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經(jīng)典方劑23(對(duì)癥抓藥)
二十一、癰瘍劑
1、仙方活命飲
組成:白芷 貝母 防風(fēng) 赤芍 當(dāng)歸 甘草 皂刺 山甲 花粉 爾香 沒藥 二花 陳皮各9g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潰堅(jiān),活血止痛。
主治:癰瘍腫毒初起,熱督雍聚,氣滯血瘀。
特征:紅腫熱痛,身熱凜寒,苔白或黃,脈數(shù)有力。
2、連翹敗毒散
組成:連翹9g 枝子9g 羌活8g 玄參12g 薄荷5g 防風(fēng)5g 柴胡6g 桔梗5g 升麻5g 川芎6g 當(dāng)歸8g 黃芩9g 白芍10g 牛蒡子6g 渴加花粉;面腫加白芷;項(xiàng)腫加威靈仙;大便 實(shí)加大黃、穿山甲;氣虛加人參。
功用:疏散風(fēng)熱,清熱解毒。
主治:傷寒汗下不徹,邪結(jié)耳下硬腫,名曰發(fā)頤。
3、五味消毒飲
組成:二花20g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各15g
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火毒結(jié)聚的癰瘡腫癤。
特征:初起局部紅腫熱痛或發(fā)熱惡寒,各種疔毒、瘡形如栗,堅(jiān)硬根深,狀如鐵 釘,舌紅,苔黃,脈數(shù)。
4、銀花解毒湯
組成:二花 地丁 犀角 茯苓 元召 丹皮 黃連
功用:清熱解毒,瀉火涼血。
主治:濕熱風(fēng)火,癰疽疔毒。
5、四妙勇安湯
組成:二花 玄參各9g 當(dāng)歸3g 甘草2g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脫疽。
特征:患肢黯紅微腫灼熱,潰爛腐臭,疼痛劇烈,或見發(fā)熱口渴,舌紅脈數(shù)。
6、五 神 湯
組成:茯苓20g 前仁15g 二花90g 牛膝10g 紫花地丁20g 功用:清熱解毒,分利濕熱。
主治:多骨疽、腿痛、委中毒、下肢丹毒等。
7、犀 黃 丸
組成:犀黃15g 麝香75g 爾香 沒藥各500g
功用:解毒消癰,化痰散結(jié),活血祛瘀。
主治:乳癌,橫痃、瘰癘、流注、肺癰、小腸癰等。
8、消 醒 丸
組成:爾香 沒藥 各30g 麝香5g 雄黃15g
功用:活血散結(jié),解毒消癰。
主治:一切紅腫癰毒。
9、蟾 酥 丸
組成:蟾酥6g 輕粉1g 枯礬 寒水石 銅綠 爾香 沒藥 膽礬 麝香各 3g 雄黃6g 蝸牛21個(gè) 朱砂10g
功用:解毒消腫,活血定痛。
主治:疔瘡、發(fā)疽、乳癰、附骨疽、臀腿等疽,及一切惡瘡。
10、牛蒡解肌湯
組成:牛蒡子10g 薄荷6g 荊芥6g 連翹10g 枝子10g 丹皮10g 石斛12g 玄參10g 夏枯草12g
功用:疏風(fēng)清熱,涼血消腫。
主治:頸項(xiàng)痰毒,風(fēng)熱牙痛。
特征:頭面風(fēng)熱兼有表證者;外癰局部腫痛,寒輕熱重,汗少口渴,小便黃,脈 浮數(shù),苔白或黃。
11、海藻玉壺湯
組成:海藻 昆布 半夏 陳皮 青皮 連翹 貝母 當(dāng)歸 川芎 獨(dú)活 甘草 海帶 各3g
功用:化痰軟堅(jiān),消散癭瘤。
主治:肝脾不調(diào),氣滯痰凝。
特征:石癭,堅(jiān)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變。
12、透 膿 湯
組成:黃芪12g 當(dāng)歸6g 山甲3g 皂刺5g 川芎9g
