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片中出現的動作演員,最早是出現在舞臺上,是武生這個行當。
隨著這個行當進入到影片和隨著影片的發(fā)展后,在舞臺上表演的那些武生漸漸演變成了動作演員,這些動作演員就被稱為“龍虎武師?!?/p>
“龍虎武師”一詞出自于戲班。
媒體人魏君子拍攝的一部影片叫《龍虎武師》,這四個字由劉德華所寫,這部紀錄片詳細記錄了香港動作影片和動作演員的發(fā)展和歷史。
通過香港動作片聞名于世的有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而有名的功夫片就更多了,猛龍過江、少林寺、紅蕃區(qū)、黃飛鴻,功夫等等。
做功夫演員難不難?累不累?容不容易?答案只有一個:是。
最初這些參加演出的動作演員都被稱為“龍虎武師?!?/p>
提到香港電影,一定要提到邵氏影業(yè),因為香港的功夫影片是從這里開始的。
邵氏影業(yè)全盛的時候,十四個攝影棚同時拍片。邵氏一共拍了一千多部影片,曾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當時參加動作片拍攝的動作演員,被稱為“武師”,然后被叫為“武替”。
華語知名導演吳思遠談起那個時候拍動作電影,仿佛有一個模式似的,一定需要有一段武打鏡頭,就好像印度電影里一定要有歌舞一般。
出演過《功夫》中的包租婆元秋,當時一天要做三個替身,這已足夠說明當時香港動作片對武替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香港北海街19號曾經是武師參加拍戲集中的地方。武師拍戲有講究,除了能打,還得要不害怕,因為后來的動作片有了更高的要求。
////
///
//
李小龍來到香港之前,武打片是舞臺化的。李小龍來了之后就要求參加拍攝的武師要達到他指定的動作。
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求武師出拳后被打后是什么反應,拍攝時還得一邊看鏡頭,一邊配合拍攝節(jié)奏。
李小龍來了香港以后,功夫片慢慢變得更好看了。
李小龍參加出演的《唐山大兄》這部功夫片一經上映,引起了香江轟動,這種情況連當初連拍攝的嘉禾電影公司都沒有想到。
李小龍的功夫片一炮而紅,從此,李小龍往功夫巨星的道路上行走,而香港功夫片也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
李小龍的功夫片是相當成功的,他為傳播中國文化和功夫起了重要的作用,就連“功夫”這個詞也被收錄于英文詞典。
正當李小龍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意外離世,他的離世讓香港功夫影片走向了低谷。
曾經功夫片的流行,讓參加拍攝的武師們收入非常高,然而李小龍的離世,功夫影片觸底,讓很多武師不得不從事其他的事情,有的甚至為了生活去賣血。
動作片的低潮差不多持續(xù)了五年,直到后來洪金寶、劉家良拍出了好的功夫片,這些武師們才有機會參加拍戲,他們的生活才慢慢有了好轉。
劉家良是真功夫拍得好,一套動作下來,他可以設計六七十招。因為他講究真打,所以影片里打斗的鏡頭都是真實的,和現場錄像有得一拼。
洪金寶在做導演之前,也是武師,他曾經和成龍一起合拍過不少影片,他們都來自于洪家班。
有人開玩笑說當洪金寶和成龍兩個人在的時候,洪金寶是大哥,成龍是二哥,如果洪金寶不在的話,成龍就是大哥。
成龍有部有名的影片叫做A計劃,其中有一幕是成龍從鐘樓墜下來,現場要求實拍,就是真實地拍,沒有什么特技之說。
拍這個鏡頭沒有誰有經驗啊,劇組就找來一個和成龍體重差不多的一位武師火星先拍,如果他跳了沒死,成龍再跳。
這些出現在電影中的鏡頭都是這樣來的。
還有一部也是成龍出演的影片《警察故事》,其中有一幕是高速行駛的巴士車突然停下,然后從車窗里飛出三個人,這個鏡頭全部是實拍,那些摔下來的全部都是武打替身演員。
如果換作現在,劇組會采取更安全的方法,但是電影拍攝的時候正是香港功夫片最好的時候,講究真實的效果。這些武打替身演員就這樣拼了命去做這件事情。
////
///
//
洪家班有一位武師叫做元武,有一場戲需要他從很高的地方摔下掉到溜冰場上。元武說如果不是這部影片是有他的師兄洪金寶投資,他是不會做這個動作的。
元武做了很多防護,當他背朝下摔到溜冰場上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暈了。當時一旁觀看的國外特技人說,這種動作你們也敢拍?可是當年那幫傻傻的香港武打替身演員就這樣去做了。
為什么《龍虎武師》這部影片打動人?因為真實,也因為在那些留下名或沒有留下名的他們身上看到了那種真性情和為了做成一件事情,哪怕危險,也要去做的勇敢。
為什么香港的功夫片能夠走向全世界?靠的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
這些普通的香港武師難不難,難!他們怕不怕,怕!可為什么還是沖上前?因為他們是既然答應了,就要做到!因為他們“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誓奮發(fā)自強做好漢?!?/p>
這些香港功夫演員都是出身于不太富有的家庭,沒有讀過多少書,可是他們知道要想讓生活過得更好,就需要認真去做事認真去完成動作。他們和所有的職場人一樣,最初的夢想都是讓生活變得更好。
60-80年代,香港電影有世界上最好的創(chuàng)意,功夫片也是有競爭有進步,然后一步步向前,最終讓香港電影與電影人聞名世界。
曾經香港有看午夜場的習慣,一家拍出了好的動作,另一家就想要拍出比他更好的動作。就是這樣想做得更好的想法,讓香港功夫片走向了更高處。
////
///
//
曾經為了滿足于影片中幾分鐘的武打動作,香港武師們都已經訓練成了拿到什么就打什么,一直要打到導演喊卡。
香港功夫影片的成績是拼出來的,是打出來的。
作為武打替身演員,他們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在銀幕上露臉,可是他們不在乎,他們想的是:“這個電影是我的,這個鏡頭是我的?!?br>
這些普通、平凡的人吶,就是這樣的純樸。
魏君子曾想拍一下這些香港武師晚年的生活,可是他們都拒絕了,他們的回答是:“不許英雄見白頭?!彼麄冇兄麄兊尿湴痢?br>
一位名叫陳竹音的年輕替身演員說過的這段話可能就是這些無名武師的心里話:“如果有一兩個作品是可以在心里留戀的話,我覺得做這一行,它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一輩子難忘的經驗。“
有很多無名武師們并不為世人所知,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因為影片記得他們,時光記得他們。
這是一群勇敢和優(yōu)秀的人,他們付出了很多,是他們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的功夫時代,他們是永遠值得尊重的電影人。
end.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