒能力強的矮種馬到了南極依舊抵抗不住寒冷,行程還沒開始多久就跑了一大半;而隊伍中沒有能熟練駕馭愛斯基摩犬的人,到了行程后半段竟然出現(xiàn)了人拉雪橇,狗坐在雪橇上的情形。
依據(jù)斯科特的計劃,在抵達每個供給站時,選擇一半的人數(shù)繼續(xù)前進。所以,最終走向南極點的是連同他在內(nèi)的5位勇士。這五位勇士憑借著頑強的信念和驚人的體力,在風(fēng)雪中前行。
由于交通工具的選擇失誤,再加上行進過程中的其他任務(wù),讓斯科特的5人團隊晚了一個多月抵達南極點。在他們抵達南極點時看到挪威國旗已經(jīng)高高飄揚的那一刻,他們的信念瞬間被擊垮。
而在他們回程途中則遭遇了當(dāng)時百年一遇的南極寒冬天氣。
饑寒交迫加上凍傷,隊員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斯科特在自己最后的日記里記載:“我們將堅持到底.但我們的末日已經(jīng)不遠了。這很遺憾,我恐怕不能再記日記了……”
最后,斯科特參加南極點征戰(zhàn)的五位勇士最終都沒有活著回來。是其他隊員在第二年找回了他們的遺體,還原了整個事情的經(jīng)過。
從斯科特留下的資料和采集的礦石來看。在斯科特的行進過程中,他們給自己設(shè)定了很多“其他任務(wù)”,如采集礦石,拍攝照片,和帝企鵝親密接觸。甚至還有些休閑娛樂,比如攝影師在途中給大家放映關(guān)于北京和中國的影像資料。
而在斯科特的行軍計劃也比較隨意,天氣好就多走一些,天氣惡劣就多休息;碰到奇觀異景還要再拍拍照或者采集一些礦石。使得計劃趕不上變化,而且遭遇到了極端的惡劣天氣。
后人對斯科特的評價當(dāng)然是極高的,因為他是為科學(xué)探索英勇獻身,且和阿蒙森不同,他在整個過程中都做了詳細記錄并拿回了許多珍貴的科考資料。從這個角度來說,斯科特確實是偉大的探險家,為人類的未知探索做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紀念取得成功的阿蒙森,和英勇犧牲的斯科特。把南極考察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
然而,我卻在想,如果讓斯科特再做一次選擇:
是放棄那些科考任務(wù)做第二個征服南極點安全回來的人呢,還是為了把那些石頭和資料拿回來卻犧牲自己的性命呢?
我相信:人都不傻。
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完美地詮釋了為什么需要做到“要事第一”
史蒂芬·柯維自己都說過:習(xí)慣三:要事第一是這七個習(xí)慣當(dāng)中最難做到的。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這句話聽起來最自然不過了,然而卻是每個人最難做到的一個習(xí)慣。
為什么?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有避重就輕的天然惰性,都有想去先完成簡單任務(wù)獲取快感的原始驅(qū)動。然而,就是這些簡單任務(wù),成了你完成最終重要目標的攔路石。
對于征服南極點這樣一個緊急重要且困難的任務(wù)來說,去往它的路程不容得有一絲馬虎。
兩個隊伍:
阿蒙森:目標明確、任務(wù)聚焦、周密計劃、嚴格執(zhí)行;
斯科特:目標確認卻做了許多其他的事情,有計劃但總是在調(diào)整。
這樣的一點小區(qū)別最終導(dǎo)致了生與死、天與地的差別。
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過:“平庸的人往往把那些容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而優(yōu)秀的人正好相反,他們會把那些最重要的,最能帶來價值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所以我們經(jīng)??吹絻蓚€人可能同樣在忙碌,但因為對事情的排列順序不同,所以達到的成就也就大不一樣了。這就是事情的根本區(qū)別。”
我們也許很難預(yù)測到我們現(xiàn)在每天的努力到底最終會讓自己成為什么樣子。
但是在有限的人生中,每天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完,是一個與你的未來最息息相關(guān)的好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