功用:托毒潰膿。
主治:癰瘍腫毒,正虛不能脫毒。
特征:內(nèi)已成膿,外不易潰,漫腫無頭?;蛩崦洘嵬?。
透 膿 散
組成:即透膿湯加白芷、牛子、二花。
功用:扶正祛邪,托毒潰膿。
主治:癰毒內(nèi)已成膿,不穿破者,服此即潰。
13、托里透膿湯
組成:人參 白術(shù) 山甲 白芷 升麻 甘草 各2g 當(dāng)歸6g 黃芪10g 皂刺5g 青皮6g
功用:扶正祛邪,托里透膿。
主治:一切癰疽氣血虧損。
特征:將潰之時(shí),紫陷無膿,根腳散大者。
14、陽 和 湯
組成:熟地30g 肉桂3g 麻黃2g 鹿角膠9g 白芥子6g 姜炭2g 甘草3g
功用:溫陽補(bǔ)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屬于陽虛寒凝證。
特征: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fēng)等?;继幝[無頭,酸痛無熱,皮色 不變,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脈沉細(xì)等。
15、中 和 湯
組成:人參 陳皮各6g 黃芪 白術(shù) 當(dāng)歸 白芷 各5g 茯苓 川芎 皂刺 爾香 沒藥 二花 甘草各3g
功用:補(bǔ)氣透托,和血消散。
主治:癰陽證屬半陰半陽之間,似潰非潰。
特征:漫腫微痛,淡紅,不熱等元?dú)獠蛔阒C。
16、小 金 丹
組成:白膠香 草烏 靈脂 地龍 木鱉 兒香 沒藥 當(dāng)歸各75g 麝香30g 墨炭12g
功用:化痰祛濕,祛瘀通絡(luò)。
主治:寒濕痰瘀,阻滯凝結(jié)。
特征:流注、痰核、瘰疬、乳癌、橫痃、貼骨疽、膳拱頭等病。
17、內(nèi)補(bǔ)黃芪湯
組成:黃芪 麥冬 熟地 人參 茯苓 各10g 甘草 白芍 遠(yuǎn)志 川芎 桂皮 當(dāng)歸各5g
功用:補(bǔ)益氣血,養(yǎng)陰生肌。
主治:癰疽潰后,氣血皆虛。
特征:潰處作痛,倦怠懶言,胃疲,寐少,自汗口干,間或發(fā)熱經(jīng)久不退,脈細(xì) 弱,舌淡胎薄。
18、葦 莖 湯
組成:葦莖30g 苡仁30g 冬瓜子24g 桃仁9g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肺癰咳嗽。
特征:有微熱,甚則咳吐腥臭痰,胸中隱隱作痛,肌膚甲錯(cu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
19、大黃牡丹湯
組成:大黃18g 牡丹9g 桃仁12g 冬瓜子30g 硭硝9g
功用:瀉熱破瘀,散結(jié)消腫。
主治:腸癰初起,少腹種痞。
特征: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diào),或善屈右足,牽引則痛劇,或時(shí)時(shí)發(fā)熱,身汗 惡寒,舌苔薄膩而黃。
20、清 腸 飲
組成:二花90g 當(dāng)歸60g 地芋30g 麥冬30g 元參30g 甘草10g 苡仁15g 黃芩6g
功用:活血解毒,滋陰瀉火。
主治:大腸癰。
21、苡仁附子敗醬散
組成:苡仁30g 附子6g 敗醬草15g
功用:排膿消腫。
主治:腸癰內(nèi)已成膿,身無熱,肌膚甲錯(cuò),腹皮急,如腫脹,按質(zhì)濡軟脈數(shù)。
22、薏苡仁湯
組成:苡仁 瓜仁各10g 丹皮 桃仁各6g
功用:腸癰初起,濕滯血瘀,腹中疼痛,或脹滿不食,小便不利,或婦人產(chǎn)后,月經(jīng)前后,凡由濕滯血瘀而致腹痛者,皆可服用。
聯(lián)系客服